第575章 陈新甲拜见(2 / 2)

加入书签

        统这个字不错,可是不应该和金字连在一起。连在一起的话,杀气太盛,而治理天下不能靠杀,要施仁政。

        但是黄巢用金这个字,就表明了他不可能会施仁政。所以,从他的年号上开看,就能看出来黄巢不能持久。

        如今赵贼使用华夏为国号,启元为年号。虽然这两个都不错,但是太大了,大到赵文没有办法驾驭。

        再加上国号和年号不合常理,不合礼制,所以,光是从国号和年号上看,赵贼必败无疑。”

        温体仁这一番话完全就是在放屁,如今崇祯想要的是该如何对付赵文,可是温体仁却在讨论赵文国号和年号的问题。

        而且说的还云里雾里,一点作用都没有。

        温体仁是翰林院编修出身,最后升为礼部侍郎以及礼部尚书,在崇祯三年成为内阁首辅。

        礼部是朝廷中最清流的清流,而清流最厉害的就是嘴皮子厉害,这点放在温体仁的身上最合适不过。

        而且礼部的这些人,对于国号和年号这种东西有着天生的敏感,所以温体仁就有了刚才的那番话。

        崇祯被温体仁这番话气的够呛,这说的和没说一样,完完全全都是废话。

        “一派胡言!”兵部尚书梁廷栋站了出来,他看着温体仁,丝毫没有给温体仁的面子,直接呵斥了起来。

        温体仁眉头一皱,看向梁廷栋,“你凭什么说我一派胡言?”

        “哼,凭什么说你心里不清楚吗?

        如果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那朝廷什么都不用做,眼睁睁的看着就行了,反正赵贼会不战而溃。”梁廷栋眼睛如同鹰眼一样,直勾勾的盯着温体仁。

        温体仁脸上闪过一丝愤怒,可随后又很快的隐藏起来。

        “梁大人,你凭什么说我说的都是一派胡言?那我问你,你觉得该如何对付赵贼?”温体仁盯着梁廷栋,冷声道。

        梁廷栋死死地盯着温体仁,态势一下子剑拔弩张起来,朝堂上的火药味一下子浓重了不少。

        “陛下,万万不可听温体仁的废话,要是听信了温体仁的废话,恐怕会有倾覆之危啊!”梁廷栋看向崇祯,声音尖利起来。

        温体仁一听梁廷栋直呼自己的名字,瞬间恼怒起来,“梁廷栋,你莫要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你要是有本事,那我问你,你有什么办法能平定赵贼?”

        “梁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崇祯知道温体仁在放屁,可是在这个时候公然呵斥温体仁也不太合适,所以崇祯就想引来这个话题。

        梁廷栋见崇祯问到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陛下,臣,臣,臣觉得应该,应该,应该将全天下所有的兵马都调到京城来,誓死守卫京城!”梁廷栋有些磕巴的说道。

        梁廷栋也知道自己说的就像和没说一样,可是当下除过这个办法之外,好像再无其他的办法。

        “笑话!”还不待崇祯开口,温体仁就率先喝骂了起来。“真是笑话,我实在想不明白,这种话怎么能从你这个兵部尚书的口里发出?

        调集全天下的兵马?我就问你一句话,这个全天下的兵马怎么调集?用嘴皮子调集吗?银子呢?粮草呢?这些东西哪一个不要银子?如今国库空虚,哪里还有这么多的银子让你去调集兵马?

        再说了,就算将全天下的兵马都调集过来,就一定能打的过赵贼吗?赵贼的武器当时在校场之上你又不是没见过,你告诉我,有那种强悍的武器,怎么守城?”

        梁廷栋陷入了沉默当中,温体仁之前说的那些话都是废话,可是现在说的却非常有道理,抛开调兵时花费的银子之外,光是赵文的武器都没有办法挡住。

        崇祯看到这里,一脸失望的冲着大殿当中的文武百官摆摆手,“退朝吧!”

        崇祯以为这些官员能有什么办法,可是说过来说过去,一个实用的办法都没有,全都是一些废话。

        崇祯心里也明白,这次,可能朝廷是真的挡不住了。

        一旦赵文正式登基称帝,那么之后就会是朝廷陷落的日子。

        “退朝!”随着高起潜尖细的嗓音,崇祯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朝着外面走去。

        大殿当中的众多官员也退出了大殿。

        临走的时候,温体仁瞪了梁廷栋一眼,随后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大殿当中的官员走出来之后,脸上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忧虑和担心。

        这种时候,不管是不是忠臣,都表现出了一副担忧的样子。

        崇祯退出金銮殿之后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寝宫中,而是来到了御书房中。

        他坐在御书房中,看着面前桌子上摆放的奏折,脸上满是灰白之色。

        崇祯心里不停的回想着刚才温体仁的那番话,越想越愤怒,越想越愤怒。

        最后,他直接将书桌掀翻,咆哮起来,“真是废物,废物。”

        御书房中的这些太监宫女看着暴怒的崇祯,跪在地上,身体不停的哆嗦着。

        就连高起潜也跪在地上,不停的劝着崇祯不要发脾气。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官员来到了御书房的外面。

        此人是右佥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陈新甲。

        一般来说,陈新甲这种级别的官员,还没有到可以随意见崇祯地步。

        要是换作其他人,根本就不会散开见崇祯,可是陈新甲却不一样。

        这是一个胆子大的,能以举人的身份做到兵部右侍郎这个位子,也能证明他的不凡。

        陈新甲被大汉将军拦在了外面,他跪在御书房的外面,冲着御书房大声呼喊起来,“臣右佥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拜见陛下,臣有对敌之策!”

        正在御书房中发脾气的崇祯听到陈新甲传进来的声音,立马止住了手中的动作。

        他重新坐在椅子上,看向跪在地上的高起潜,“将御书房收拾好!”

        高起潜不敢怠慢,急忙从地上爬了起来,带着御书房中的太监宫女收拾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