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让俘虏运粮(2 / 2)

加入书签

        “大人,这是刘大人让我们亲手交给您的。两位夫人怀孕了!听大夫说,都一个多月了。”士兵队长从怀里取出一个竹筒,交给赵文,同时一脸兴奋的冲着赵文喊道。

        赵文一听这话,刷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什么?又怀孕了?”

        赵文的脸上先是震惊,然后是不可思议,最后又变成了激动。

        赵文顾不得李小三将士兵队长手中的竹筒拿给自己,自己便从桌子上跨了过去,来到士兵队长面前,将士兵手中的竹筒一把拿了过来。

        查看了火漆封口之后,赵文迫不及待的将竹筒打开,将里面的信件取了出去。

        赵文一目十行的将信件的内容看完,随即一脸兴奋的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没想到又怀孕了,没想到啊。之前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都是值得的,都怀孕一个月了,哈哈,没想到啊,没想到。”

        赵文在出发前,几乎每天晚上都睡在李小颖和海兰珠的房间中。

        赵文原本估摸着,以自己的身体素质,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李小颖和海兰珠也应该能再次怀孕。

        可是自从进入河南之后,就没有听到这个消息。

        赵文在攻打黄河防线的途中,最盼望的就是这个消息。

        没想到,终于被赵文给盼到了。

        “没想到都一个月了,一个月之前我还没出发呢。可是是哪次中了的呢?是那次?”赵文眯着眼睛,一脸笑意的思索起来。

        国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只要解决了自身的所有问题之后,就想多生孩子。

        这种信念哪怕在后世,也是根深蒂固的。

        虽然后世有很多人没有生二胎,但这不是他们不愿意生,不想生,而是他们还没有解决自身的所有问题。

        要是后世的那些人没有种种烦恼,肯定会多生孩子。

        现在的赵文虽然没有统一天下,可是统一天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如今的赵文不愁吃穿,不愁前途,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多一点。

        对于赵文来说,生一个也是生,生十个也是生。哪怕是生一百个,赵文也完全能养的起。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李小三一脸兴奋的冲着赵文恭喜起来。

        在某种程度上说,赵文的儿子越多,手下人就越安心。

        在这个婴幼儿夭折率高的吓人的年代,多一个儿子,就多一份保障。

        “哈哈哈哈!”赵文拿着信件,在大帐中不停的转圈。

        虽然赵文已经有了儿子女儿,可是在知道自己又有孩子的时候,依旧兴奋的不能自己。

        “好,好,好。小三啊,带着他们下去休息,同时给他们记一个功。”赵文一指大帐中的这几个送信的士兵,随后拿着信件重新坐了下来。

        李小三冲着赵文拱拱手,随后带着这些士兵走了下去。

        赵文坐在椅子上,靠着桌子上的蜡烛一遍又一遍的看着信件上的内容,脸上的笑容从头到尾都没有消失过。

        不大会儿,李小三便回到了大帐中,他走到赵文旁边,“大人,已经安排好了。”

        “大人,要是两位夫人这次生的是公子的话,那就有三位公子了。三个公子看上去不少,可是对于大人来说,还是有些不太够。”李小三小心翼翼的说道。

        赵文放下手中的信件,看向李小三,笑骂道:“好啊,竟然说到我的头上了。那你说生多少个才好?”

        “我娘曾经说过,多子多福,儿子要越多越好。大人以后建立的基业肯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大,所以,大人的公子要越多越好,封上十几个王爷,为大人守住这不朽的基业。”李小三见赵文没有责怪自己,就大胆的说了起来。

        “封王?”赵文一听这话,稍微愣了一下。“封王的事情有些远,现在说这些没什么用。”

        在古代,皇帝的儿子封王几乎是一件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

        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封王的事情发挥到了极致。

        朱元璋定鼎天下的时候,国家尚未彻底平定下来,为了维持国家的统治,朱元璋便将自己的儿子封王,而且还是那种实权王爷。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受过不少苦,所以就想让自己的儿子们过的好一点。

        在明朝建立初期,封王对国家的稳定有不小的作用,可是随着国家的稳定,这些王爷也就成了不稳定因素。

        虽然成祖皇帝靖难之役之后收缴了王爷的各种权利,将王爷当成猪养,可就算如此,隐患也不小。

        在地方上,侵吞当地田产,役使当地百姓。

        在朝廷上,吃朝廷的粮饷,不给朝廷办事。

        崇祯年间,宗室人口已经膨胀到了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这些宗室人口每年光吃不干活,要吃掉不少的国家财政。

        明末的危机中,宗室的原因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赵文可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像这些人一样,光吃不干活。

        这些问题,赵文看的非常清楚。

        所以说,封王这件事只能谨慎谨慎再谨慎。

        “封王啊!”赵文长叹一声,脑海中不断的回想着明朝王爷的种种事迹。

        “封王这件事太过长远,现在谈论有些为时过早。”赵文摆摆手,岔开这个话题,“不说这个了,如今的中路黄河防线只剩下两道,根据之前东西两路传来的消息来看,他们也剩下三道左右。

        要不了多长时间,便能将黄河防线彻底拿下。宋虎也来了消息,说他们现在已经到达了河南府的周围。

        咱们的速度很快,虽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速度过快,后勤压力就会变大。

        铁路只修到了太原府,从太原府到黄河防线这里,粮食全靠人力运输。

        虽然之前在黄河防线附近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可是根据之前的消息,崇祯打算将河南所有的粮食运走或者销毁,这样一来,咱们的粮食压力就又会增加。

        所以,我决定将咱们这几天俘虏的士兵全都押送回去,驱赶这些俘虏替咱们运送粮食。这件事事关重要,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了。”

        “大人,为什么要让这些俘虏运送粮食?这些俘虏万一有不臣之心怎么办?”李小三一脸疑惑的看向赵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