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迁都(2 / 2)

加入书签

        赵文指订的基层官员考核办法,借鉴了之前的经查,只不过因为基层官员数量众多,所以不可能像经常那样大规模全面的检查。

        所以,基层官员的考核以本部为主,经由本部进行考核,议政院或者军事院为辅助进行监督。

        也就是说户部考核户部管辖的那些衙门,工部考核工部管辖的那些衙门。

        这件事情渐渐的过去,秋天也更将浓郁起来。

        宣镇的街道旁,种植着大量绿化的树木,这些数目数量最多的是银杏树。

        银杏树的树叶枯黄,在秋风的吹动下落了下来。

        街道上的清洁工不停的清扫着落下来的树叶,阵阵秋风吹来,落下的树叶数量更多了,清洁工不厌其烦的扫着。

        崇祯带着自己的儿子朱慈烺,缓慢地行走在宣镇的街道上。

        “唉,又是一年秋风起!”崇祯抬起头,看着街道上那些枯黄的银杏树一脸的感慨。

        从大明灭亡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眼看着就要五年了,崇祯心里也逐渐只剩下的唏嘘和对过去的回忆。

        崇祯停在了人行道上,他向四周张望,看着周围的那些摊贩以及人来人往的百姓,还有那些逐渐盖起来的房子。

        “之前有消息传来,说赵文要迁都京城也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如果迁都京城的话,那宣镇这里的这些建筑岂不都是白费了?难不成赵文还想将京城按照宣镇这个方式进行重新建设?”

        崇祯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赵文会选择迁都,虽然宣镇的地理环境确实没有京城的地理环境好,但是也没有必要迁都京城啊。

        赵文在这里已经经营了很多年,现在的宣镇比京城还要繁华,崇祯想不明白赵文迁都的理由。

        崇祯带着朱慈郎漫步在宣镇的街道上,天空上飘来几朵乌云,秋雨落了下来,街道上的行人急匆匆的奔跑起来,躲避着雨。

        在御书房中,赵文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刘文众,齐青田等一众最早跟随自己的官员。

        “迁都的事情你们是怎么看的?朕打算在来年之后迁都京城。”

        赵文揉着自己的额头,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些官员。

        “陛下,臣觉得现在迁都为时过早。”刘文众开口说道。

        现在的刘文众年龄已经大了,已经将近六十岁了,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六十岁的年龄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高龄了。

        人的年龄一大,不管干什么事情就会以稳妥为主,攻下京城,这才过去了没几年,京城里面的环境和宣镇根本就没有办法相比较,如果这个时候迁都京城的话,不管干什么都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说,刘文众不赞同迁都京城,他的意思是暂时先以宣镇为主,等日后京城发展起来再说。

        “陛下,臣倒是觉得迁都京城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齐青田说了起来。

        “宣镇虽然是陛下经营了很多年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的局限性非常大,此地作为留都都尚不够资格,更别说是京城了。

        而且宣镇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的偏僻,和京城相比还是差得很远。

        如今陛下发展海运,重视海上力量,而宣镇相对于京城来说地处内陆,如果发展海运的话,宣镇这里的局限性就比较大了。

        京城虽然地处内陆,但是他离天津卫的距离比较近,天津沿海,如果陛下迁都京城的话,对于发展海上力量是有着很大的优势。

        陛下经常说,国家的未来在海上,所以臣觉得,既然早晚都要迁都京城,那就早早地迁都,这个事赶早不赶晚。”齐青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齐青田的想法和刘文众的想法不一样,齐青田的想法是既然早迁都晚迁都都要迁都,那还不如早早的迁都过去。

        早迁都过去就早一步先机,晚迁都过去就晚一步先机。

        而且迁都这个事情赶早不赶晚,越往后面走,迁都的困难就越大,越早早的迁都所面临的困难就越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