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兵发洛都(1 / 2)

加入书签

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了。

        所谓的《帝后礼佛图》当中蕴藏的奥秘,应该就是这两个形状各异的人像无疑。

        他们的存在,显得跟整幅图的结构格格不入。

        既然是礼佛,他们作为跟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前去礼佛的随从,那必然是要带上礼佛用的器具,更为合理些。

        这一男一女一个带着司南,一个带着牵星板,明显有点不合适。

        难道,他们是怕两位迷路了不成?

        再者说,这两幅石刻,是孝文帝的儿子,元恪,也就是北魏宣武帝,为纪念他的父母,在龙门开凿的宾阳中洞。

        “宾阳”一词,意味迎接初升的太阳,整个宾阳三洞,坐西朝东,石质稳定优良,宜于雕刻,因此成为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由皇室营造的大型佛窟之一。

        “《魏书》中曾有记载:景明初,世宗(宣武帝元恪)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永平中,中尹刘腾奏为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六月,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

        翻译过来就是说,这龙门石窟当时开凿的时候,原本是准备开两个洞窟的,后来又加了一个,一共是三个。

        钱升嘿嘿一笑。

        钱升听林逸话里的意思,好像有点不信他的话似的。

        能被他们盯上的东西,绝对都是惊世骇俗的国宝,事不宜迟,咱们尽快准备,争取明天就动身!”

        于是,拉起的这一支队伍,找的全都是哑巴,被称为‘不言骑’.”

        当初拓跋珪手下有一员猛将,人称“黑稍将军”于栗磾,他手下就有一支队伍,封号是‘旷野将军’又叫‘横野将军’。

        “所以咱们接下来有必要去一趟洛都,龙门,找找这个小金库。”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说明这个地方,是一个山水交汇之地。

        反正最后因为北魏末期宫廷政变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中洞一所,南洞和北洞均至隋唐才得以续凿,最后也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龙门石窟。”

        “那咱们接着聊正事?”

        钱升刚说到兴头上,被白璐出言打断。

        “不留个扣子等下回分解了?”

        既然这‘旷野将军’跟咱们是同门,他们必然懂得地脉天星之术,所以才有了司南和牵星板,结合这些信息,我觉得咱们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我就说你这书没说完吧?”

        “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算我的,算我的,我提这个的意思是说,这司南和牵星板,还有这俩人的目光汇聚之处,会不会就是当年‘旷野将军’埋藏‘战利品’地方?

        毕竟这北魏存在了150年,光皇帝换了21个,皇帝短命,宣武帝元恪本人也才活了32岁,在他治下,外戚势力日渐强大,北魏已经开始显现颓势。

        “据说这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对曹魏的创始人,也就是咱们的曹老板极为仰慕,在收拾了苻坚之后,自称‘魏王’。

        汪强抢过林逸的话头说道。

        所以,就算‘紫衣侯’当年得到了这张纸片上的消息,他们也必然找不到正确的位置所在。

        耗时24年,说花了八十多万贯的功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