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宋萃言(1 / 2)

加入书签

宋萃年时隔五年,终于又见到陆源了,她不顾前头等着的杨夫人,快步冲了过去,这些狗P规矩让她见鬼去吧,拿规矩说事,那还夫为妻纲呢,有了陆源这杆大旗,她看杨婉仪还怎么嚣张?

以前杨婉仪还可以用陆聪拿捏她,现在儿子陆聪已经成亲分府出去,虽然妻子王氏并不能叫宋萃言十分满意,但王家是辽东大族,陪嫁十分丰厚,加上宋萃言暗中的贴补,小两口的日子过的十分富足,现在陆源回来了,以后儿子的前程也有了保障,她还在乎什么?

至于女儿陆忻,这些年杨婉仪成功的把她给教傻了,傻到连自己这个亲娘都保持距离了,宋萃言不是不寒心的,但那到底也是她的骨肉,现在陆源回来了,她就可以放开手脚,给女儿寻一门妥帖的亲事,风风光光的把她嫁出去!

什么生恩养恩的,这世上谁有钱就跟谁亲,她倒要看看,杨婉仪这几年所谓的教导,有什么用处!?

“仁清,”宋萃言快步走到陆源面前,却看到陆源正回身伸手从后头的马车上扶一位年轻女子下来,她不敢置信的睁大眼睛,“她是谁?”

江氏抬眸看了一眼宋萃言,抿嘴没说话,而是转身将车里的一个男童抱了出来,温声道,“宝儿快别睡了,咱们到家了。”

陆源看着呆立在原地的宋萃言,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这是我前两年纳的妾室,娘家姓江,”

他回头看了一眼江氏,“这是宋姨娘,姗娘,你来见个礼。”

江姨娘抿嘴一笑,冲宋萃言福了一福,“妾身见过宋姐姐,”她回头看着从另一辆马车上下来的女子,“李妹妹快来,见一见宋姨娘,咱们过去给夫人见礼。”

“陆仁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宋萃言也不理睬江氏,一把扯住陆源的胳膊,小声质问。

陆源看了一眼江姨娘,“你们先走,”

“你这是怎么了?江氏跟李氏,不过是我新纳的两位姨娘,以前你也不管我这个的,”宋萃言在辽东的时候,虽然说着希望一生一世一双人,但还是很贤惠的给陆源安排过两个通房的,怎么她安排的可以,自己挑的就不成了?

但想到

这些年宋萃言在京城所受的苦楚,陆源心里一软,抬手拂了拂宋萃言的脸,“萃言,我知道这些年你受了许多委屈,所以朝廷召我回来,我连一刻犹豫都没有,将兵权交接了立时就赶回来了,”

反正他有自信自己带出来的那帮兄弟,陆聚也不可能顺利的收服,没准儿将来闯出祸来,朝廷还得派他回去收拾残局,“你放心,一切有我呢,你的源郎回来了,必不会让你再受一点儿委屈。”

不让自己受委屈?她是给陆源安排过通房,但那些人陆源根本不肯去睡的,但这两个,宋萃言心里跟吞了苍蝇一样,“她们都生了孩子……”

陆源不悦的皱了皱眉,“这叫什么话,我纳她们,本就为了给陆家开枝散叶,宝哥儿全哥儿都好孩子,将来好好教导,也是聪儿的臂膀。”

自己儿子的臂膀?宋萃言回头看着正给杨婉仪行礼的江李二人,看她们的打扮仪态,绝不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心里会看得起她?

只怕以后杨婉仪也会把她们拉拢到自己身边,一起跟自己做对,“侯爷这么说,我还有什么可说的?走吧,听说侯爷回来,聪儿去遣人问过几次了,”

她一拉陆源,“侯爷,别的我什么也不求了,侯爷还是叫聪儿搬回来住吧,他是您的儿子,也应该在府里尽孝才对。”

陆源叹了口气,这个他又不能答应宋萃言了,“前两天我收到胡家的信,说是胡阁老见过聪儿几次,觉得他的学问尚可,留在国子监是在浪费时间,倒不如跟着胡氏子弟一起出去游学,”

见宋萃言黑了脸,陆源叹了口气,“我虽然是个武人,也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且聪儿在京城关了这么多年了,出去透透气,看看大夏河山,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他之前也给我写信,说不想囿于八股,想真真正正为百姓做些实事,不如出去走走看看,了解一下世情,”

陆源压低声音,“我觉得这是胡阁老在向咱们示好,我听聪儿说他跟胡家子关系也挺好,所以就答应了,既然先帝下旨叫他学了文,那这遗旨是绝不可违了,所以咱们就只能从科举上入手了,”

陆源心里对不住宋萃言,他以前是承

诺过,要想办法把辽东总兵的位置留给陆聪的,这也是他最真心的选择,但朝廷的旨意他又不能违逆,不然他也不会努力又生了两个儿子,“我跟你说,就算是聪儿领不了辽东,还有宝哥儿跟全哥儿呢,陆聚不肯成亲,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他没有子嗣,将来还是得交出辽东。”

宋萃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知道陆源不聪明,这也是她选择陆源的一点,容易被人左右,可这种蠢话他都说的出来,陆聚没有子嗣?大夏男人会让自己没有子嗣?

陆聚也不过二十多岁,搁她生活的时代,三十结婚也是常事,儿子,陆源一把年纪了,不又生了两个?

她跟陆源在辽东苦心经营,难道要把这一切拱手让给什么江氏李氏的儿子?

杨夫人一早就知道陆源不只自己回来了,还带了这几年新纳的两位姨娘,跟她们生的三个子女,所以一早就准备好了院子。

江氏李氏都很知趣,先到正院带着孩子给杨夫人磕头敬茶,才各自跟着丫鬟往自己的院子里安置。

“我算着这两日侯爷就要回家了,所以一早就往宫里递了贴子,明日我带着几个孩子进宫一趟,怎么说,也得带他们给愔娘见见,”杨夫人跟陆源没什么话可说,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便端了茶,“侯爷的院子我已经叫人准备好了,来人,请侯爷歇息去吧,明天还得进宫面圣呢!”

说完便扶着丫鬟往内室去。

“你,杨氏,本侯几年不回来一趟,家里的事你不该跟本侯交代一下?”陆源没想到杨夫人是越来越不将他当一回事了,想到人在辽东的陆聚,陆源冷哼一声,“难不成你连你儿子都不问一问?”

杨夫人不屑的一笑,“家事么,内务从来都是我这个侯夫人料理的,禀不禀报侯爷,想来关系不大,府里的外事,所有的管事都在外书房候着呢,侯爷自管去见,至于东阳,”

杨夫人坦然的看着陆源,“我的儿子我自有关心的办法,从侯爷那儿,想来也听不到什么好话,所以还是不问侯爷的好。”

说完便冲陆源微微欠一欠身,“侯爷慢走。”

……

陆聚往辽东去了,虽然知道杨夫人不是一般的女人,但他的家

人,陈素也不会置之不理,因此杨夫人带着几个庶子庶女进宫,陈素也很给面子的让人将她们请到自己宫里来见上一见。

因为江氏跟李氏生的三个孩子年纪尚小,这次杨夫人也带她们入宫了,陈素看着都是一副温婉相儿的姨娘,心里满意,陆聚也算是知父莫若子了,连陆源的喜好都摸清楚了,这江氏,可不就是特意为陆源寻的么?

看过两位姨娘跟三个庶子女,陈素叫人放了赏,陆愔便领着杨夫人告辞了,她对政事没有多少兴趣,每天的主要任务除了打理宫务,就是教那些她亲自筛选出来的伶俐宫人们读书,按她的想法,陈素身边得用的人太少了,多教出些读书认字的宫人,用起来也方便些。

杨夫人回到府里没多久,宫里的圣旨就到了,礼部侍郎洋洋洒洒一大套念完,其实主旨就是一个,朝廷感念杨夫人这些年襄助阳宁侯的功劳,又生养了陆聚陆愔一对优秀的儿女,特赐封为宁国夫人,这么一来,杨氏这个国夫人,跟阳宁侯这个二等侯,就很有一拼了。

陈素想保证的,就是陆聚跟陆愔都不在的时候,陆源也休想拿什么夫为妻纲这一套来压她。

自己劳苦功高,所以朝廷封妻荫子,可是封的都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一房,陆源心里别提多憋闷了,偏这等大好事,陆家又不能不大排筵席以示庆祝,毕竟闻讯而来送贺礼的人家,几乎堵住了府前的大街。

宁省阁里宋萃言几乎怄出血来,凭什么?就因为她是嫡出,她是正妻,所以,一切功劳都要算到她头上?

这十几年陪着陆源在辽东苦寒之地的,可是她宋萃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