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2 / 2)

加入书签

        青槿并不担心孟季廷会在正院留饭甚至留宿,她甚至觉得,胡玉璋都未必会留他用膳。

        果然没过一会,孟季廷就回来了。

        青槿也没问他去正院做什么,吩咐下人摆饭,又让人端水来给他洗手。

        用过了晚膳之后,青槿坐在榻上陪着孟毓心认字,孟季廷则站在书桌前,非常认真的但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时不时的还低头写几个字。

        青槿让人拿了一副叶子牌放在小几上,对女儿道:“三,哪一个牌有三个点,心儿找出来给娘娘。”

        孟毓心从一堆叶子牌里面找出了一张刻了三个点的牌出来,然后有些犹豫的回头看着青槿。

        青槿亲了她一口,笑着道:“对了,就是这张,心儿真聪明。”

        孟毓心高兴的笑了起来,问道:“娘娘还要找什么?”

        “找五吧,把五个点的牌找出来给我。”

        孟季廷时不时的抬眼看一眼榻上的母女两,然后继续在桌上的画像上写字。画像上是一些年纪约为十六至二十岁左右的公子,上面写着他们的出身介绍,性格爱好。孟季廷对比完之后,会把一些自己分析出来的优缺点写在上面。

        过了一会,他放下笔走过来,脱下鞋子跟着坐到榻上,笑着问孟毓心道:“心儿在和娘娘做什么?”

        孟毓心道:“找牌,我也给爹爹找一张。”

        “九个点的是哪一张?心儿找给爹爹。”

        孟毓心于是从牌里面找出点数多的,然后认真的一个一个去数,数到有九个点的就拿起来递给他

        青槿有些骄傲的对孟季廷道:“现在她能认得十以内的点数,数一到十的数也能数。”

        孟季廷伸手摸了摸孟毓心的脑袋,道:“我们的孩子自然都机灵。”,接着又摸了摸她的肚子,含笑道:“你肚子里这一个以后定也是聪明的。”

        两人陪着女儿玩了一会叶子牌,见孟毓心打起了哈欠,孟季廷抱着她哄睡之后,将她放到了她房间的小床上,让丫鬟看着,才出来与青槿继续说话。

        青槿靠在他身上,笑着问道:“今天夫人找爷,是有什么事?”

        孟季廷握着她的手道:“我看你一直不问,还当你不关心呢。”

        “我不是看爷今天脸上一直纠结,所以才随口问一句嘛。”

        孟季廷也并不隐瞒她:“胡氏说她给茗儿相看了几户人家,让我做决定该定哪一家好。”

        “这种事情,是不是也应当问一问毓茗的意见,总要她觉得喜欢才好,还有大夫人那里。”

        孟季廷“嗯”了一声,道:“她说她已经

        问过了茗儿,茗儿说全凭家里长辈做主。”

        “那爷就再去着人打听打听那些公子的品行、相貌、才情和家中情况,相比较之后择优选择。我不是说夫人会看错人,只是夫人是女眷,打听男方的人品家庭也是通过别人口口相传,其中未必没有传差漏或有故意夸大的地方。爷再找人去打听清楚,再将人找过来看一看,亲自掌眼,相信就错不了了。”

        孟季廷点了点头,他原本也正有此意。

        临近年关,朝中的事情也多了起来。孟季廷一边忙着外面的事情,一边忙着给孟毓茗挑选夫婿,连孟承雍、孟承晖兄弟两的功课和习武都没工夫亲自教导,交给了老师和师傅盯着。

        到了腊月之后,孟季廷在胡玉璋提高的名单里挑挑选选,划掉了他觉得不满意的那些,最后只留下了两个人选。

        其中一个是荣王世子赵祈珉,一个是范阳卢家长房的次子卢湛。荣王是先帝的弟弟,当今陛下的叔叔,荣王世子与皇帝是堂兄弟。而那位卢湛则是御史中丞卢垌的侄儿,其兄长的次子。

        孟季廷在这两个人选里面犹豫不决,于是问青槿的意见。

        青槿看过了孟季廷打听的两个人的情况,比较后对孟季廷道:“若是我来选,我就会选卢家的那位公子。”

        “为何?”

        青槿道:“按照爷打听的情况,这两个人在品行上看着都没有问题,那就要比较家里了。那位荣王世子虽然以后有爵位可袭,但是其生母已经过世,荣王续娶了的新王妃又生了有儿女,我听闻荣王偏爱小儿子,荣王世子与继母的关系也不怎么样。王府内情况复杂,毓茗嫁过去,未必能应付得过来……”

        孟毓茗这几年经胡氏的教导,虽说性子比以前大方上许多。但她自小失怙,心思比一般的姑娘要敏感纠结,性子也软柔,王府的情况,先不说管家理事以及处理与其他宗室的关系,单就应付一个与继子不和的婆婆,恐怕就能让她焦头烂额。

        “而荣王世子本人习武,如今差事也是在侍卫马军司,听说自小就不喜欢读书,对琴棋书画更是一窍不通,与毓茗志趣不投。”

        “卢家的家庭情况就不同,卢家是百年世家大族,诗书传家,明德知礼,族中人才辈出。卢家大房的两个儿子均为卢大夫人所出,兄弟和睦融洽,没有需要处理家族复杂关系的烦扰。卢二公子又是次子,无需承担宗子之责。按爷打听的,那位卢二公子学识也不错,以后若能考中进士,有卢家的扶持,以后前程也是不愁的。到时授官外放,毓茗跟着夫婿出去外任,自己当家做主,岂不自在。”

        “最重要的是,我听闻那位卢二公子书画杰出,少年便已闻名,毓茗也是喜好书画之人,两人志趣相投,以后定然能相处得更加和睦融洽。”

        孟季廷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不过最终还是要看毓茗自己的心意,我觉得卢二公子好,未必她也会这样觉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