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2 / 2)

加入书签

        孙良宜继续抱着他,手轻轻的,一下一下的拍着他的背,像是在安抚他,也像是在给他勇气。

        他闭了闭眼睛,又重新睁开,心中同他一样难过。这些事情,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太过沉重了些,但这些却又是他不得不面对的坎。

        四皇子心中仍在犹豫,过了好几日,他才最后下定决心,走进了孟贵妃的正殿,站到了她的跟前。

        孟贵妃正在缝一件衣裳,一件准备给他夏天穿的衣裳。

        她看着他走进来,最后站定在她的面前,垂着头,却一直没有说话。她于是将手里的针线放下,将针线筐放到了旁边的小几上。她脸上有几分没有来的轻松,仿佛早已在等着这一天,而这一天终于到来。

        她看着四皇子道:“我以为你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接受,再过几天才会来问我的。”

        四皇子垂着头,轻声的喊了一声“母妃”。

        孟贵妃站起来,走到他的跟前,伸手想去握一握他的手,四皇子却侧身微微避开了。

        孟贵妃心中失落,却没有勉强他。

        她对他道:“你跟我来。”

        说完先迈出了步子,四皇子顿了一下,然后才迈步跟着她走。

        孟贵妃带着他来的,是青樱曾经住过的房间,这间房间尘封已久,除了打扫的人孟贵妃从不让任何人进去。

        他们进去之后,孟贵妃让下人远远的站在外面不许靠近,然后打开了房间床边的一个大箱笼。

        里面放着的,是一件件叠放整齐的小衣裳、小鞋子和小帽子,满满的堆了一整个箱笼。

        四皇子抬起头来看着孟贵妃,有些不解的问道:“这是……”

        “这是你小时候穿过的衣裳鞋帽,那是你的生母去世前,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她在去世前,将你三岁以前穿的衣裳、鞋子和帽子都做好了。”

        四皇子将目光重新缓缓看向箱笼里的东西,有泪从他的眼眶中落了下来。

        “所以我,我真的……”

        “你的生母姓庄,叫青樱。她小的时候因为家中变故,和兄妹

        一起落入奴籍。后来我和兄长将她和她妹妹买了回来,她就成了我的丫鬟,而她的妹妹则成了我兄长也就是你舅舅的丫鬟。”

        “她名义上虽是我的丫鬟,但我们自小无话不谈,情同姐妹。后来,她随我一起进宫,你父皇看中了她。不,应该说,你父皇很早就看中了她,在她进宫之前就看中了她。可她早有心上人,并不想留在宫里,我也本想将她送出宫,让她和她的家人及心上人团聚的。可那时,你父皇用你福蕙姐姐逼我,我没有办法,便只好逼迫她,我……”

        孟贵妃的声音有些哽住,像是嗓子堵着东西,好一会才接着道:“她兄长和妹妹的卖身契都在孟家手里,我用她兄长和妹妹的命,逼迫她顺从你父皇,于是她便成了你父皇的妃嫔,后来就有了你。”

        孟贵妃脸上同样流着泪,他看着四皇子,准备告诉他所有的真相,不打算有任何的隐瞒。

        “泰儿,大人们也会做错事,也会在某一个瞬间突然产生恶念,犯下不可饶恕的过错,母妃也一样。”

        “你父皇纳她为妃之后,很宠她很爱她,而我那时还爱着你父皇,所以我嫉妒她,嫉妒得要发疯。那时又加上一些其他的事,我觉得她背叛了我,背叛了我们之间的情谊,所以母妃……”

        孟贵妃的声音哽在喉咙里,再也无法说下去。

        ……

        四皇子和孟贵妃在房间里独自呆了大约一个时辰的时间,外面的人无从知晓他们在里面谈论了什么,只看到最后四皇子一个人先从房间里面走了出来,像是没有了魂魄一样,身体晃晃悠悠的,仿佛随时要倒下去。

        内侍赶忙上前去扶他,他挥开内侍的手,说了一句“走开”,然后继续失魂落魄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他倒在床上,一个人拥着被子,终于忍不住哭出了声。

        他想着孟贵妃跟他说的那些话。

        “母妃不愿意隐瞒你,我做错了事情,我认。直至现在,母妃也不能说一句,你亲生母妃的死跟我毫无关系。但她那时,有求死之心也是真的,不然,她也不会将你三岁以前的衣裳鞋帽都提前做好。”

        “泰儿,你母妃虽然不爱你父皇,但她是爱你的。你平安降生之后,她很高兴,也很欢喜。”

        四皇子用被子塞住自己的嘴巴,终于呜呜的哭出声来。

        同一时间,勤政殿里。

        皇帝坐在御案前,处理着手中的政务,他将批完的折子放到一侧,接着看着外面旭阳照进大殿内,在地上留下一个宽阔的亮黄色影子。

        过了一会,他对身侧的黄内侍道:“你去将工部王尚书请过来吧,长庆宫该好好修缮一下了。”

        黄内侍脸上大为惊讶,长庆宫乃是储君的居所,让工部修缮长庆宫,那便说明大燕即将要迎来新的储君。

        他不敢多问,连忙拱手道是,然后退了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