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42章(1 / 2)

加入书签

第42章

又是一整日的急行军,大军终于抵达彰州城,大军在城外驻扎。荣焉跟着梁稷带着寿光帝的手谕一同进城去了趟太守府,等出城的时候,已近黄昏。

夕阳西垂,余晖笼罩着大地,给整座彰州城平添了几分朦胧的惬意。荣焉在城门口勒住了马,回头朝着身后的街巷望去。

梁稷跟着勒马,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白日里喧嚣的街巷逐渐归于宁静,家家户户上空飘荡着袅袅炊烟,只这么远远地看着,也能感觉到其中的安宁与祥和。

梁稷心念微动,突然翻身下马,直奔守城的兵士不知说了些什么,而后回到马前,朝着荣焉伸出手:“下来。”

荣焉朝着方才那个兵士那儿看了一眼,盯着那只宽大的手掌微微迟疑:“怎么?”

“我带你去个地方。”梁稷坚持道。

荣焉盯着梁稷的眼睛看了一会,终于伸手覆在梁稷手上,任由他将自己从马上扶了下来。

梁稷将两匹马就近拴好,拉着荣焉径直爬上了城墙。

从他们所站的地方向下望去,刚好能够将整座彰州城收入眼底。街巷阡陌,房屋纵横,行人往来,明明是同样的景致,与方才在城下相比,却是迥然不同的心境。

荣焉怔怔地看了一会,才想起扭头去看身边的梁稷。梁稷感知到他的目光,拉着他转过身,指向城外的一侧:“再往南,就到魏国了。”说到这儿他侧目看了荣焉一眼,“不管怎么说,我也算是真的陪你回了趟魏国。战后若还来得及,我想陪你回一趟故都,去探望一下你父皇跟母后。”

荣焉没有回答,低头发现梁稷仍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腕,一路爬到城墙上,坚持没有放手。他轻轻怔了怔,却被握的更紧。

荣焉咬了咬唇,却没再挣扎,顺着梁稷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而后又回过头望向身后的彰州城,轻声道:“这里曾经也是魏国的地界。”

魏国内乱,徐国趁虚而入,连下魏十余城,其中就有彰州城。

“其实我父皇真的不是一个好皇帝。”荣焉突然道,“若是他现在还在位,彰州还归属于魏,恐怕也达不到现在这样的程度。若是再由我继承皇位的话,可能

连我父皇的一半都做不到。这些看起来庸庸碌碌的百姓,其实格外的容易满足,想要的不过是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所以,今日这样,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好结果。”

听见荣焉的话,梁稷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扭过头去看他焉:“你是不是从来就没想过,真的要得到那个皇位?”

荣焉抬眼看他,唇角轻轻扬起:“你觉得呢?”

梁稷与他目光相对,心念微动。还没等再开口,荣焉已经收回了视线:“等除掉荣玄之后,我会告诉你。”他微抬头看了看天色,“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说完,终于用力将自己的手腕抽了出来,转身朝着城下而去。

大军在彰州城补充了粮草,进行短暂的休整之后,再度出发,正式进入魏国国境,第一站就是魏天庸关。

魏国再次陷入内乱已有月余。先前因为荣玄继位而蛰伏的诸多势力又纷纷动作起来,瓜分土地,扩大势力范围。荣玄这个名义上的魏帝能够掌控的只剩下靠近北边的几座城池,南有叛军逐渐迫近,北有徐军虎视眈眈,直逼得荣玄只能躲在集州城,妄图凭借那里的地势,苟延残喘一段时日。

而天庸关,便是徐军想要逼近集州城必须拿下的关隘。

虽然徐军人数远优于魏军,又粮草充足,但毕竟长途跋涉而来,而天庸关又以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而闻名。之前徐魏一战,高淳率徐军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十余城,就是到了天庸关被拦下了脚步,给了魏军残喘的时机,之后两国缔结合约,徐军便放弃了天庸关。

荣玄却凭那一战发现了天庸关的关键,国内局势初定,就派人加固天庸关,调派军队,运送粮草,将这里变成了抵抗徐军的屏障。当时他只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却没想到了今日还真拖慢了徐军行进的脚步。

荣焉并不懂兵法,会的那一点三脚猫的功夫也难以支撑他上阵厮杀,所以在开战后,只能守在帐中。

算起来,他此行的作用还不如孙翌。但正是有他的存在,徐军这一战才变得师出有名。

帐门被人掀开,荣焉抬起头,看见是李页走了进来,又收回了视线,继续去看手里的书册。

捧着一本兵法已经看了一上午,却只觉得头昏昏沉沉,更觉得焦头烂额。

“前面可有消息传回来?”荣焉将手里的兵法随手扔开,朝着李页问道。

李页瞧见荣焉干涩的唇,伸手倒了杯水递了过去:“接连尝试了两次进攻都被抵挡下来。天庸关的地势占了很大的优势,常用的攻城手段一时没办法奏效。不过我们毕竟占据人数的优势,粮草又充足,就算围而不动,也能困死城中那些人。”

说到这儿,李页又犹豫了一下:“不过这样就要耗费太多的时间,若是仅一个天庸关都要这么大费周章的话,对士气也是很大的打击,接下来的路也不会好走。所以梁将军他们应该会想要速战速决。”

听见梁稷的名字,荣焉眼中有微光闪过,他喝了口水,湿润自己的嘴唇,觉得喉咙也舒服了许多,下意识地朝着帐门处看了一眼:“所以他还未打算撤军?”

“是的。”李页皱着眉头想了想,“搞不好要拖到晚上了。”

荣焉发出一声若有似无地叹息:“知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