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1 / 2)

加入书签

听到岐青泞的话,白裳裳一愣。

她突然想起当初她带顾无虞去见岐青泞的时候,岐青泞问她,她为什么会喜欢顾无虞。白裳裳记得她当时的回答是,因为顾无虞是一个好人。

没想到她随意说出口的一句话,岐青泞竟然会这么认真地记到了心里,还付诸于行动。

耳畔传来岐青泞淡淡的声音。

“白若裳姑娘?”

白裳裳回过神来,看向岐青泞。

岐青泞俊秀清瘦的脸庞上,带着苍白而温润的笑容。

那双淡黑色的瞳眸,安静地凝视着她。

他还在等待她的答案。

白裳裳微微一笑:“如果你能一直这么悬壶济世下去,那么你就是个好人。”

原著里的岐青泞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是个不好不坏的人。

他救死扶伤,但却收取残忍的诊金。

他不是黑,也不是白,而是处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

原著里,岐青泞因为好奇心杀死了白若裳。

但越是了解岐青泞这个人,白裳裳便越是知道,岐青泞杀死白若裳一定并非是出自于他本意,因为这违背了他让病人自愿付出诊金的前提,他不喜欢强人所难,也不喜欢杀戮。

白裳裳认为,与其说岐青泞杀死了白若裳,不如说,是有人借他的手,杀死了白若裳。

岐青泞像是一把锋利的刀。

谁握住了他的命脉,谁就能将他收为己用。

白裳裳不喜欢岐青泞,因为他的单纯,他对医书的执迷,让别人有了可乘之机,害死了白若裳。

但白裳裳也并不讨厌岐青泞,因为他的本性并不坏,他的确是救了许多人。

如同岐青泞处于灰色地带一样,白裳裳对岐青泞的情感也一直都处于不喜欢和不讨厌之间。

甚至偶尔看到他,白裳裳还会感觉到一丝害怕。

毕竟白若裳最后是命丧与他手,白裳裳担心她的命运也会如同白若裳一般。

白裳裳只想赶紧完成任务,从岐青泞的身边逃走,回到安稳祥和的现代世界。

萧寒登基之后,从前紧绷着的一根弦突然间松弛了下来,最近他经常感觉到昏昏欲睡,精神大不如从前,一开始,他以为是因为当了皇帝,令生命失去了目标和为之奋斗的方向,所以会变得有些懈怠,但最近,他明显感觉到身体渐渐变得有些疲惫,和从前大相径庭,于是萧寒叫来御医诊断。

御医们替萧寒号过脉之后,恭敬道:“陛下只是忧思过多,身体并不大碍。”

太医院的二十多个御医,全都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萧寒抿起了薄唇:“朕知道了,退下吧。”

陈慈知道萧寒最近经常犯困,御医们找不出来原因,陈慈便提议道:“陛下,我听裳妹妹说临安城里最近出现了一个医术高明的医仙,我们要不要找这个医仙来看看?”

萧寒揉了揉眉心,困倦道:“好,你宣白姑娘带他进宫来吧。”

白裳裳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将岐青泞带进了紫禁城里。

萧寒看到岐青泞的长相之后微微一愣,岐青泞见到萧寒之后,完全没有要行礼的意思,只将萧寒当做普通的病人,伸出手指搭在萧寒的手腕上,屏息凝神替萧寒号脉。

片刻后,岐青泞睁开淡黑色的瞳眸,凝视着萧寒。

“脉象微弱,血气凝滞,是中毒之象。”

白裳裳听到这句话,心中微微一愣,竟然有人敢在皇宫里谋害萧寒?

萧寒闻言,淡淡地皱起了长眉。

陈慈大脑一片空白:“中毒?陛下怎么会中毒呢?”

岐青泞道:“可否带我去内殿,查看陛下的饮食起居?”

萧寒吩咐道:“刘公公,你带他们去看看。”

“是,陛下。”

刘顺将岐青泞带到萧寒平时歇息的寝殿,桌案上还摆着萧寒尚未喝完的茶盏,岐青泞掀开杯盖,低头嗅了嗅里面的味道,并挑起茶叶在指腹上摩挲观察。

刘顺站在在一旁解释道:“陛下的饮食都有专人负责,太监们先是用银针测毒,银针测完之后,还有专人试毒,试毒无碍之后,我们才会将这些茶水端给陛下,若是贼人想在饮食里下毒,简直是难于登天,他必须躲过宫里那么多双眼睛,还得躲过银针和试毒太监……”

岐青泞打开金云龙纹香炉,用香箸拨了拨里面的香灰,微微皱起了淡眉。

“刘公公,在陛下之前,可有其他皇帝也出现过这种状况?”

刘顺身形一顿,欲言又止道:“不知道岐神医有没有听说一个传言?”

岐青泞转身看向刘顺:“什么传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