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加入书签

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端看景昭帝心里孰轻孰重

一个生前名,一个身后事。

翌日,楼君炎便将范仲送往京城呈了上去,到任月余,范仲就将流江的地质风貌,从何处着手如何贯穿

南北,弄得明明白白,度量材料,人手能匠皆已到位,并征调当地青壮力挖沟兴渠,开始兴工。

更重要的是,范仲把这项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中所需投入的银两全以账册的形式,整理得清清楚楚,各

项开支,一目明了,细算之下,竟比之前估算的百万银两多出三倍,共需三百万白银。

这只是保守数字。

若是兴造过程中出现无法预估的情况,或许,只多不少。

景昭帝初时龙颜大悦,范仲的确是个人才,所谓术业有专攻,作为范世成的后人,他确实继承了其父的天

赋,景昭帝彻底放心将这件百年大计交给范仲。

待看到后面大额数目的花销后,景昭帝笑不出来了,眉宇间微微沉佞。

“泱泱大国,四海升平,国库竟然捉襟见肘”

楼君炎垂首道“陛下,这本是前无古人的大手笔,旷古烁金,前朝上千年间都无可借鉴的经验,此举

除了彻底解决流江的水患,还要南水北调,解决北地的干旱,耗时长久,花费自然便多了些,可能会暂时导

致国库不太充盈。但带给南北两地百姓的福址却是源远流长,绵延数百年,甚至影响子孙后代上千年。”当然,这番丰功伟绩自当归功于在位期间的景昭帝。

瞧瞧,这高帽戴的,杠杠滴。

景昭帝自继位以来,勤勉为证,肃清政治,真要细说,这些只是做皇帝最基本的朝务,算不得流芳百世

的不世之功,且他此前登基便随着血腥杀戮,单就夺嫡逼宫就是他最大的污点,为历史深深诟病。

进入朝堂后,楼君炎多少摸透了景昭帝的几分想法,他要的是开创大晋最鼎盛的时代,独属于他的时代,令后世帝王瞻仰的时代,必须要做出拿得出手的成绩。可景昭帝又是个相当复杂的人,趋向于明君所

为,但骨子里更有帝王的通病,自负多疑,擅权术,广纳谏言之外也喜欢听吹捧之语。

脑中思虑万千,不过转瞬之间。

景昭帝威严的面孔带了丝笑意,手指一下下敲击着桌桌案,不动声色地审视着楼君炎。

心里却想着,此人有何弱点

似乎是重情。

“不错”景昭帝眯眼,眸子里精锐的光芒一闪而逝,旋即正色道,“这等造福百姓的事,多花些银

子,确实值得”

楼君炎默了默,恭敬道“陛下,臣告退。”

景昭帝面露讶异,工部内部为了修建陵寝的事情争执不休,楼君炎坚持于先皇陵就近选址,以尚书林显

为代表单独择东南方一处聚集龙气之地兴建陵寝,因先皇陵地方的局限性,陵寝的格局可能不够宏大,未免

显得小家子气。

可另起巢穴,便不会受地方大小的限制,尽可以建造的奢华大气。

本以为他是为着此事而来,却自始自终没提及只言片语。

难不成改主意了

可景昭帝想错了,过了两天,楼君炎又呈上了两道奏折,皆是言兴修陵寝选址的问题,分别陈述了两处

选址的利弊,并提前做了各自的预算。

单独选址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皆高于前者。

看着两个相差甚大的数字,景昭帝脸色黑了黑,昨天户部才递了奏折,将上半年的各大项支出汇总,刨

开用于流江的前朝宝藏,国库确实出现赤字。

这是要他自己选,最终决定确实是他所做,可楼君炎此举却有逼君之嫌。

逼的润物细无声,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景昭帝面色沉怒,一把将某本奏折扔到楼君炎面前“你这是越级呈递奏折,该当何罪”

流江水利全权交予楼君炎负责,有让他保着范仲之意,可这修建陵寝之事却是交属于整个工部。

楼君炎捡起递上的奏折,凤眸微微眯了眯,这是尚书林显递过来的奏折,言明工部多番考据之下,单独

择址修造陵寝最佳。

“臣知罪”楼君炎张嘴就认错,态度异常诚恳。

“知道错了,就将这两份奏折收回去。”景昭帝看着他,抬手将另两份奏折甩开他,“你们工部意见何

时统一,何时再来向朕讨论此事”

楼君炎抬头,敛去眸中所有情绪,朗声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景昭帝勃然大怒,厉声喝道“放肆”

竟敢指责他不顾黎明百姓

楼君炎“”

他话都没说完,好吧楼君炎面无惧色,顶着景昭帝勃然而发的怒火,动了动唇,继续说道“水能困泽于龙,但水亦能守护

真龙天子。”

景昭帝狐疑地看向他,怒气不减“少卖关子。”

修了两年,不过因着地底下出现暗河,才不得不选址重修。若暗河利用得当,便可充当天然的屏障,守护陛

下百年之后的棺椁。

历朝历代,盗墓贼屡禁不绝,被盗的帝王陵寝数不胜数,任你内里机关设置的如何精妙,盗墓贼皆有本

事打盗洞进入。而臣考察过,暗河水深一丈,底部皆是坚硬的岩石,可以将陵寝直接修于暗河之下,暗河又

景昭帝拧眉“如何防水”

听起来很有道理,可自古陵墓防水才是大问题,楼君炎竟反其道而行建议将陵寝修在暗河下面。

本章节

楼君炎勾唇道“第一是防止暗河的水渗透到下面墓室,这项技术早在周朝便以运用于陵墓修造,第二

便是排水,防水的同时,在陵墓下修建精密的排水通道,将积水排出去,双管齐下,便可解决此道。”

楼君炎跟着范世成学过一段时间的水利工事,针对陵寝墓室的建造,自然而然懂得变通,举一反三。

景昭帝眉头皱的更深了。

自古盗墓贼甚是猖獗,大晋开国皇帝的陵寝就曾遭偷盗过,棺椁都遭到严重损毁,这还是在侍卫守护的

情况下,如果大晋消亡,没了守墓人,盗贼来去自如。

盛极必衰,没有哪个朝代可以千秋鼎盛。

景昭帝深知此理。

比起恢弘气派的陵寝,景昭帝更不愿自己死后不得安宁,被那些低贱的盗墓贼践踏遗骸。

景昭帝抬头看了一眼楼君炎,面色稍缓,哼道“你倒是聪明”

简直聪明的过分。

暗河之下,修建陵寝,提防盗墓贼,明显比之前提议的两个选址更诱人。

楼君炎薄唇微掀“谢陛下夸赞。”

之后,景昭帝不再另选地址重建,就在原先的地方上继续修造,只是陵寝的构造工事需得重新新设计,景

昭帝陵寝的设计者李杰听了楼君炎的思路想法后,大感甚妙。

“楼大人,你竟然懂得帝王陵墓的修造之道,这天下可有你不懂的事”李杰感叹道。

楼君炎负着手,勾起唇角“只是略懂一二,真正落到实处还要靠李大人。”

只不过一个方向思路,具体的细节推敲处仍需李杰这种专攻的人才。

李杰拱手道“楼大人,太谦虚了,实乃我等虚心学习的楷模”

楼君炎眉心微凝,脸色陡然变得肃穆,提醒道“陛下的陵寝防水和排水通道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出

任何差错。防水方面,除了芬土和砖石,如果发现更好的防水物件,谨慎测验后,亦可使用,不要拘泥于前

人的经验之谈。”

李杰是帝王陵墓的总设计者,事关陵寝的图纸构造以及墓室内的机关偃术属于绝对的秘密,不能为外人

道,是以自从李杰接手陵墓设计一事后,他的行踪便受到了限制,居住在专门的住所,外有侍卫监视,陵寝

修建结束前,皆不能与家人住于一处,只能两月同家人见上一面,且有专人在旁记录他的言行。

本章节

就连楼君炎此次同李杰见面,都是得到景昭帝的首肯,谈话内容涉及到陵墓的具体问题,才没有专人在

侧记录言行。

李杰本想将重新设计好的图纸交给楼君炎过目,没有问题,再呈给景昭帝过目,可楼君炎毫不客气地拒

绝了。他只统领全局,统筹各项物资的调配,监督修建进程,哪里出现问题就解决哪里,像设计图这种能要人

命的东西,能不碰便不碰,未免留下后患。

多少参与修建帝王陵的人遭到灭口,辛苦了好几年,最后却落得个斩杀陪葬的下场,其中不乏缔造这座

伟大陵寝的设计者,陵墓完工之日,便是死期。

避免墓室被盗,死人的嘴永远最可靠

自工部尚书林显的奏疏没被景昭帝采纳后,同朝为官,看楼君炎总是横看鼻子侧成峰,怎么看都不顺

眼,更是滋生了满满的危机感。

自己好歹是个老臣,竟教刚入朝堂的小子给比了下去。

这日,楼君炎迎面走来,本就是条狭路小道错不开,林显满脸恼怒地盯着他

“楼大人,可是要本官这个糟老头子给你让路本官腿脚不便”

楼君炎佛了佛衣袖,微微侧身让开,云淡风轻道“林大人,慢走”

“哼。”

林显吹胡子瞪眼,经过楼君炎身旁时,故意狠狠地推了一下楼君炎,而后扬长而去。

跟在楼君炎身后的下属不满道“林大人最近越来越过分,不仅给大人暗地里穿小鞋穿,竟还动手推

楼君炎面无表情,抬起手掌认真地看了片刻,拧眉道“我能推他一掌吗”

官大一级压死人。

何况,他也不屑玩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幼稚手段,跟个顽童一般。

林显离开工部后,并未直接回府,而是悄悄去了王宥的府邸。

喷火

“王首辅,你吩咐下官的事情,下官都照做了,楼君炎那小子深得圣宠,他能三言两语便改变景昭帝的

本章节

想法,下官没本事只能做到如此地步,还望首辅大人守信,将下官的东西还给下官。”

楼君炎确实有本事,洞察圣心,轻易便能扭转景昭帝的想法,又不惹怒陛下。

王宥挑了挑眉“自然林大人虽没本事办成事,但本官却是个重承诺的人,你的东西还你了。”

语落,拍手击掌。

一个双十年华的妙龄女子扭着腰肢走了出来,风姿绰约,软若扶柳,笑意盈盈地朝林显走去,素白的手

捧着一枚汉白玉令牌,正是林显的工部尚书令牌。

“尚书大人,以后可记得别再将令牌掉在奴家绣榻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