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1 / 2)

加入书签

不但林大河有些懵,其他不少人都有些纳闷。

梁氏给林大湖当平妻,他们觉得这样挺好,稍稍圆一圆就能圆过来。

可林大河两兄弟去给林德当后嗣?这算什么事啊。

难不成是林家人自知理亏,所以给死去的林德赔了两个儿子?

如果真是这样,那林家人也特不是东西了吧。

之前偏心得那么狠,林大河没了个孩子、林戚又差点被逼疯,现在为了丢尽颜面的林大湖,居然把另外两个儿子给赔了出去。

不管被人怎么想。

林大河两兄弟已经成了林德的儿子,蒋氏也被赶出了村西的大院子,林和正带着人来收拾。

梁氏用过得物什,他没让梁氏带走,却也没打算继续用,他嫌弃脏。

“这些东西你们应该也不想用,我会抬出去便宜卖给村子里的人,卖得银钱再给你们重新置办一番。”林和缓缓说着,谈不上特热络但也绝对不会欺负这两新侄子。

“重新置办的或许不好太好,但保证耐用,你们好生干几年活,挣了银钱再换就是。”

这话说得很明白。

知晓这两侄子现在困难,他们会稍稍帮一把手,但也仅仅如此,剩下的就靠这哥俩自己去拼。

虽是新侄子,林和也没打算真‘养着’他们。

林和接着道:“如果要找活,我可以带你们去镇上看看,累是累了些,不过工钱给得高。”

林戚摇头,“不用,我还想继续读下去。”

林和语塞,他知晓林戚在读书,不过没想到会坚持这么长时间,看着对面人满脸的自信,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他放弃。

“叔你就放心吧,我这边寻了个好活,能供着三弟读书,绝对不会给你们添麻烦。”林大河回神过来说着,话里并没有因为过继的事伤心,甚至还带着些窃喜。

能和那个家彻底的摆脱关系,这哪会伤心?高兴都来不及啊。

林大河余光扫向他们的新院子,用料算不上特好,但是又大又新,比起之前住的破院子好了太多太多。

无比庆幸和三弟一起分家出来,这今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林和听着两兄弟的话,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林戚一脸自信,林大河对他弟弟更是盲目的崇拜,显然这两兄弟都打算继续走读书的这条路。

虽然不是太支撑,不过新侄子到底不是小童,不需要他强压着往前走,便道:“成吧,要是真有把握那就继续读几年,后面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们也尽管开口,我们能帮就尽量会帮。”

林大河连连点头道谢。

林戚面上也露出了微笑。

瞧瞧,一个都这么远亲的人都愿意伸把手,而至亲的亲人,却推着他们往外走。

所以,能和林汉那家人彻底的摆脱关系,哪怕这一路来经历了不少,却也值得。

在今后的日子,不管他和林大河是贫是富,都与林汉一家没了任何关系。

哪怕闹到官衙,林汉都占不到理。

而且有他在,又怎么可能贫呢。

躲在家里的林亦世知道三叔被过继出去后,首先感到的就是慌乱不安,他很想将在镇上看到的事说出来,心中隐隐觉得三叔之前说得话不假,或许他真的有些本事。

可林亦世不敢。

之前怕三叔崛起让阿爷阿奶心中的秤砣偏过去,现在爹又出了这种丑事,如果他再说,那他担忧的事更会发生。

算了吧……

都已经过继,再说也无用了。

林亦世是这么劝着自己。

这头自己劝着自己,那头黄氏已经揪着粮食的头发打了起来。

“你个贱蹄子!看我打不死你!”

那凶神恶煞的模样,看得人瘆得慌,梁氏一直都是温柔小意,完全甩不来泼妇那套,不然也不会让林大湖做出这种丑事。

所以面对着黄氏的撕扯暴打,梁氏除了会抱头喊着救命,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林婆子在一旁冷眼看着,丝毫不打算去拦,只要不打死就好。

林汉觉得有些太吵,蹙眉道:“你们有什么事,回屋子去闹。”

有公公开口,黄氏更加的肆无忌惮,扯着贱人的衣襟就往屋子里拖。

等撕打的声音小了些,林汉抽了几口旱烟,他道:“明日你去送点东西给大河两兄弟。”

林婆子不舍,“不送,自己吃都不够还往外送。”

林汉瞪了她一眼,“你现在不关心关心,以后就真离了心。”

林婆子比当家的看得更明白,“咱们就算把家底全送过去,那也挽回不了什么,那两个混账早就和我们离了心。”

林汉皱着眉头没说话。

虽然不是太想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

先前为了‘孝’,老二就是再不想,也不得不继续留在家里。

现在没了‘孝’的约束,老二哪会再多看他们一眼。

再说老三……

林汉不知道该怎么去说,这段日子,他有些看不懂老三。

明明还是那个将爹娘看得最重的孝子,可做出来的事,却总透着些古怪,而且他心里隐隐觉得,比起老二,老三或许会更加绝情。

林汉久久无言,他现在最希望的是,老三可千万别有出息,就一辈子当个泥腿子。

这么想着,心里也担忧了好几天。

虽然没特意去问,林汉却一直在关注着村西的那家。

好在,这几日只听闻他们两兄弟天天往镇上跑,就没了其他事传出来。

林汉心里安定了些,不由笑着摇头,他真的是担心的太都,一个三十多才开始识字的蠢货,怎么可能有出息?

正在这时,一人急冲冲的跑来,“林汉叔,你快去瞧瞧,你家儿子发了大财。”

“什么?”林汉猛地站起,脸上带着惊喜。

今日老大出了门,寻他们要想些银子,说是梁氏有路子做些小生意,能赚大钱。

真才一日不到,就真赚钱回来了?

来报信的汉子刚要再说什么,一旁经过的人讽刺的大喊:“铁柱你傻了么?林大河可不是林汉的儿子,你报喜也报错地方了。”

汉子一愣,伸手拍了拍脑门,“对哦,我差点把这件事给忘了。”

喃喃说完,转身就朝着村西跑去。

而汉子背后的林汉,满脸的笑意都僵在了脸上。

林婆子听到动静,问道:“刚谁来了?我怎么听到有人报喜?”

林汉喘着粗气,咬着牙发不出声音。

他一直诅咒着老三别有出息,哪会知道,老二居然发了财!

“去村口瞧瞧!”林汉闷声,哪怕很不情愿,可还是想想去看看。

他得去看看,这个被他赶出去的儿子,到底怎么发了财,又发了多少。

林汉一行人赶到村口时,林大河周边已经围了不少乡亲,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林大河身边的黄牛身上。

这是买牛了?

不但是一头瞧着健硕的黄牛,后面还拖着瞧着些许简陋的车棚。

“大河你可真有本事,居然置办了牛车。”这人羡慕的不行,村子里能有黄牛的人家很少,大部分都是用在田里干活。

瞧林大河这架势,买了牛还有车棚,显然是为了出行方便吧。

“你打算镇上村里两头跑?也是两文的车钱?”

林大河脸上的笑意不减,摆手道:“不跑路,置办牛车是为了我弟和闽哥儿出行,他们读书经不得喧闹,路上还能安静读读书。”

哟呵,瞧瞧这口气。

不为下地干活,不为跑路挣钱,为了家里人在路上能读书就花了十多两买了牛又买了车棚。

这一番话,让周边的人读出了两种意思。

买牛买车棚的银子对林大河算不上什么,看来是真发了财。

再有定是读书的两人中有考举的希望,不然不会专门买了牛车送去镇上。

不管是哪一种,在乡亲们羡慕的同时,还想着去看看林汉家的笑话。

为了一个做出丑事的老大,居然将这么有能耐的老二赶出去,怕是会悔青肠子吧。

不对。

可不是林汉家老二了,林大河那是林德家的老大。

林汉站在外圈,脸上黑沉。

林婆子看着那头黄牛,恨不得让林大河拉到她家去,不过内心再不想承认,她也知道不可能。

就是跟来的黄氏看不清现状,还小声撺掇:“娘,二弟这是挣了不少银子,咱们家地里不是要收成了么,正好让他带着牛来帮帮咱。”

牛也要人也来,这样就有人替她干活。

黄氏想想就觉得美,不过也知道自己肯定是喊不动,还得靠爹娘才行,“您是他娘,一说准能听。”

林婆子白了她一眼,“老二什么时候听过我的话?”

没分家之前,老二就是最不听话,一直跟他们反着来,现在过继出去,老二会听他的话才怪,指不准还会嘲笑她一番。

哪怕再眼馋,林婆子都不打算去丢这个脸。

林汉也是,在周边没多少人注意他的时候,就带着家里人灰溜溜回去。

林大河余光瞧见,脸上的笑意深。

他现在觉得,挣钱的感觉真的太好,尤其是还能看到那家子的人一脸馋样,却什么都做不了。

和乡亲们说了些话,林大河便将牛车拉回了院子。

许氏见到,一脸的惊喜:“怎么就买回来了?”

她这段时间知道孩子爹在码头做生意,本钱是三弟给的,也知道生意还真给做了起来,前几日就在商量着该给家里置办些什么。

没成想,今日就带了头牛回来。

“正好那头有个棚,先把牛拴在里面,等过几日让人帮忙搭建个牛棚。”许氏将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

“行,都听你的。”林大河丝毫没意见。

牛被牵进棚子里,大丫带着两个妹妹出来看热闹,手里还拿着没编完的络子。

林大河看到,他道:“不是不让你们做么,小心伤着眼睛。”

二丫三丫抿唇笑了笑,没说话。

大丫没那么胆怯,小声的回应着:“我们就在院子里做,不伤眼。”

许氏走了过来,“你就是太担心,家里没什么事,不让她们找点事做,难不成就坐着发呆?”

林大河一听也是。

三个丫头在村子里没个玩伴,除了待在家里都没地方去,不找点事做,还真只能发呆。

“那你盯着些,都是老三的宝贝疙瘩,可千万别弄坏了眼睛。”林大河叮嘱着孩子娘。

许氏听着笑出了声,连连应着。

大丫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宝贝疙瘩’这几个字,一开始还有些怔然,甚至不带一点欢喜。

可这段日子下来,她真正感受到被当做‘宝贝疙瘩’是什么滋味。

特别的甜,就像是以前娘亲偷偷喂给她的红糖水,很甜很甜。

“对了。”林大河喝了碗水,他擦了擦嘴继续道:“老三在镇上等着,等吃了午膳咱们一块去镇上。”

许氏不解:“我们?”

林大河重重点头,“都去。”

说完,林大河看着媳妇,对着她小声的道:“你这些年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我挣了银钱,虽然不算多,但是给你置办身新衣还是够的。”

许氏听得满脸是笑,都是多年的夫妇也没什么娇羞不娇羞,高兴的应了一声。

林大河又将她拉到一旁,更小声的道:“挣钱的本金和路子都是三弟给我的,这些银子也有他的一半。”

他会这么说,也是怕孩子娘等会看到他花钱给侄女们买东西生气,得先叮嘱下。

许氏嗔声,“我知道。”

她眼睛明亮着呢,当年林汉两老害的她没了长女,如果不是后来见大河有了转变,她绝对会提出和离。

一个只知道将两老放在心里的男人,最后苦得不是她就是她今后的孩子,反正娘家有依靠,她和离回去也不会饿死。

好在孩子爹醒悟过来,这么些年过得算不上苦,但也就是和平常乡亲一样过日子,她都没指望孩子爹会发财。

现在有了改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