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91章(1 / 2)

加入书签

林依依解释“天意的意思是,就是你不准帮忙,如果明年咱们县真的有名额,他又能够被选中的话,那就让他去参军,反之就不能去,让天意和他自己的能力决定。”

肖宇想,如果明年有名额,以林三军的体质,肯定是会被选中的。这几年来,这小子从来没有断过训练,这样的毅力,就是军人所需要的。但是,他知道媳妇担心弟弟,所以也就没有多说了。

到了周日,林依依和肖宇一早就起床了,今天要去看肖宇的外婆。

一大早,吃了早餐,林依依就对林四军道“四军,你要好好照顾小五,姐和姐夫去看外婆。”

林四军“知道啦。”

林五弟“我会乖乖的。”

林依依捏了一把林五弟的脸“我怎么就不相信你的话呢”

林五弟道“我一直都乖乖的,我是最乖的孩子。”

林依依“那你乖乖的,等姐姐回来就给你讲新的故事,你没有听过的故事。”

最喜欢听故事,也最喜欢跟别人讲故事的林五弟听了,马上站好“是的长官。”

林依依又看向林三军“三军,姐姐昨天想了一晚上,关于你想去当兵的事情,姐姐想清楚了。”

林三军看着林依依,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神情有些激动。

林依依知道他急着想知道,她也不废话了,直接道“三军,你明年就满16岁了,如果咱们县城有招兵名额,你能通过考核的话,姐姐就让你去,但是姐姐有个条件。”

林三军“什么条件”

林依依道“明年你才小学毕业,小学毕业除了能认几个字,能干什么姐姐的条件是,如果你被选中了,你要答应姐姐,在五年里,学完初中的知识。”初中三年,正常的时间是三年内学完三年的知识,但是她考虑到林三军如果去当兵,可能还要训练之类的,所以给他五年的时间。

林三军“我一定会做到的。”

林依依“好,但是,如果明年咱们县城没有招兵名额的话,那你就不能去当兵了。”

林三军下意识的看向肖宇。

肖宇沉默。

林三军欲言又止。

林依依道“如果咱们县城没有招兵的

名额,我们也没有办法,所以你说呢”

林三军“是。”

林依依“所以,咱们就让国家决定,有名额,你就有机会,没有名额”

林三军“如果明年没有名额,后年有名额呢”

林依依一愣,没有想到他这样坚决。林依依叹气“如果你18岁之前有名额,都可以去参加,如果18岁之后才有名额,那你就放弃。18岁了,年纪也大了,要说亲了,所以不能再任性了。”

林三军“好。”16岁、17岁、18岁,一共有三年,他知道姐姐不想他去,但是给了他三年的时间,已经够了,“谢谢姐姐。”

林依依“那姐姐和姐夫走了。”

林三军“嗯。”

肖宇骑着自行车,载着林依依去了东山村生产大队,经过洪茶生产大队的时候,肖宇道“看到了吗那一整片半山的茶树,都是洪茶生产大队的。那么多的山地用来种茶,所以洪茶生产大队用来种庄稼的山地就少了。”

林依依“那可以开荒啊,开荒之后,山地就多了。”

肖宇“开荒的山地多也没有用,他们要采摘茶叶,就是山地再多、庄稼再多,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采摘茶叶是上工,种植丰收庄稼也是上工,对他们来说都一样,可茶叶是他们的先辈一辈又一辈的传下来的,所以他们不舍得割掉茶叶。”

林依依想不明白,有什么比吃饱更重要呢不过,大家的想法不同,她也不能评论。

到了东山村生产大队,两人直接去了秦家。

8月份是农闲的季节,既不用种植、也没有粮食要丰收,所以很多老百姓要么忙忙自留地的活,要么去打零工,也有很多人就在家里休息。所以肖宇和林依依来秦家的时候,路上看到的人不少。

比如,秦二舅娘就看到了“小鱼儿、一一,你们怎么来了”

肖宇停下自行车,林依依从自行车下来“二舅娘。”

肖宇“二舅娘。”

秦二舅娘看到了自行车上的东西,又笑着对林依依道“哎。”

林依依“我们来看外婆,不知道外婆在不在家。”

秦二舅娘道“你外婆这个时候可能去摘野菜了,我跟你一起去瞧瞧。”

林依依“好的。”

秦二舅娘“对了一一啊,你们给圆圆说亲了啊,听说那是个公安,我见过一次,人长得挺俊挺高的。”

林依依道“是的,是宇哥的同事。”

秦二舅娘“一一啊,等咱们家兰花长大了,你也帮忙给她说个亲事啊。”

林依依“兰花”

秦二舅娘“是我孙女,今年11岁了。”

林依依“那还早着呢。”让她给11岁的小姑娘说亲事,也亏秦二舅娘想的那么远。

谈话间,他们到了秦外婆家。

秦圆圆正在切猪草,看到他们来了,赶忙起来“表哥、表嫂,你们来了”

林依依“来看看外婆,外婆不在吗”

秦圆圆“外婆去摘野菜了。”老人家坐不住,反正挖野菜也不累,所以家里人就由着她了,“你们坐一会儿,我去叫外婆。”

林依依道“好的。”

秦圆圆给林依依和肖宇倒了茶水就去叫人了。

秦外婆就在山脚下挖野菜,挖挖坐坐,也没走远,所以秦圆圆很快就找到了她“奶奶,二表哥和二表嫂来看您了。”

秦外婆“小鱼儿来了”

秦圆圆“是的。”

秦外婆“走走走,快回家。”说着,走的比秦圆圆还快。有些老人家亲孙子,有些老人家亲外孙,秦外婆就是亲外孙的老人家。倒不是说她不亲孙子,而是孙子每天在眼皮子底下都能看到,这就越看越嫌了。

秦外婆还没到家门口呢,就朝着里面喊“小鱼儿、小鱼儿媳妇”

肖宇赶忙过去“外婆。”说着,扶住老人家。

秦外婆看着他,眼睛泛红“你来看外婆了来了就好,来了就好。”三个外孙里,她最喜欢肖宇了,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肖宇小时候机灵,也会哄人,再加上他又是龙凤胎,所以家里的长辈都疼他。

不过去了军校,又去了部队,以前会哄人的孩子长大了,现在要他开口说话都难。

肖宇“现在才来看外婆,是我不孝。”他是很久没看到外婆了,得有一年了,最近一次看到外婆,还是新房子办酒席的时候。这也不怪他,这年头如果没有大事情,都不会太走亲戚,就是走亲戚了,也是秦香菊来走动的,肖宇这个儿

子不会来。

秦外婆“你是公安,人民好同志,你忙,外婆知道。”

肖宇惭愧,就是忙,也不至于没有时间看外婆。

肖宇“我媳妇给您买了饼干、奶粉,她成了公社干事,原本家里要庆祝一下,办两桌,但是又想着过去那么久了,所以就不办了,也省的大家来回太麻烦。”

秦外婆“一一真是太客气了,外婆年纪大了,哪里要吃这个,这都是你们年轻人喜欢吃的,你们拿回去自己吃。”

林依依“奶粉泡一下就好,老的、少的,都可以喝,少的喝了能好好的长大,老的喝了能身体健康,反而是我们这样的,才不用喝。外婆您喝了奶粉,身体好好的,咱们才开心。”

肖宇“嗯。”

秦二舅娘心想,小鱼儿家的这个媳妇,可真会说话。

林依依和肖宇又陪着秦外婆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秦外婆想留下他们吃午饭,但是他们没应。

8月20日,阳光公社。

林依依“社长,都准备好了,咱们可以出发了。”

程社长“行,咱们就出发吧。”

林依依、程社长、杨主任下乡去听扫盲班的课了。扫盲班一共有13个设立点,他们一天两处,上午一处、下午一处,一共用了7天,才把13个扫盲班设立点的课听完。

听完之后,已经是8月底了。

在公社月底总结会议上,程社长说了扫盲班的事情。扫盲班的成功举行,让程社长的心情很好,也让公社干部们的心情很好,这毕竟也是公社的一件大事。

9月底,县长在众社长会议上,表扬了程社长。阳光公社下面,先是灶炕种菜、再是开养猪场、到现在扫盲班的设立,这一件件的事情,虽然不能说程社长有多大的功劳,但是对于阳光公社的老百姓来说,他的确做了好事。

程社长还带着县政府奖励的旗帜回了公社。

林依依“这旗帜可是县政府对我们公社的肯定啊。”林依依看着社长办公室上的墙壁,“挂这个位置吧,很显眼,这个位置也空阔。”

程社长“选这么大的位置”这可是县政府奖励他们公社的第一面旗帜,不仅仅是程社长的骄傲,也是整个阳光公社的骄傲。

林依依“这个位置好,

这是我们公社的第一面旗帜,以后这样类似的奖励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空出这样大的位置,可以用来挂更多的奖励。”

程社长听了哈哈大笑“不错不错,一一你有这个觉悟很好,我们还要继续拿县政府奖励的旗帜。”尝了一次甜头,当然想要第二次、第三次。“一一啊,你可能不知道,以前在公社社长会议上,咱们阳光公社都是垫底的,没有其他公社出头,这次可不一样,那些个社长看着我,看着他们羡慕妒忌的样子,我就高兴。”

林依依道“以后我们的公社会越来越好的。”

程社长“不错,以后我们的公社会越来越好的。”

林依依把旗帜挂好,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班时间了,她道“社长,手中暂时没有事情了,我先下班了。”

程社长“去吧去吧。”

林依依推着自行车走出公社,看到肖宇等在那“等久了吧”她比平时晚了几分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