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 54 章(1 / 1)

加入书签

队长的话在杨树大队还是挺有公信力的。

于大成开完队员大会,狠狠批判了前阵子的偷懒风气以后,杨树大队的整体风气总算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起码明面上没人敢光明正大偷奸耍滑混工分了。

知青们也越发老实了起来。

于大成开完队员大会以后还特意留知青们开了个小会,重点警告了他们,并且说明今年队上会有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让知青们都老实着点,少作妖,多表现,到时候才好选拔人选。

甭管这名额到底能不能落到他们头上,反正这胡萝卜是吊在那儿了,再加上开队员大会时那些威胁的话语,萝卜加大棒,恩威并施之下,知青们心里或许各有算计,但明面上却是都老实了。

于大成等人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平时闹腾就闹腾吧,秋收在即了还闹腾,这不是戳他们这些干部的肺管子是啥

把闹腾的动静压下去,先把秋收这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好,把任务粮交上去,回头他们要怎么闹腾大家奉陪便是,总归翻不了天去。

秋收号角正式吹响之前,学校里也放了秋收假,季曼便回家正式接手了家里的后勤工作。

秋收的时候,即便是还不能上工的小孩子,也是要帮着捡麦穗的,像季曼这样的半大小姑娘,当然不能不上工,重活累活干不了,摘棉花之类的手艺活还是可以干干的。

好在每户负责做饭的人可以提前下工回家,季曼不用跟大部队一起早出晚归,季奶奶这才没有找于大成给孙女换更轻省的工种。

往年季曼虽然也都跟着秋收,但大多时候都是跟着季奶奶或兰花婶他们这些长辈们一起干活的,长辈们都会加紧干完自己的活儿,然后顺手帮她也一起干了,累肯定也累,但相比之下还好,不会真的累到脱一层皮。

今年还是她头一回没有跟着亲近的长辈们一起秋收。

好在,一起收棉花的还有颜妙妙和小叶知青她们。

不过,除了棉花组的族长于三婶是往年拾棉花的老手以外,今年的拾棉花小组全是年轻的小姑娘和新媳妇,都没怎么拾过棉花。

这样的分配方式惹得于三婶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她还狠狠剜了负责分组的记分员一眼。

杨树大队种的棉花不算多,但纯新手拾起棉花来还是有些费工夫的,队上的好几亩棉花,靠这么些生手来慢慢拾,拾完还得捡出杂物、整理晾晒,整个秋收就旁的啥也别想干了,老实倒腾棉花吧

棉花组组长于三婶生气,被瞪的记分员还觉得自己无辜呢分组这事又不是他一个人拍板安排的,要瞪也瞪最后拍板的队长他们去啊,瞪他一个小小记分员干啥

于三婶可不敢为这点事找上队长他们,捏了捏记分员这个软柿子以后,她又自顾自嘟囔埋怨了几句,就领着一帮生手往棉花地里去了。

“这些棉花可是咱们队上的棉花守卫们一点点守护出来的,天天早上天不亮就爬起来给棉花捉虫,才有了现在这样,你们等下进去拾棉花的时候可得仔细着点。第一,尽量不要把棉花弄到地上去,捡起来的棉花虽然还能用,但送去镇上收棉花的那儿一般就要被打成次品了,好好的东西全都给糟蹋了;第二,拾棉花的时候手势要对,别手带着棉花朵儿走了,芯子上还留着好长一簇棉絮儿,那也是糟践好东西了,听见没”

季曼和颜妙妙等新手老实点头应道“听见了。”

于三婶对她们这副乖巧的样子还是很满意的,大手一挥,示意大家赶紧进棉花地里拾棉花去,别耽误工夫了。

颜妙妙有点傻眼。

其他人或多或少还是知道棉花怎么拾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只有她这个新来不到一年的新知青,既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一时间就有些无所适从了,求助的眼神瞟向最熟悉的季曼和小叶知青。

季曼不太确定地说道“应该就是拎着棉花往上一扯”

她以前看别人好像就是这么拾的。

小叶知青去年最后几天有被安排去拾过棉花,虽然还是称不上熟手,但也比季曼和颜妙妙这两个啥也不知道的要好多了,起码她知道怎么拾棉花。

摆好姿势示范给她们俩看以后,她们仨就开始了拾棉花生涯。

拾棉花这活儿累倒算不上多累,不然也不会把她们这群干不了多少活的人分来,但要说不累吧,这活儿还磨人得紧,长期保持一

个姿势和微微弯腰的姿态,对个人的腰和肌肉都有着不小的负担。

棉花组的人大多都是家里的后勤担当,故而,约莫十一点不到的样子,棉花组就几乎是就地解散了,只有拾棉能手于三婶和今天没轮到做饭的颜妙妙还留在棉花地里顶着大太阳勤勤恳恳干活。

姜家回家做饭的是姜成磊。

以前姜老大没回来的时候,姜成磊要么是自己早上多做点,中午热一热就吃,要么就是在季家或者于家搭伙吃,鲜少有中午特意早点回去做饭的时候,就是为了多挣那么一点工分。

现在姜老大回来了,他一个壮年汉子干起活来利索得很,平时上工都是拿的满工分,姜家自然就没有那么缺工分了,他又心疼儿子,便赶姜成磊回家做饭,负责后勤。

姜成磊拗不过他,便只得回家做饭去了。

季曼眼珠一转,便索性邀请姜成磊带着食材来季家搭伙做饭。

反正都是做饭,他们俩一起做四个人的饭比一个人做两个人的饭还要好做一些,起码不用担心量少了不够塞锅底的。

这种小要求姜成磊自然是不会拒绝的,回家拿了食材和粮食就奔着季家去了。

两人一个炒菜一个守火,配合得无比默契,没要多久就把四个人的午饭给做好了。

眼下中午还有些热,只要天气还没要变化的架势,中午都是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的,故而,大家的午饭大多都是回家吃,吃完还能见缝插针地睡一小会儿。

姜老大先是独自回了家,回去以后扑了个空,便直接转道来了季家。

两个孩子已经把菜端上了桌,季奶奶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忙活,见姜老大来了,她笑呵呵地招呼道“来了啊,快来坐,他们俩手脚麻利着呢,马上就好了。”

姜老大挠挠头,应道“好嘞,来了。”

这小子,和季家搭伙就搭伙吧,怎么连说都不带跟他这个当爹的说一声的

看着儿子进出端碗碟的样子,不知为何,姜老大心中陡然生出一股怅惘,感觉儿子有点娶了媳妇就忘娘的架势。

这个比喻好像哪里不对他费解地挠了挠头,最后还是先坐了下来。

落座以后,他还是觉得哪里不太对,但瞅着一无所觉的季奶奶和像两只小蜜蜂一样进进出出忙个不停的孩子,到底没有将心里的话说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