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二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顾醛这才反应过来,悻悻地摸了摸脑门“臣开个玩笑。”

倒是第一次听人说,给萧俞开玩笑。

徐幼瑶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心道二人情谊当是十分深厚。

允德租来一只画舫,装饰华美,极尽富贵,船上用轻质木头盖着仿宫殿的建筑,桌上摆放着各式糕点和茶水,专供游湖赏景。

徐幼瑶只带了锄月出门,登船后便几乎寸步不离萧俞,好似一条黏糊糊的小尾巴。

这片湖极大,乃是清江穿过京城,于中间形成的一片活水湖。

每逢夏夜,凉风习习,岸两边停靠的画舫游船便纷纷下水嬉戏,带起一阵欢歌笑语。

徐幼瑶以往待字闺中,就是同小姐妹们出来玩,也甚少抛头露面。站在外边吹风时倘若遇见了人,便要赶快避开。

尤其是那些个载着纨绔公子哥的船,不管喊了什么,是万万不能理会的。

画舫缓缓游至湖中央,月色坠入湖水,仿若在深青色浓墨间搅进一勺银耳羹。

那倒映在水里的月亮,便像一颗圆滚滚的甜糯雪白莲子。

徐幼瑶看着,把自己看饿了。

周边不时有其他船只游过,许多人都朝这灯火通明的画舫投来好奇的目光,猜着又是哪个富贵人家出来玩了。

这时徐幼瑶便会将脸悄悄躲在萧俞背后,避开那些视线。

那些人只看见正在交谈的萧俞和宁王,这二人一个久居深宫,一个长驻东境,一时竟没什么人认出来。

待那些船过去,萧俞反手把背后藏着的人儿捞出来,轻轻压在船壁上“孤让允德备了几只花灯,要放吗”

徐幼瑶连连点头。

花灯连在吊线上,有些像钓鱼竿,需要握住一端,平稳仔细地放到水面上去。

宫人上前点燃,一簇火苗燃起。

徐幼瑶赶紧双手握住木棍一端,小心地将花灯吊到船外,一点点地往下放。

要在湖面上显得好看,这花灯的个头本也不小,得有她两个脸盘子那么大,因而提久了确有些吃力。

眼见花灯离湖面还有两尺左右的距离,徐幼瑶手臂泛起酸意,秀眉蹙着,实在把不稳。

身后忽笼罩上来一阵暖意。

萧俞还风轻云淡地

和宁王说着话,却已顺势将她拢进怀里,大手覆上她的小手,稳稳拿住。

打着转眼看就要歪斜的花灯,倏地就平稳下来,不紧不慢地沾上湖面,随即稳稳当当地漂起来。

宫人在一旁伸出长长的剪子,剪断了吊线。那花灯便打着转往更中央的位置漂去,好似一团发光的莲花。

徐幼瑶激动地几乎要蹦起来。

萧俞则默默地抬了下下巴,以防被她撞到。

握着她的手,发觉是凉的,想是吹多了江风。

便从宫人手里接过薄披风,替她系上。

顾醛在一旁瞧着,眼底惊奇更浓。

印象中,陛下可不是这般懂得风情情趣的人,更不会怜香惜玉。

他有时打趣,说就算有个中了媚药的美人儿在萧俞面前玉体横陈,他怕是不仅坐怀不乱,还要将人手脚绑上,以免美人兽性大发扑上来。

察觉顾醛的眼神,徐幼瑶脸皮红了红,才想起还有外人在场。

连忙撒开缠在萧俞身上的手臂,端庄地站好了,心虚地扯了个话题“我听外头说,宁王虽未成家,却有诸多外室想来应是讹传”

换作平日,她心里再好奇也不会问这样的问题。

这会儿子许是仗着萧俞在,天不怕地不怕的。

宁王麦色的面孔露出一丝佯装的恼怒“呵,本王整日替你家陛下收拾烂摊子,哪里习得术,还养诸多外室。”

“实在太瞧得起我顾某人。”

徐幼瑶娇憨地眨了下眼“传言果然信不得真。想当初我一直以为,陛下”

她猛地闭上嘴。

萧俞眼神一动,单手抬起她的下巴“哦以为孤什么”

徐幼瑶讨好地拽住他袖子,死活不肯说。

当初她未见过萧俞,京城传言说他生得凶神恶煞、能止小儿夜啼,心里早就默默地信了八分。

否则当时也不会好奇地找周书丽求证。

虽说现在知道传言都是唬人的,但迟钝如徐幼瑶,也知这话绝对不能讲。

说了今夜便别想睡个安稳觉。

第一朵花灯放下,其他的船便也纷纷效仿,湖面上陆陆续续漂来许多只花灯,星星点点地飘荡在深色的水上,竟比天上星河还亮。

徐幼瑶忙从萧俞怀里钻出来,撒腿就要去

看花灯,却被他圈着腰一把勾回来。

幽幽恐吓道“不说,晚上等着。”

顾醛好似还在旁边,也不知有没有听到。

她羞红了脸,跑到画舫边,扒着船栏看花灯,心跳的飞快。

如今倒有些明白,诗词里那些倚门回首嗅青梅的少女,究竟是各种心思。

画舫里飘出一阵乐声,映衬着天上星河、湖上灯海,恍如仙境。

“啊”

一声女子的凄厉尖叫骤然划破长空,撕裂这如画般美好的景象

徐幼瑶心头一跳,方抬起头,神色还有些发懵。

便被萧俞一把拉过去,藏在了身后。

不远处一只小画舫,竟是忽然摇晃起来,好似下一秒就要栽进水里。

“杀人啦杀人啦”

空气里飘来一阵血腥味,轻易便唤起人心深处的恐惧,四周船只顿时乱作一团,飞速远离了那只出事的小画舫。

伴随着惊恐的尖叫嘶吼,画舫里钻出一个五大三粗的粗布衣男人。

生得浓眉三角眼,国字脸,面色狰狞,手里提一把沾血的大刀,似是杀红了眼,逢人便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