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对不起,我是警察’(1 / 2)

加入书签

第222章  ‘对不起,我是警察’

        “……”

        开工即打出令片场全都称赞的名场面,徐某那出神入化的影帝级表演水准终于彻底暴露了。

        他这个人,天生就是为表演而生的。

        他,是……

        反正,李成及他团队里的老成员都忘了曾经片场徐某那些辣眼睛的示范性表演。

        不夸张的说,徐某必然是天才中的天才。

        好在,对于环绕着自己的吹吹捧捧,徐年从来不当回事。

        不是听多了他自己也信,而是他觉得这个世界没有好人。

        瞧瞧瞧瞧,一个二个嘴上说的动听,却连一声徐影帝都不叫。

        徐年好似伸手想要抓点什么,最后只是捂住鬓角。

        而且现在的技术手段安全性很有保障。

        当然,显而易见的是,接下来好几天都要围着天台转了。

        难度在于,这次李成他们希望能单场‘一镜到底’。

        所以,虽然徐年有意发扬‘徐门’,但真正的‘徐门’成员都不过是徐年版体验派方式。

        应当说,‘徐门’的方式能给有点基础但不多的选手一条速成入门表演路线。

        至于徐某……他从来不需要入戏出戏这些东西,前脚看完分镜头,后脚上场开演。

        对此,徐年背靠栏杆,很不以为然的讲说:“你少来,这话我听了九千多次了。”

        “也不用刚才那么出神入化的情绪传递了,只用增色。”

        这是天台经典对决的前情部分。

        不过,虽然场地最近都不换,但是还能拍点附属戏份……

        先是在楼道里对话。

        离换拍摄场地早着呢。

        跟唱歌一样,酝酿酝酿就随性发挥了。

        谁来了都能哼两句那种。

        稍晚些时候,徐年和陈笠亮再次出镜,接着刚才那段戏往下拍。

        徐年再次‘开门红’,片场也热热闹闹的开始准备下一幕戏。

        减轻了记忆负担。

        以及接下来这段戏较长,需要单场‘一镜到底’,抛开徐某不谈,陈笠亮需要多点时间酝酿。

        钟:“给我个机会。”

        对此,徐年无所谓的摆摆手:“嗐,只是把丑话说在前面。”

        尽管这场戏还有镜头没拍完,但眼下并不是接续拍摄。

        轻松入戏。

        刚才他是有点被装到了,不过眼下被装得更全面。

        他急了。

        很快,徐年入镜,随着‘嘭’的一声巨响,陈笠亮从上坠下,徐年下意识循声回头,继而愣住,慢慢走近,那种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情绪溢于言表。

        不过,也不能否认徐年现在不当回事,能一点不膨胀,与陆明凯这个鲜明例子关系密切。

        “我觉得不够表面洒脱,这阶段刘建明的视角会有将要脱离无间地狱的憧憬……”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徐年一路走来轻轻松松,单是徐年拎得清这点已经胜过无数圈内人了。

        李成没那么想法,但他跟庄辉一样,打心里认同徐年抓到的关键重点。

        根本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那种。

        反倒是李成没叼所谓,他还算了解徐年,知道徐老爷说的是真心话。

        “最好不要指望我的临场发挥,过分依赖灵机一动,很影响拍摄进展。”

        而是徐老爷确实只主打天然本色,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要进修。

        再加上《无间道》的天台戏份不少,倒是不要紧。

        尤其是镜头需要捕捉那种微妙的氛围和微妙的神态。

        “卡!”

        “这一场的下一镜头,还有我们认为双卧底的经典对决……”

        他们差点都以为真死人了。

        “……”

        徐年习以为常。

        身为老演员,这种戏份陈笠亮是不屑于使用替身的。

        毫无疑问,又是一次完美的表演。

        钟:“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反正他的方法就是记住,然后依葫芦画瓢。

        原因嘛,李成也清楚,徐老爷活得很简单,有事没事,直接开摆。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能比人和狗都大呢?

        以及现场收音。

        随着两人的交锋你来我往,现场近乎于落针可闻,差点都沉浸进去了。

        徐:“好,跟法官说,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

        但不算是南辕北辙的那种差距。

        人红是非多。

        不得不说,陈笠亮这个大满贯影帝是半点水分没有。

        …………

        即刻跟钟家辉商量着调整了入戏情绪……

        太踏马真实了。

        “我又不是神,也不想当第二个陆明凯。”

        接着就到了最经典的部分。

        这场戏对他来说简单的要命……因为没有台词。

        甚至李成这样的青年优秀导演都分不清楚徐年当时是不是被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出的反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