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第 100 章 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有人问,韩信能不死吗?”

  “我们来捋一捋,韩信妖孽般的军事能力和在军队的威望是他被忌惮的原因,但却不是他必死的原因。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刘邦他老了,快死了。”

  “刘邦其实搞了韩信几次,从齐王变成楚王,被夺军权,被逮回去,从楚王变成淮[yin]侯。

  刘邦是一步步的削弱韩信,其中的忌惮已经显露无疑,韩信难道看不出来吗?他也忐忑不安过,但是他却几乎没有什么动作,仿佛等待刘邦做出最后的决定。”

  “刘邦呢?他抓了韩信,却在韩信没有抵抗之力的时候也没有杀他,只是削王爵,降为淮[yin]侯,把人放在京城,放在眼皮子底下而已。

  而韩信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他始终没有反。

  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韩信是忠于刘邦的。”

  “在韩信这一生中,有很多人都试图想劝他反了刘邦。

  在他还是齐王的时候,有人劝他三分天下。

  韩信说:“汉王把他坐的车子给我坐,他穿的衣裳给我穿,他吃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乘坐他人的车子,就要承载他人的祸患,穿着他人的衣裳,就要怀揣他人的忧患,吃了他人的食物,就要为他人的事业效死,我怎能见利背义呢!

  于是没有反。”

  在他是楚王的时候,有人对刘邦说韩信要谋反,于是刘邦去了韩信的封地。

  这时候韩信已经知道这件事,他想发兵反叛,又自认为无罪过;想谒见,又怕被擒获。

  最后他带着项羽旧部钟离眜的首级去见刘邦,试图表明自己的忠诚。

  是滴,他依然没有干什么。

  这一次,他依然还是没有反,假如他多防备刘邦一点,刘邦也不可能用轻而易举的抓了他带回去。

  可是他什么都没有做,然后刘邦反手将他擒获带回去,降为淮[yin]侯。”

  “刘邦当然知道韩信没有反,不然就不是趁机削王降为侯爵,而是杀了韩信。

  是的,这个时候刘邦也依然没有选择杀了被他逮住的韩信。”

  “只怕刘邦自己都在犹豫,在纠结。

  杀还是不杀?这是刘邦遇见的前所未有的难题,换做其他诸侯王早就不知道怎么死了。”

  “韩信变成淮[yin]侯,当然是有怨恨的,换了谁莫名其妙,没有罪就被这么对待都要怨恨。

  诚然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是难道他没有回以十倍百倍的利益吗?

  说刘汉天下是全靠韩信打下来这有点夸张,但是韩信居功至伟,打了半个天下是没问题的。

  他韩信何曾对不起刘邦呢?

  所以第三次,他终于有了反叛之心。

  巧合的是这一次,刘邦也终于动了杀心。”

  “韩信之所以想反,是因为他遭遇不公的对待。

  那时候可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

  秦以前,各国不得志的人才就会跑到其他国家去。

  孟子有一句说的很好: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韩信显然就是这样的道理,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反了你。”

  “那么从公元前202年将韩信削为楚王开始,到公元前197,这五年时间都没有杀了韩信的刘邦怎么突然就想杀了韩信了呢?”

  李一默了默,她长长一叹,“因为刘邦要死了啊。”

  “韩信死于公元前197年,而刘邦则死于公元前195年,中间只差了两年的时间。

  刘邦起事的时候已经将近知天命的年纪,后来争夺天下,天下统一之后又要讨伐诸侯王,又打匈奴......一个老人,哪怕是放在现在,也不是这么折腾的。

  而刘邦还硬生生在这样的军旅生活又活了十几年,已经到了快到极限了吧?

  身体是刘邦的,没有人比刘邦更清楚自己的身体到底是什么状况了。

  尽管历史上刘邦是受伤重不起才死的,可即便没有这么个受伤,他又能活多久?”

  “刘邦也许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是一个快六十岁的人还能再活几年?现在不杀,也许什么时候就闭上眼睛就再也睁不开了。

  他敢赌吗?不敢。

  于是他这一次真的动了杀意。”

  “历史上真正杀了韩信的不是刘邦,是吕后和萧何。

  萧何将韩信骗入宫中,吕后杀了他。

  但一个皇后一个丞相,如果没有皇帝的允许,谁敢这么做呢?

  那不就变成后宫和前朝勾结吗?这都足以架空皇帝了!

  哪一个皇帝能容忍这样的事情,更何况还是杀一个有功的侯爷,有走司法体系了吗?罪名是什么?有审问过吗?通通没有。

  但凡刘邦有心,都可以借此对吕雉萧何发难了。

  可是刘邦回来后有对吕雉和萧何做了什么吗?

  没有。

  他只是且喜且怜之。

  他高兴,他为后继者铲除一个威胁,但是他又怜悯韩信,最后只是问韩信死前还有什么遗言。”】

  韩信从听到刘邦一直没有杀他,直到刘邦要死了,才呆呆的一动不动。

  他知道我是无辜的,他一直没有杀我和他明明知道我是无辜的,最后还是杀了我这两种复杂的心情在反复拉扯他。

  哪怕军权被削,被降为侯爵,我还是不能让你放心吗?

  韩信倔强的看着刘邦,刘邦不闪不避,也能凝视着他。

  这对“相爱相杀”的君臣,久久不语。

  【“当时的大汉内部依然是不稳定,而自己已经年老力衰,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太子看起来就不是个刚强能压得住权臣的人,皇后虽然厉害,但是毕竟只是皇后,不是皇帝。

  而韩信,他正直壮年。

  如果他死了,谁还能让韩信这样甘心俯首称臣呢?

  刘邦不知道。”

  “但这时候韩信是忠心还是不忠,刘邦大抵已经不在乎了。

  一个人是不是忠心的,那得等到他死了,一生盖棺定论才足以评价他。

  谁敢说曹[cao]前半生不是忠于汉室呢?可是人心易变,太子看起来也担不起事。

  刘邦敢拿江山社稷去赌?”

  “大家都知道大汉建立后刘邦几次想废太子,但他其他的儿子还小,而长年的太子恰好有一个好妈。

  而吕后则[jiao]出一份完美的答案。

  她非常果断的杀了韩信。

  太子是不行,但是太子他妈可太行了。

  哪怕未来是吕后掌权,但是吕后就这么一个儿子,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太子好好的。

  吕后为太子[jiao]了这份答案的卷子——刘邦死后,国家怎么办?

  当然是该拉拢的拉拢,拉拢不成的就杀了啊!”】

  张良摸了摸下巴,在这样僵硬的气氛中突然开[kou]道:“天幕的功法不知道是不是有用,要是真的能修仙。”对修仙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了,历史上他也是归隐修仙去了。

  刘邦突然眼睛一亮,修仙啊,他一直对这玩意不感冒,但是如果是真的,害,谁会拒绝好东西呢?

  如果他能修炼,活得更久,那韩信……也当然可以继续不死啊。

  韩信还是很别扭,指不定他要是真的修炼了还更忌惮自己呢哼哼。

  【“讲完韩信这个典型,我们继续说刘邦,所以说他真的不算刻薄寡恩,对臣子还是不错的。

  韩信是最后出于对社稷稳定的考量所以才杀的,而其他人里面,诸侯王本就是合伙人而已,不算臣子,并且不少人居心裹测,杀他们本就是统一战中延续的一个环节。

  不杀,那么历史又会回到[chun]秋战国分裂时期,杀了才是正确的选择。

  谁让诸侯王想要分天下呢?”

  “假如他们愿意削王,那么刘邦还真未必会杀他们。”

  “可他们想当[chun]秋战国时期那样的诸侯王,与皇帝共分天下,不想做汉朝的臣子,那么他们不死谁死呢?”

  “虽然很残酷,但是他们的死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诸侯王们:这是人话?

  【“唯一遗憾的就是韩信了,其实在韩信成为淮[yin]侯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想反的,如果这个时候刘邦能采取一些措施,哄哄他,让他做点什么事情,不要在家里胡思乱想,指不定韩信就被转移注意力。

  毕竟公认的韩信是很好哄的。”李一笑眯眯道。】

  韩信顿时脸[se]涨红,什么好哄?胡说八道!

  刘邦想了想,其实吧,也确实好哄。

  【“看看秦始皇,原先不用王翦,后面打了败将,立刻放下身段,撒娇大法走起,王翦哪里能顶得住,几十万大军在手,在外三年,都自己耕地产粮了,自给自足了,还不是没有造反。

  所以说当皇帝,就是要拿得起放得下。

  刘邦原先对韩信好点,韩信不是任劳任怨,死活不反。

  怎么当了皇帝之后就不知道哄哄人家了呢?”】

  比韩信还要先跳脚的是始皇帝陛下,他难得有点郁闷道:“没有撒娇!”就是认个错,那确实是选错了对吧。

  王翦笑眯眯的点头,对对,陛下没有撒娇。

  其他人都有点酸溜溜的:他们也想……

  始皇眼风一扫,所有人都安静如[ji]。

  【“所以说,历史上刘邦唯一真正对不住的,其实只有韩信,没有滥杀功臣啦,这点还是给他澄清一下。”李一道。】

  刘邦既想点头,又觉得不对,韩信那小子还盯着他呢。

  诸侯王也深深纠结了,天幕说天下应该一统,杀他们是对的,后世现在把他们定位为反派角[se],这合理吗?

  好吧,不管合不合理,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了,不要王位封地,乖乖当个富贵闲人,至于前途,不知道。

  但是暴力不配合,嗯,结局已经在哪里了。

  这怎么选啊……他们下意识看向韩信,您老人家怎么说,要是您反我们咬咬牙跟啊。

  不止刘邦对韩信的军事能力数年如一[ri]的忌惮,其他人也是又佩服又恐惧。

  做敌人,那简直让人没盼头了;做盟友,那顿时笑歪嘴,可以冲一[b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