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谋定 太子妃定了(1 / 2)

加入书签

或许是因为生过一次,二胎的突然降临让程婉蕴没有惊慌太久,虽然想起当初生娃的痛多少有些心颤肝抖,但她还没荒唐到想打胎流产之类的。

额林珠已经九个多月,她身子早已恢复如初可以随意打架,这隔三差五就跟太子爷打架一次,不中都很难啊

唉,可太子爷过来,又不能把太子爷往外头推,那不成大傻子了么何况,皮肉可口,咳,她也甚是沉迷

她隐隐有些心理准备,因此镇定地否了高兴过头的青杏、碧桃去请太医的决定。

“日子还短,太医不一定能把得出来,”程婉蕴让她们俩在外一切如常,“什么都等太子爷回来再说”

程婉蕴不知为何,一直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萦绕心头。

有关遴选太子妃的传言、婉荷留在宫中等候复选以及毓庆宫里有关李侧福晋的一些小事,组合起来都让她有种风雨欲来的担忧。

凌嬷嬷出宫后,宫里各处的总管都换了一批,唐格格领了新差事,专门打理新建好的院子,近来忙得很起劲,最近都只能抽空过来说八卦了。程婉蕴这里也还好,一切如旧,没受什么影响,但李侧福晋那头却开始屡屡碰壁。

三宝昨个照例来玩,就无意间提及,李氏跟膳房额外要的什么点心,迟了有半个时辰才送,但也不能说怠慢,因为昨个太子爷有客,膳房掌勺太监都紧着前头,不得空也正常。

还有一回,唐格格来说的小八卦,说是李侧福晋前阵子让人送去浣衣局缝补浆洗的氅衣袖口开了线,但现在内务府总管大臣又不是毓庆宫的人,浣衣局说来时便是这样的,送衣的小宫女百口莫辩,为这点小事大吵大闹只会丢自己的脸,李氏只好吞了这口气。

另外,太子爷去送三公主出嫁不在家的那几天,期间下过一次雨,李氏身边的亲信太监办差雨天脚滑摔了一跤,耻骨摔裂了,在床上躺到现在都还起不来身。

内务府很快重新拨了个太监过来伺候,但李氏却闲放着,也不用。

还有小阿哥咳嗽不好,李氏被太子爷很严厉地训斥了。

总之,李侧福晋最近犯太岁,事事不顺。

程婉蕴在宫里呆久了,也学会从这些看似不相干的蛛丝马迹里发现“华点”了。

借着凌嬷嬷出宫新旧“领导”交接的时机,毓庆宫的各房总管全被清洗了一遍,但后院女眷是李氏代管,这动作总觉着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然后李氏身边得力、亲近的人也发生意外被撤换。

就针对性挺明显的。

李氏在毓庆宫不说根深蒂固,但也经营了那么多年,何况程婉蕴一直觉得李氏是很有手腕的人,但这次她吃了那么多亏却一声不吭,是在酝酿大招,还是她知道是谁对她不满而不敢反抗

就让人细思极恐啊

她好想变回当年那个刚进宫傻呵呵的自己,有时候看得太清楚,反而徒增烦恼。程婉蕴抚着肚子暗暗叹了口气,虽然距离上次生产才八个多月,但她竟然有些庆幸自己这二宝怀得正是时候,到时若真有什么大事发生,她就可以捧着肚子关门养胎。

不得不说,程婉蕴身上是有点玄学在的。

她直觉特别准。

乌云翻卷,闷了好几日的天终于又要降下大雨。

豆大的雨滴落到胤礽肩头时,他正好在乾清宫门前下轿,一眼便瞥见殿前檐廊下,梁九功亲自在门口等他,胤礽不由微微蹙眉,连忙加快脚步。

“太子爷。”梁九功躬身走上前来,眉目慈和,“皇上在西暖阁等您。”

那里是康熙读书写字的书房,看来这么急叫他过来不是国事。

他点了点头,进了大殿沿着西面回廊走去,梁九功陪侍在身侧,忽然用极低的声音说了一句“八月十五那日,看完汉军正白旗,万岁爷翻看了许久秀女花名册。”

胤礽脚步一顿,心下千回百转,面上却没漏出来半分,只是略一颔首示意知道了。

梁九功之后再未发一言。

胤礽怀着一个难以置信的揣测进了西暖阁。

西暖阁里摆着当初胤礽特意学着阿婉库房打的大书架,康熙正坐在那巨大的书架前,一手拿着卷饼吃,一手在看书,听见他的脚步声才抬起头来,指了指下首的椅子,笑道“保成来了,坐,用膳了么”

胤礽打了千坐下,羞赧道“回皇阿玛,还没呢。”

“梁九功,让膳房再进一盘卷饼。”康熙心情不错,还打趣他,“你的那个格格程氏,没别的好处,倒是在填饱五脏庙上头有些天分。”

“她心思单纯,听说儿子不爱吃东西,便想着法子调理儿子的毛病,”胤礽含笑道,“正好她这样的身份,本本分分的才好。”

“嗯,你说的是。”膳房进上刚烙好的卷饼,康熙将盘子挪到他眼前,温和道,“先吃吧,朕用了两个已经饱了。”

胤礽便也吃了两个,但因为提着心,他全是囫囵吞下,根本没吃出味儿来。

等他吃饱漱完口,康熙才状似无意地将一本花名册递给他“今早荣妃、宜妃相邀过来催朕,让朕抽个空把老三、老五的婚事定了,朕瞧过了,都是名门闺秀,连同老四的福晋一块儿,预备过两日就下旨指婚。”

胤礽接过那名册,翻看了里头被圈起来的几个人名与出身,与传言分毫不差,看来这些消息都是康熙有意漏出去的。

“既然你几个弟弟婚事都定了,没有做兄长还没着落的道理。”康熙取过帕子擦了擦手,慢慢地说,“朕前几年就有了属意的几家闺秀,只是你的福晋与其他兄弟的不同,以后是要母仪天下的,她的德言容功都要按照皇后的标准来选,要十二分的贤淑恭孝才行,朕派人仔细打听了几年,最后挑来挑去,能瞧上的就也就只有一个”

康熙又从书桌上翻出另一本花名册,封皮上赫然写着“汉军正白旗”。

“皇阿玛选的,自然是好的。”胤礽笑着强装镇定,但伸手接过那花名册的一霎,指尖还是不由颤抖了一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子都听皇阿玛的。”

康熙却摆摆手“你先瞧瞧。”

胤礽掀开了册子里折了角的那一页,一个被御笔朱砂圈中的名字映入眼帘“石箬姄,汉军正白旗人,都统、三等伯石文柄之女,年十五。”

这悬在头顶的闸刀终于落下,胤礽反而冷静了。

“她的曾祖父可是石廷柱”胤礽抬起头来,眼眸一瞬不瞬地望着康熙,似乎想从他已生有些许皱纹的面容上窥见曾经的慈爱,但他只看到了几分考量与试探。

心又坠了下去。

“石家有从龙之功,出身这样的人家,”胤礽心底如破了洞的风口,源源不断的悲凉涌了出来,他却只能将所有情绪都强压下去,依然笑道,“果然毓质名门。”

胤礽掩饰得很好,康熙听闻果然颇为欣慰“还是保成知朕。”

“石氏虽在汉军旗,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满洲大姓出身,她阿玛虽官位不高,但在杭州、福州任官时,官声极好,这石氏自小跟着石文柄辗转多地为官,蕙质兰心的名声广播,朕也特地着人去杭州、福州打听,都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极为孝顺父母。”康熙指着那石箬姄的名字侃侃而谈,“你恐怕不知道,她母亲是代善曾孙女,祖父又是和硕额驸,一家子与宗室很有渊源,你可明白朕的苦心了你娶了这个汉军旗的满人、皇室宗亲之后,自然方方面面都有所助益。”

胤礽仔仔细细听了,十分高兴“这样的人家,又是这样的才名性情,亏得皇阿玛能寻得着,儿子能得如此贤妻,全赖皇阿玛拳拳爱护之心,儿子很知足,多谢皇阿玛”

康熙见太子十分欢喜,便也松了口气,这婚姻大事他可以不告诉保成就下旨,但石氏出身汉军旗这件事不解释清楚,容易招人闲话,他也不愿保成心里误会,因此康熙才有此番召见与谆谆之语。

他是真的觉得石氏不错,也很得意自己能寻到这样好的儿媳妇。

石家与满人汉人宗室都有牵扯,可谓是面面俱到的妻族势力了,用得好,未来一定能给太子带来助力。更重要的是,石文柄的父亲石华善已死,石家在朝堂上再没什么高官了,甚至留在京城里的族人都少得够呛,选这样出身的太子妃,既不会打破现有朝局的平衡,也不会让满蒙八旗有厚此薄彼之感。

康熙遴选太子妃,自然比选其他皇子福晋要考虑更多。真要选了满洲勋贵里的某个重臣之女,岂不是又要生出个索额图可他却没有第二个明珠

石家祖上虽然荣耀,但如今的确有些没落单薄,这也没什么大碍,等以后太子有朝一日登临大宝,再加恩扶持妻族就是了。

当初佟佳氏在先帝一朝不也默默无闻佟国纲、佟国维都是他一手扶持提拔上来的。

康熙又想了一遍,觉得算无遗策。

这太子妃甚好

“朕跟荣妃商量过了,你是兄长又是储君,你的好日子当然得选在他前头,老三就明年年底再完婚,”康熙继续絮絮叨叨,“正好让他和老大一起出宫建府,挨着一块儿把宅子建了,省得劳烦两次。”

胤礽笑容不变“都听皇阿玛的。”

康熙对今日夜谈十分满意,本来以为保成骨子里有几分骄傲,他说服他得花些功夫,谁知谈得这样顺利他却了心事,便有心情继续挑灯夜战一箩筐奏折了,见宫门都还未下钥,干脆让胤礽回毓庆宫休息去,不留他住下了。

胤礽行了礼,拒绝了梁九功相送,带着何保忠独自穿过长廊、走出乾清宫,直到上了肩舆,他脸上凝固的笑容才随着夜风消散。

他转过头,视线越过一重一重的宫墙,犹如山海连绵,最终还是望不到尽头。

他这个太子,终究要变成满宫的笑柄了。

但胤礽回了淳本殿时,激荡不已的心情已经平复了。

他经历过梦境之事以后,颇有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在了。

想起康熙先后给自己看的两本花名册,胤礽苦笑。

太子妃的出身也就略比老五的福晋好些了。

康熙说了那么多,却没有提及,石廷柱是开国功臣不假,但他也是前明降将。

石家氏族为苏完瓜尔佳氏,为何却被分到汉军旗如今又为汉姓,根子便在这里。石家先祖世居苏完,祖上便任明朝建州左都尉指挥佥事,迁居辽东后,改了汉姓。

石廷柱及兄长都是前明武官,甚至石廷柱早年降了大清之后,还因未追击从间道逃走的前明士兵而被皇太极降罪、降爵;后来清军攻打松山时,面对昔日前明袍泽,石廷柱攻打仍不尽力,又被皇太极罢任、罚锾。

这是皇阿玛口中石氏祖上的“功绩”。

可有这样事迹的人,又怎么会被满洲八旗勋贵接受且从自先帝起,石家便没有女儿入宫为妃、在朝中六部也无人任要职便可见一斑那石家在汉人这头又能讨得好了么汉臣里头比石家更有名望的人多了去了,李光地、陈廷敬、周培公,何必选石家满不满汉不汉的家族只怕汉人宁愿选明珠也不会选石家。

至于宗室亲缘,石箬姄的祖父石华善是多铎这个“荒唐王爷”的额驸,当年多铎可是和阿济格一起跪劝睿亲王多尔衮继承大位,太皇太后和先帝都恨他入骨

她母亲虽说是代善的曾孙女,却连个封号、诰命都没有,京城里随手抓一大把都是多罗格格,别说这样的闲散宗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