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练兵(1 / 2)

加入书签

第129章  练兵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舟山营的战兵们排成两列纵队,一边唱着军歌,一边踩着鼓点,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从校场回营房。

        以冯一刀为首的镇抚队每人提着一根短棍,就在行军队列的旁边盯着,只要看到有哪个战兵走乱了,上去就是一通棍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各小队的战兵们已经很少出现明显的行列不齐或步伐错乱的情况。

        不过镇抚队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就算是走得再好,也总能让他们挑出相对较差的。

        尤其是蝰蛇,不打上几棍子就浑身不自在。

        但即使是这样,每天这个时候仍然是舟山营的战兵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一天的操练到此就全部结束了,接下来是晚饭时间。

        舟山营战兵每天的日程是这样安排的:

        目前,营房里的家具还没有齐全,林海要求等置办齐全之后,再一起送进来。

        今晚的荤菜是小黄鱼,这是舟山营的食谱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荤菜。

        吃饭的时候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从旗鼓队吹喇叭二荡开始,各小队的战兵就可以暂时放下对镇抚队的恐惧,可以边吃边说笑。

        “三个月。”林海伸出三根手指道,“三个月之后,我要看到可以上战场的舟山营。”

        毕竟,戚继光在去义乌招兵之前,已经练了两年的绍兴兵了,他是有一批成熟的军官队伍的。只是因为这些绍兴兵都是城市油滑之人,他才要去义乌另募新兵。

        ……

        其实戚继光在晚年修订《纪效新书》时,也曾特别强调为将一定要勤,但却从未把这一点置于头等重要的地位。

        ……

        “若是军情紧急,随时都可以。”吴国毅说着又道,“若是没有紧急军务,最好操练半年后再上战场。”

        不过就算是到时警备部队先上,林海也要让舟山营拿周边水匪先练手了,这边的水匪好歹没有那么多火器。

        毕竟这年代淋雨是很可能会死人的,所以古代一般雨天都打不了仗,除非是奇袭等特殊情况。

        之所以要做到这个地步,就是要给手下的军官们打个样,主将若是不能以身作则,就不用指望下面的军官能做到多好了。

        如果光是曾剃头这么说,林海也不敢在吴国毅面前装逼,后世还有一位著名军事家也是极为重视这个勤字。

        当年戚继光初到蓟镇时曾让三千浙兵在雨中静立一整天,这一手玩出来,直接就把当时蓟镇的北兵给震慑得服服帖帖。

        “属下也赞同何百总之言。”吴国毅说着又问,“林大人有何高见?”

        在戚家军下发到各队的诸多手册中,每一本都是需要背诵的,在考核诵记时凡是有一条不会背的,就要打一棍。

        这就连当年的戚家军都是做不到的,戚家军是隔天操练,而一般的镇戍制营兵能做到三天练一次就算不错了,大多数只能做到五天一练。至于卫所的旗军,那是已经很多年不知道什么叫操练的存在了。

        不过如今辽东粮荒,估计已经不可能做到这点了,舟山营很可能是眼下唯一一支每日都要操练的军队。

        当然,米饭是要从月粮中扣除的,素菜也从盐菜钱中扣除,荤菜的成本则是由舟山营承担。

        除此之外就是诵记《紧要操敌号令简明条款》,上午和下午各半个时辰。

        而且义乌的那些矿工们是由陈大成这些包工头们组织起来为矿主服务的,还曾有组织地进行过大规模械斗。伍山的这些采石工却是由矿主直接招募的,从来没有杀过人见过血。

        吃完晚饭后,他还要时不时去各级军官和各伍战兵的房间中走动走动,解衣推食,嘘寒问暖。

        在《怎样当好一名师长》这篇文章中,该著名军事家总结的第一条就是要勤快,而不能“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脚洗脸,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这样的人再有本事也当不好军事指挥员。

        今日天气晴好,五百名战兵回到营房后,全部在外头的空地上吃饭。

        “请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将舟山营操练好。”吴国毅等人纷纷点头允诺。

        因为过完年后,他就打算开始从舟山的渔民中招募警备部队了。

        “是金鼓旗号。”周一发率先抢答,旋即又改口道,“不对,应该是恩威并施,而且要威重于恩。”

        实际上林海方才说的那话,乃是后世曾剃头所言,原文是“练勇之道,必须营官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伏卵,如炉炼丹,未宜须臾稍离。”

        随着林海一声令下,旗鼓队吹喇叭一荡,五百名战兵齐声朗诵:

        “凡你们的耳,只听金鼓之声,眼只看旗帜,夜看高招双灯……”

        这样的活动量,如果不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时间一长根本就撑不住。

        这天没有安排训练任务,柳麻子也首次在军中说了两场书,上午的听众是第一局,下午的听众是第二局,辅兵们也分为两批在后排观看。

        林海又是一声令下,旗鼓队吹喇叭二荡,五百名战兵齐刷刷坐下,开始吃饭。

        林海笑着对他点点头,接着又对吴国毅、何瑛道:“我方才问的这个问题,也不见得就有什么标准答案,你们俩不妨各自说说自己的看法。”

        林海对吴国毅的回答很满意,练兵是永无止境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一支军队永远不可能在准备万全之后才投入战场。当战事来了的时候,即使是刚招募的新兵,该上也得上。

        “你们说,这练兵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说完操练内容调整后,林海紧接着又问道。

        但在这些手册中,唯有紧要操敌号令这本是可以抵军棍的,若是士兵犯有小错该责打,这二十二条能背全一条就可以免一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