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南下助战(1 / 2)

加入书签

第138章  南下助战

        天启六年三月初一,夜。

        林海从基隆返回淡水,在关渡城中紧急召见了郑廷球、伦第一、冯一刀等人,铁之王武朗也被他从龙床的被窝里薅了起来,到他林某人这里聆听指示。

        “诸位,舟山的许夫子传信过来,说是魍港的郑贼本月底就会集结全部兵力,大肆劫掠漳泉沿海。同时,海防洪道尊还给我下了一封手令,让我率兵南下助战……”

        除武朗之外,林海召见的这几人要么是核心高层,要么是贴身心腹,大概都知道他和李国助、许心素的关系,也都听林海说过郑芝龙的情况。

        “这厮还真敢上岸劫掠?”郑廷球闻言有些惊诧。

        其实除了林海之外,包括许心素、洪承畴等人都是不大相信郑芝龙会主动进攻闽浙沿海的。毕竟自从吴平、曾一本、林道乾、林凤等海上巨寇要么被朝廷扫平、要么远遁海外之后,已经很少有拥众数千的海上豪杰敢于大肆上岸劫掠了。

        像珠江口的谢天佑那都是属于穷疯了的,而且此人算上依附于他的小团伙,总兵力也不超过两千人,其实算不得什么大海盗,结果还是过把瘾就死,被广东官员请出濠镜的番鬼给团灭了。

        最后一个敢于大肆上岸劫掠的大海盗是疍贼梁本豪,此人是曾一本旧部,万历十年被时任两广总督陈瑞亲自部署生擒,如今坟头草都换了好几茬了。

        那一战,明军俘斩一千六百余人,抚降两千多人,沉船数百艘,堪称是嘉靖大倭寇之后东南沿海规模最大的海战了,年方弱冠的万历皇帝还曾为此亲自去太庙告捷。

        “当然,我早就说过他一定会打福建。东南水师早就不复当年了,可笑这么多年来,海上群豪竟无一人敢捋朝廷虎须,这姓郑的当真是有些见识……”

        “有道理。”林海闻言眼前一亮,吴国毅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一下子让他豁然开朗。

        舟山营在此之前必须要见见血,最好还要让郑芝龙吃点亏,让他知晓厉害。

        林海清楚地记得,郑芝龙直到天启七年底才攻破了厦门城,并在那一战中斩杀了许心素。

        特别是不久前警备司和雷朗人打的那一仗,让林海颇有点心虚,一时又有些不敢把舟山营押上去。

        东番,魍港。

        “福建水师的情况你可能不太清楚,比起浙江差远了。我可以这么说,如果舟山营不上的话,福建水师八成是要败在郑芝龙手下。”其实关于这点,林海是百分百肯定的,但他不想把话说得那么满,以免部下对他形成迷信。

        林海所说的主要是指西班牙人,他清楚地记得西班牙舰队登陆基隆的时间应该是在五月,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特意交代了一句。

        林海对何瑛点点头,接着问唯一有实战经验的吴国毅:“你怎么看?”

        至于如何应付许心素和洪承畴,那在回去的路上再慢慢想也不迟。反正林海就认定一点,舟山营是否要出战,只能由他这个营将和手下军官们商议决定,其他人老子都不鸟他。

        周一发率先答道:“林大人,我觉得舟山营已经可以上战场了。对手不过是区区海寇,就算有几千人又如何,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何况还有福建官兵在,总兵力还是我们占优。”

        林海没有回中中所的千户衙署,直接来到舟山营的营房,叫过吴国毅、何瑛、周一发三人紧急开会。

        关于对这两个村社的政策,林海之前就跟武朗和伦第一说过,这时又重申了一遍。

        林海觉得基隆就挺好的,这里通往内陆的地方全是山,又有外来的海商供给粮食,早期的西班牙人在此忙着修堡垒。

        最后,林海对武朗和伦第一道:“这段时间,你们一方面要抓紧收服雷朗人的村社,另一方面要抓紧向基隆河上游进军,四月底之前要把铁之王的领土扩张到基隆港附近,应该没有问题吧?”

        林海道:“所以你的意见是,我们去福建跟他们干一仗?”

        出身在这样的家庭里,年少时的郑芝龙也曾进过学,只是那时候的他不爱读书,唯好拳棒。

        交代完淡水之事后,林海在第二天一早启程返回舟山,经过七八天的戗风航行后抵达了岑港。

        “就这么办,干他娘的!”林海一拍大腿,起身道,“国毅,一发,你俩准备一下,三日之后便随我一起率领第一局战兵南下。何百总,你就留守舟山,第二局战兵不动,辅兵暂时也归你统领。”

        郑廷球点头允诺,林海接着又问冯一刀:“警备司的人是否已经补齐?如果还没有,那要尽快补齐,恢复训练。”

        吴国毅道:“属下觉得可以先去福建,郑贼所部既是海寇,要攻下中左所城几无可能。舟山营是客兵,又无浙江官员的调兵文移,去了之后完全可以不听福建方面的调遣,到时我们先协助守城,如有合适机会,再出城和郑贼碰一碰。”

        其实他也知道,如果纯从军事角度考虑,那何瑛的意见才算是最为稳妥的,吴国毅多少是有点报仇心切,想尽快把舟山营练出个样子来,然后扩充编制,早日北上击奴。

        ~~~

        同一天晚上。

        早期凭借历史知识去忽悠其他人可以,但对陆军将领却绝对要慎重,这是他将来用于争霸天下的主要依靠——在人口稠密的亚洲,海军只能提升上限,陆军才是根本重器。

        那时的郑芝龙已经和福建、广东明军打了近两年,期间还曾经历过一次失败的招安,相比第一次上岸劫掠,在陆战方面应该是有长足进步的。

        这支绍兴兵虽然是由城市油滑之人为主,但在戚大帅的手上也已经打了不少胜仗,一方面为后来的义乌兵提供了不少优秀军官,另一方面戚大帅本人的威名已经打出来了,大部分的倭寇听到他的名字就望风而逃。

        毕竟厦门城里可是驻扎有泉南游击和浯铜游兵把总,再怎么废柴,也不至于被一伙从来没打过陆战的海寇给攻破了吧。

        这时,他的族兄郑芝鹏从外面进来了,递给郑芝龙一封信道:“一官,这是黄大掌柜刚刚差人送来的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