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孰真孰假?(1 / 2)

加入书签

第54章  孰真孰假?

        道衍的眼底闪过一丝眼看着鱼儿咬钩的戏谑,但他却摇了摇头,“此人的身份贫僧不能说,否则会给贫僧和燕王招来大祸,但是殿下要清楚一点,此人回归之日,便是天下大定之时,介时你我都要做那俯首之流。”

        朱允炆的眉毛立时竖了起来!眼中凶光乍现!

        “大师既然有意知会于本宫,又何必遮遮掩掩?你来找我,想必也是不希望看到那人能回来,何不与本宫合作,除掉大患?之后,本宫再与燕王一分高下。”

        道衍故作叹了口气,“那人来头太大,贫僧身份低微,不敢染指,且燕王曾警告过贫僧,不可对那人不利,今日贫僧来将这消息通告于殿下,已经是行走在刀尖之上,还望殿下见谅。”

        “不过……虽然贫僧不好出手,但以殿下如此尊贵的身份,想来是无虞的,殿下……可见机行事,今日贫僧言尽于此,之后要做如何打算,还要看殿下……”

        这番话说完,道衍深深一揖首,念了句“阿弥陀佛,”便拨着念珠,转身离开。

        朱允炆忽然张口叫住了道衍,“大师,可否再给本宫一些提示?”

        “终一日,十年如梦惊觉醒,原来沧海已桑田……”

        道衍没有回头,只是念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诗之后,继续抬脚离开。

        朱允炆没有再出声了,他知道这或许已经是道衍的底线,但……

        但……这可能吗?

        他可是死了十年之久了。

        这种事,太荒诞了,不是吗?

        朱允炆心不在焉得顺着点了点头,而后又问道:

        “母亲,你知道十年如梦惊觉醒,原来沧海已桑田是什么意思吗?”

        吕氏曾经叮嘱过,无论是什么情况,都不能影响朱允炆每日去给朱元璋奉茶敬安,这样最能将他的孝心体现出来,朱允炆也牢记吕氏的教诲,每日去给朱元璋奉茶请安,风雨无阻。

        吕氏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极其的惊恐,让朱允炆都不自觉的感到心底一阵阵发凉,说话都结巴起来。

        时至酉时,吕氏来了,她吩咐下人去准备膳食。

        “母亲,你说,道衍口中的那人究竟会是谁?”

        吕氏感到有些好笑,翘起了嘴角,脸上稍显几分妩媚之色。

        自从太子朱标薨毙之后,吕氏和朱允炆母子都会在一起吃晚饭,从未间断。

        吕氏点了点头,“嗯,去了就好,不打扰伱皇爷爷是对的。”

        吕氏的眉头已经拧成了川字形,站起身子来回的走动着,拖动着华贵的金丝绣边大红色长裙,带起一股香袅之气。

        “炆儿你跟那么多先生大儒学习了那么多年,怎会不知道一句诗的含义?”

        顿时!吕氏一双秀目圆睁,仿佛见了鬼一样,后脑一股凉气直冒!

        她身体忽然一个趔趄,一屁股坐到了桌边得凳子上。

        “哦?”吕氏一双秀眉微微挑起,“这话是什么人跟你说的?”

        朱允炆将今日见到道衍,两人的对话原原本本的复述了一遍。

        “十年如梦惊觉醒,原来沧海已桑田。”

        想到这里,

        吕氏听完,脸上的表情一怔,她觉得自己的儿子说的有几分道理。

        只见吕氏大口喘息着,胸口剧烈的起伏。

        他一路想,一路走,回到寝宫之后,依旧不得其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