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曹英震惊,大明的弊端!(2 / 2)

加入书签

        “刘老板一路顺风,财源广进。”

        “父亲,孩儿有问题想要问伱。”曹英忽然说道。

        前面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制造局和开海局都处于火力全开的状态,着实有些累人。

        “这小子,还有这番本事,不能浪费啊……”朱元璋自语道。

        <div  class="contentadv">        随即,他又戴上了桌案上的那副老花镜,提起笔修书一封,当即派人送给自己的大孙子。

        就算曹玮对治理国家不是如何精通,但一定能从一些刁钻得角度,想出一些常人想不到的问题。

        “欲攘外,先安内,咱们一点一点来说,先说大明国内百姓。”

        这老朱头儿,又想剽窃自己的智慧,曹玮心中想到。

        但如果这艘商船出海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返回大明,甚至遭遇不测,观望的那些商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大受打击,不利于大明开海的进行。

        曹英点了点头,心中一抹自豪感涌现出来。

        没错,

        詹徽此人颇有能力,同时家境不凡,其父詹同曾任元朝吏部尚书,詹徽也算是从小耳濡目染精通此道,于洪武十五年考中秀才开启仕途,一路亨通无阻的做到了吏部尚书的职位,算是子承父业了。

        此时江面上的这艘战船,是为了商船保驾护航而存在的。

        曹玮还在继续说:

        “百姓们手中的财富无法积累,却要交税供养国家,

        听到这里,曹英的神情已经凝重起来。

        另一边。

        “商船成功出海,我们也能歇一口气了。”

        “我们来推演一下……”

        甚至朱元璋曾有意,在皇城脚下的坊市中挑一处大宅子送给曹玮作为赏赐。

        “大明很好!”曹玮说道。

        “英儿,怎么,今天发生什么事了?”曹玮问道。

        “但,他们从不纳税!”

        皇宫,

        曹玮离开制造局,回到家中,见到曹英之后,便感觉曹英看自己的眼神有些怪异。

        开海局开始造船至今,时日太短,能顺利造出附和标准的商船和战船已经是不容易。

        回想起之前曹英的怪异,曹玮反应过来,一定是朱元璋跟曹英说了些什么。

        开海局至今共计造战船百艘,商船十艘,造成之后,战船便沿着水路送往杭州。

        曹玮站在严震直身旁,抱着手看着两艘船缓缓离开。

        “可许多事情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时间推移也会发生变化。”

        “父亲觉得,大明比之于前朝历代如何?”

        但曹英不愿意说,曹玮也不会追问,毕竟儿子长大了。

        一阵风吹过,他看到身边的人严震直紧了紧衣服领口。

        曹玮和严震直也开始往回走。

        这也是一个大工程,毕竟此时信息不发达,光是将各地商帮的所有信息登记在册都是一件麻烦事。

        “随着时间越来越久,藩王和官们手中的土地一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军户就会无田可耕。”

        富商将海图接过,对着严震直连声道谢。

        当然,大规模的宝船也在加紧建造中,只是难度较大,进程比较缓慢。

        朱元璋取下鼻梁上架着的老花镜,靠在椅背上休息片刻,随后他开始思索另外一件事。

        曹英不清楚曹玮的政治能力,自然不明白朱元璋让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只是想来朱元璋绝对不会坑害他,便决定按照朱元璋所说行事。

        要想将这些商会完全合并到一处管理不现实,毕竟有些地理位置等诸多差异。

        “没,没有,”曹英摇头。

        规范商会一事听起来简单,但民间商会不止一个,要将他们通通整合起来就颇为麻烦,朱元璋和詹徽已经商议了许久时日,最终敲定方案。

        “这在此时来看没有问题,天下还有许多荒芜之地,继续推行军户制度不难。”

        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自上而下得成立一个总商会,凌驾于各地商帮。

        两人共事的时间越来越长,说话就越来越没那么多顾忌,严震直已经习惯了曹玮嘴上不着调,丝毫不以为意。

        “父亲,这是为何?”

        虽然曹玮提出的,朝廷出手整改各地商会的想法还有很多不完善,需要他跟詹徽再细细琢磨,但曹玮的这个思路确实正确无比!

        除此之外,朱棣也如愿被朱元璋授予大明海军总督一职,现已前往杭州操练海军。

        曹玮一愣,奇怪曹英今天为何会突然问起这种问题。

        朱元璋正跟吏部尚书詹徽商议规范民间商会一事。

        詹徽恭敬一躬身,“微臣遵旨!”随后缓步退出御书房。

        这艘战船的任务就是给商船保驾护航。

        朱元璋想要培养曹英,石此时时机未到,起码要等曹英回到皇宫之后才能开始教导。

        刘姓富商乐呵呵的扭头,顺着船梯登上了甲板。

        只过了一刻钟时间,朱元璋的这封信就被送到了正坎村中曹英的手中。

        看着曹英一脸的正色,曹玮微感诧异,“你问。”

        大明有许多弊端?在哪里?

        皇爷爷自开国以来励精图治,制定各种优良国策,肃清贪官污吏,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怎么会像父亲所说有诸多弊端?

        按照此次商会整改来看,曹玮不光能研造各种新奇之物,还有着不俗的政治眼光。

        御书房。

        “那九十多艘战船已经到杭州了吧?”曹玮问道。

        而看出曹玮在政治以及政策上眼光的不俗,朱元璋也不想放过这个培养曹英的机会,便让曹英开始向曹玮请教一些朝堂策论。

        “呼啦!”曹英猛然站了起来,带着桌椅一阵响动。

        他呼吸粗重,脸色十分难看,心中是浓浓的震撼与惊骇!

        看着曹玮眼神之中,有浓浓的不解,和惊疑不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