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土豆成熟(1 / 2)

加入书签

第137章  土豆成熟

        制造局应招处,设立在制造局南门口的西侧。

        曹玮来到这里,赵恒立马起身朝曹玮行礼,他身后的人员赶紧补上,接替赵恒的工作。

        “大人。”

        曹玮摆了摆手,

        “至今招收人数多少了?”

        “回大人,截止目前,招收工人共两千八百多人。”

        曹玮盘算了一下,这个速度已经不算慢了。

        自开始招工到现在,也就半个月多,基本上算是每天都能稳定招入一百四五十名工人。

        此时火车还没普及开,除了应天周边的工人来应招,其余等地的人在官府放出消息之后开始赶往应天,也是需要时间的。

        每天能有一百多人,这个数量已经不低了。

        毕竟此前曹玮建立制造局、炼钢厂、朝廷举办造船厂、又招募了五千工匠前往倭国开采挖掘银矿。

        应天府、连带着周边省地的工匠都已经被招收了一部分,数量自然不能跟一开始相比。

        此时再招工人,尽管放宽了条件,但主力也都是从更远一些的地方赶来。

        而赶路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每天来的人都是陆陆续续,虽然不算太多,但也算稳定。

        按照这个势头,用不了一两年,枪械制造厂所需要的工人就能招够所需名额了。

        和赵恒交谈了几句之后,曹玮回到房间,继续拟定国家银行和监管机构的职能和章程。

        银行的作用,是方便社会资金的筹措与融通,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

        而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中介,在此时的大明还没有任何信用度可言。

        另外,银行还作为支付中介,它通过存款在帐面上的转移,代理支付,形成经济过程中无始无终的支付链条和债权债务关系。

        还有便是信用创造功能,银行可以吸收活期存款,又能开设支票存款帐户,能把自己的负债作为货币来流通,便具有了多种信用创造功能。

        最后一点,是金融服务职能,它提供各种金融服务,通过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货币,将其投向经济各部门,形成资本的融通。

        其实在唐代和宋代,就相继有了钱庄的雏形机构。

        唐代的钱庄确切来说就是为那些富人设立,用来存钱的。

        而宋代则是受纸币交子的影响,出现了类似于钱庄的机构,但两者都没有长久留存下来。

        中国真正开展大规模钱庄在市场上普及,是在明中叶时期。

        曹玮要开办的国家银行,也就将直接跨过钱庄这个初始模式,一步到位了。

        但这样做的难度肯定会更高一些,因为现在大明还没有像样的金融经济机构,所有人对此更是都没有确切的认知。

        还有市场监管机构,

        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开始着手去做,总有一天能做成!

        就算再难,国家银行和监管机构的创办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必要性!

        前后经过三天时间的修修改改,曹玮终于将章程拟定好。

        此时刚刚过了午时,曹玮便带上拟定好的章程一路入宫到了御书房,将章程交给朱元璋查看。

        朱元璋头戴老花镜,拿着一沓纸张逐页翻看。

        “这就是你说的国家银行和监管机构?”

        朱元璋看完之后,将手中一沓纸张递给身旁的朱雄英,让他观看。

        国家银行和监管机构关乎大明金融经济市场,朱雄英作为下一任大明皇帝,也得有足够的了解。

        “回陛下,正是,上面所写都是臣目前想到的,若有不足,日后可再补充。”曹玮答道。

        朱元璋点点头,又问道:

        “刚才咱看过了,大概能明白这个国家银行和监管机构是做什么的,可章程上为何没有说明国家银行归于哪个部门所属?”

        经济一类的机构部门,一向都是归于掌管一国财政的户部所管。

        国家银行更是国家重要支撑,按常理来说也应该在户部管理之下。

        然而在刚才得那份章程之中,朱元璋却没有看到曹玮对国家银行和监管机构的归属。

        按照曹玮的做事风格,不会出现这种疏忽,朱元璋故而发问。

        “回陛下,银行不归于户部,是单独独立出来的机构,户部主管的是天下赋税,税粮,而银行的职能,是天底下百姓们的积蓄,还牵扯信用放贷业务,与户部职能不同。”

        “所以,国家银行要单独独立出来,它可以在户部之下,但不归于户部管辖。”

        朱元璋听后暗暗心惊,这样一来,这银行的重要性就直接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户部虽然主管赋税,但赋税终究也是有数的,且大部分是粮食、绢布。

        而银行进出天底下所有百姓的积蓄,那都是真金白银!

        曹玮继续说道:

        “而且……因为银行的职能,朝廷也可以将大笔的钱财存入银行,比如倭国运回来的白银,或是户部的税收,这样也更加易于管理,其他各部若是有需要支使钱财,可直接向银行提交拨款需求,经银行核算过后,决定是否同意,如此,便不会让市场混乱。”

        “自然,国家银行是朝廷机构,陛下同样是最高决策者。”

        朱元璋听到这里,倒吸一口凉气。

        照这么说,银行岂不是成了大明真正的钱袋子?

        之前虽然户部一样是主掌财政,但只靠赋税终究是一直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但银行负责储存天下万民的积蓄,甚至是倭国运回来的白银,其掌握的钱财可就远远超过户部了!

        这两者的区别,可谓天差地别!

        但曹玮说得话也很有道理,户部和银行各司其职,这样区分开来也好。

        “行,这章程咱许了,你抓紧时间办。”

        “遵旨!”曹玮拱手道。

        “还有,早上在码头时,你说的那罂粟,说要与咱商议,商议何事?”

        “陛下有所不知,这罂粟种子,有健脾开胃,清热利水之效,但罂粟的果实却能制成罂粟膏,令人极度上瘾,将其看之如命!且能极大程度的损坏人身体健康,长期吸食使人形如枯鬼!”

        朱元璋听完皱起了眉,

        “这罂粟对人毒害如此之大,咱如何能留?”

        <div  class="contentadv">        让人极度上瘾,极大损坏身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