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震惊的朱雄英,诸王分封而治的意义(1 / 2)
第246章 震惊的朱雄英,诸王分封而治的意义在何处?
“你们继续忙着,我去宫里一趟。”
曹玮放下手中的活计,朝谢缙等人交代了一句。
“大人,那我们就去实验发射了。”
曹玮点点头,转身跟着宫里来的太监走了两步,又拐了回来。
“算了,一起看看,耽误不了多久时间。”
太监的脸皱了起来,只能当做没听见这话。
这普天之下,敢这么“不耽误”去皇宫见皇帝的,估计就只有曹玮一个人了。
谢缙等人看了看那低下头去的太监,而后应了一声,便把制造好的弹射座椅搬到了院外的跑道场内。
“大人,”
结合前几天的事情来说,无非两种情况。
事实上朱元璋在位晚年,要比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都要贤明,似唐太宗与汉武帝,他们在早年执政时期,功勋卓越,但到了晚年,各种昏招频出。
曹玮抬脚迈过门槛,入了正厅,拐了個弯到朱雄英处理奏折的里间,见到朱雄英已经正襟危坐的在等他了。
到那时或许天底下的百姓还能找找活路,反倒是朱家的子孙,所有人都想要他们的命啊!
当天晚上朱元璋的态度,让曹玮的预感很不好。
走到书房的门口,曹玮站住了脚步,太监进了门,到朱雄英面前复命。
太监躬着身子退出书房,
“曹太师,请进吧。”
如今过了十来天,朱雄英才叫人来找他过去,其中朱元璋和朱雄英爷孙二人又商议了什么,曹玮也不知道,心里没有一点底。
“陛下,曹太师到了。”
一是为了朱元璋的面子,大明的分封制度不容更改,这对朱家人来说,也能理解。
怀着沉重的心情,曹玮跟着太监来到皇宫。
且朱元璋是一个极为看重亲人的皇帝,为了朱家后世的子孙,他心中对更改大明分封制度九成会很抗拒。
“诺!”
只不过大明分封一事,涉及到了朱家的子孙,朱元璋身在居中,可能一时看不破……
而朱元璋在晚年时,不说做下什么大功之事,反正是没有随着年老而昏庸的迹象。
“谢陛下。”
朱雄英连忙摆手,“太师无须多礼,平身。”
曹玮见状,心中很是满意,弹射座椅的研发很顺利,接下来只要再制造出紧急降落伞,空军的所有装备就都完成了。
“嗤……”
等到大明王朝在重压之下崩塌,不说天底下的百姓要受战乱和流离之苦,朱家的子孙在他国强敌的入侵下,又岂能独善其身?
太监忙不迭的点头,而后为曹玮引路,朝着皇宫行去。
朱雄英心中一咯噔,心道曹太师这莫不是还对前几日的事情无法释怀。
大明分封制的弊端还未显现,如果此时直接更改,一定会让一众藩王们感到不满,从某种程度来说,颇有些朱元璋“晚节不保”的感觉。
“臣无功不受禄,陛下有什么话,便直说吧。”
就看在朱元璋心中,倒底是大明的江山重要,还是朱家的后世子孙重要。
“快,快请太师进来。”
“臣,参见陛下。”曹玮恭敬的行礼。
“嘭!”座椅砸在地上,翻了两个滚,停在了地上。
“走吧。”曹玮转过身,向一旁等着的太监说了一句。
至于另一种结果,就是朱元璋和朱雄英能充分认知到大明分封制,在未来会产生怎样的祸端!
那是足以彻底毁掉大明王朝,导致天下再次陷入动荡的毒瘤!
“来人,给曹太师赐座。”
只见座椅底部一道火光现起,座椅便直直的腾空而起,因为下方均匀分布了几个助推器,座椅上升途中四平八稳。
希望老爷子能拎得清啊,大明分封制最多只能让朱家的子孙过那么三五百年的好日子,原理乃是竭泽而渔。
众人看着座椅升到了空中,将近有五六米的距离,然后助推器的火药燃料耗尽,座椅没了上升的动力,又直直的落了回来。
毕竟那是朱元璋啊,朱家江山的建立者,更是朱家后世子孙的老祖。
自己只是提出了大明分封制度的危害,朱元璋就已经怒而喝止。
一旁的太监总管招呼两名小太监搬着椅子过来,曹玮却并未落座。
谢缙朝曹玮请示了一声,曹玮点点头,便有一人上前,将座椅弹射装置触发。
朱雄英抬起头,直接放下手中正在批改的奏折。
一路上,曹玮都在想,朱雄英此时叫他过去,到底会说些什么。
“曹太师,你且看这份奏折。”
朱雄英将一份奏折交给太监总管,被他拿去交到曹玮手上。
曹玮看去,这是一份高丽呈过来的求援书。
上面写着,自从永武三年,大明开始攻伐倭国,便有大批的倭寇流窜到了高丽国境。
起初那些流窜到高丽国境的倭寇还不算多,进了高丽国之后,也算老实,但随着倭国彻底被大明攻占,便有大规模的倭国人继续逃窜至高丽国境的南部沿岸地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倭国人越来越不老实,时常聚众暴动,抢劫高丽国的百姓,并一步步向北推进,至今已经连续占下了几座城池。
高丽王并非是没有出兵征讨这些外来的倭国人,但双方的实力悬殊太大,切倭国人手中的火器,比高丽国的火器数量还多,是以高丽国连连失利。
其实到现在为止,那些倭国人也就占了高丽的五座城池,方圆四五百里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