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以一统万之法(12)(2 / 2)

加入书签

        这样的‘蜡烛’有数十根,他将之全都丢入了橘色火焰中,使之不断壮大,自身沐浴于火光中,火神身尽情吸取那火焰,壮大威能。

        在苏午火神身不断吸取下,小庙里的橘色火焰最终恢复了原状。

        苏午周身闪动的薪火,由此转为暗红色。

        ——被小庙火源强化提升地薪火,并不能一直保持在高层次,在不断对抗厉诡诡韵的过程中,苏午的薪火亦会不断衰落,最终回归原本层次。

        所以这种提升只是暂时的。

        但哪怕是暂时性的,却亦是目前苏午手中,为数不多的能顶住眼诡、发诡,乃至是三清之肠这种层次厉诡的死劫规律的手段。

        他经历诸多时空,习得种种对抗厉诡的手段。

        这诸般手段,以‘三大体系’为核心。

        一即密藏佛门的‘本尊法’,参修经卷,提炼密咒真言,系缚厉诡,最终观见‘超脱之我’,此般法门,被苏午称为‘本尊法’,他今时已经照见超脱之我——那屹立于眉心轮中,撑开天地,镇压万诡诸恶的‘天柱’,就是他的超脱之本尊。

        彻底打败精莲化生大士以后,他的天柱就有了第一块柱础基石——即那块压在他眉心轮内,雕纹有莲花图案的石头。

        自身立足于这块柱础基石之上,苏午的诸多手段都能得到一定程度拔升。

        此前他以天蓬真身立足于柱础基石上,在短时间内挣脱了眼诡、发诡、‘伪人’的死劫规律,由此可见‘天柱超脱相’的潜力。

        但是他无法频频运用超脱相,运用一次超脱相,就会令自身陷入衰弱期。

        是以‘天柱超脱相’虽然潜力极大,对苏午如今而言,却不实用,只能作为一锤定音的杀招来运用,一旦‘一锤’也定不了音的话,他自身也将被逼入绝路。

        于他而言,最为实用的手段,即是他所修行的第二、第三大体系‘薪火体系’、‘正一体系’。

        这两大体系他在寻常时候运用最多,尤是正一道门符箓体系,涵盖万般,他运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两大体系在处置一般事情时,倒也足用,然若一旦涉及到‘灾级’、‘劫级’层次的厉诡,两大体系便都有些捉襟见肘了。

        其实不论是‘薪火体系’,还是‘正一符箓体系’在苏午这里,同样是潜力深厚。

        秀秀为苏午引来的那一支火、‘薪火’源头的漆黑人影,足以说明‘薪火体系’的潜力,而‘正一符箓体系’,不提与茅山上清符箓牵连的‘阴间’,只说闾山符箓——苏午所修种种闾山符箓,尽皆填镇于‘闾山神谱’-后土血脉与三清之足丨交融的诸庙系之中。

        此诸般符箓,若在诸庙系之中真正养成一道道神灵,带给苏午的提升根本不可估量。

        然而——正一符箓体系的前景虽好,但苏午想要铺出一条路,走到那不可估量的前景中去,又过去困难了——‘闾山’隐世不知多少岁月,苏午要走通这条路,首先便是须寻出‘真闾山’的所在,他如今困在明州极危险区,欲寻‘真闾山’,唯有破开今下的局面。

        但破开今下的局面,又须要他掌握有更强横的手段……

        在三大体系之外,苏午还有模拟器带来的‘咒印体系’作为辅助,咒印体系与他本身修行得来的诸般体系,恰好相辅相成;

        还有‘天人交感神韵’体系。

        此般体系比‘天柱自观相’更加琢磨不定,而且‘完整神韵’的修行,每一级台阶与下一级台阶间的差距,都如天壤云泥一般难以跨越,苏午所学的种种手段,其实都只能尽量垫高自己当前所处的‘台阶’,以令自己逐渐接近拼凑完整神韵的下一级台阶。

        “天柱超脱相、拼凑完整神韵、魔身种道大法,都是‘以一统万’之法。

        其中‘完整神韵’与‘天柱超脱相’潜力最高,门槛最高。

        魔身种道大法门槛较低,是我今下用以容纳诸多法门的‘框架’。

        其余诸法,皆是在填充这个框架,令框架逐渐饱满。

        ‘薪火体系’的探索提升,或许会在与秀秀她们相逢以后,找到答案,而‘正一符箓体系’的答案,就在‘后土血脉’、‘三清之足’上。

        该如何引来后土血脉的力量加持?

        乃至是逐渐容纳这厉诡的一部分?

        今下‘十字形裂缝’阻隔三大厉诡笼罩区与外界的勾连,后土血脉、三清之足那个层次的力量,根本无从投射到当下的极危险区内……”

        苏午念头纷转。

        他莫名联想起救助江莺莺爷爷时,遇到的那位老端公。

        老端公与阴间厉诡‘打情骂俏’的情景,让他今时想起,仍旧记忆犹新。

        推荐一本书:《我对成仙没兴趣》

        推荐语:无敌文,洛明不是仙人,对成仙也没兴趣,但仙人见他也需俯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