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临时凑合的管理(2 / 2)

加入书签

        而且事实也证明了,在武士阶层当中确实有着足够多的人才,或者说能够满足朱瞻埈建立起一套基层管理架构的人才。

        虽说当年江浙的文人因为被屠过几遍看不起大明和老朱家,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明的统治已经深入人心。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原本福冈城周围的武斗派全都在朱瞻埈召唤来的天雷当中灰飞烟灭了,剩下的这些武士大多都是不擅长砍人的文治派,相对来说对内政的擅长程度要高不少。

        在这一时期武士的主要工作也从打仗变成了治理地方,所以他们需要懂得按照农时让自己的领民耕种土地收获粮食,需要懂得算术从这些领民身上征收税赋,还要懂得作为武士最基本的军事知识能够组织训练军队去和其他领主干架……

        总而言之,一个合格的武士要懂的东西其实非常多,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武士并不能擅长这么多东西,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当中有足够的人才。

        但事实上,倭国的武士虽然确实喜欢划拉肚皮看下水,从剖开的肚皮里掏肠子扔别人脸上,可武士这个群体依旧有着相当不错的教育水平,甚至于可以被人吹嘘倭国的识字率高。

        毕竟永乐朝不是洪武朝了,不至于老朱家的官狗都不做。

        这其实很好理解,武士阶层并不仅仅只是职业士兵。

        <div  class="contentadv">        尽管在战争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砍人,但同时他们也需要治理封地,管理地方和领民,按时征收和缴纳税款。

        如今的倭国刚刚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战争,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平稳时期。

        和这件事相比,颁布什么政令,收买地方人心,思考该如何经营管理这片领地,都是可以往后稍稍的事情。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当然是此时倭国虽然已经搞出了他们自己的假名文字,但主流的书面用字还是汉字,不懂读写汉字那在这个时代可是和文盲能画上等号的。

        在后世人们对于倭国武士的主要印象就是腰里插着两把刀,一把捅人,一把捅自己,野蛮而凶残。

        这当中精通汉学的人不在少数,懂得明国话的也很有一些,会最基本的读写汉字的更是占了绝大多数。

        但在倭国就不行了,就算朱瞻埈想要冒着僭越的风险开科举选材,倭国也没有那么多读书人给他用。

        可以说倭国的基层管理架构,就是由武士们组成的。

        当然,这种临时构建起来的封臣与领主的关系并不牢靠,以及朱瞻埈自己也不会这样把土地分封出去。

        眼下的这一切都只能算是一个临时过度的政策,在一切稳定下来之后,朱瞻埈将会重新梳理这一切,不过眼下嘛……一切就先凑合着吧。

        至少这个搭建起来的临时架构,已经够让他把命令传达到乡野,让那些普通的老百姓知道整个九州岛都换了领主,以及他们现在和他们的领主一起……算是大明的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