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借据(2 / 2)

加入书签

        “爷爷您误会了,汇票虽然确实是一张纸,但它加盖了户部大印,得到了朝廷的承认,那这张纸它就能够当成两百万两银子来花,之前有人建议朝廷超发两百万两汇票,用汇票来支撑这次北伐就是一样的道理。”朱瞻埈用尽可能简单的话解释了这里面的道理,随后又补充道:“但是朝廷直接发汇票,那就是在透支民心和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用,等于直接从百姓的口袋里掏钱,这样做是不行的。”

        朱棣感到很不理解,也大受震撼,但他却并没有直接斥责朱瞻埈这是在骗人,而是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不过国家借债和普通人借债还是有一些区别,毕竟这是用国家信用在做担保,以及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普通人也是不一样的。

        毕竟,大家把银子存进大明钱库,图的正是伱朝廷开的钱库稳当,可要是朝廷随便拿钱库里的钱出去花,这谁还敢往里面存钱呢?

        而现在朱瞻埈的这份借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一笔国债,只不过这不是以大明朝廷的名义借的,而是以朱瞻埈这个藩王的名义去借的,但总的来说都是一样的。

        不然大明朝这么大一个国家摆在这里,区区二百万两银子,朝廷又怎么会还不起呢?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大明可不是中后期那个朝廷财政已经入不敷出的大明,按照户部的统计,朝廷目前可是光每年的田赋就有三千多万石,哪怕是按照洪武年间规定的一两银子换二石米,这三千多万石粮食也相当于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div  class="contentadv">        当然,这是实物税,并不能直接折算成银子,但大体上的估个数字还是没问题的。

        果不其然,听到朱瞻埈说让户部写个两百万两的汇票直接把账还上的话,朱棣整个人都惊了,这不等于是朝廷白拿了那些商人两百万两银子,用一张纸去还债吗?

        所以如果大明这个时候发行国债,那这个国债的偿还能力是不用怀疑的,除非把朱棣换成堡宗,北伐这一仗打输了,而且是输的动摇国本的那种大败,大明扛不住明天就要亡国了,这国债才会还不了。

        所以两百万两银子朝廷拿不出来吗?怎么可能?光是大明钱库里的那两百万两存银,就够填上这个窟窿了,只是这么做会把大明钱库的信用给打到底罢了。

        朱棣听到这里明白过来,点了点头说道:“但你写了这张借据就不一样了,这相当于是朝廷问百姓借,之后朝廷打完了仗,把钱还上了这便不会影响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是的,不过这里面其实还有其他说道,比如说这笔债务的利息又该从哪里出,现在的汇票可以做到票面一两银子私下兑换一两五钱银子,这个比例要是跌了该怎么算,涨了又该怎么算,这其中牵涉到的东西一时半会是很难厘清的。”朱瞻埈向朱棣说着,随后又补充道:“另外那些商人借钱也不是直接把这两百万两银子就这么借给我的,他们开出了一些条件,比如朝廷需要把这笔钱存进大明钱库,然后开出两百万两的汇票向两淮的粮商购买这次北伐的军粮,借出这笔钱的两淮盐商可以在未来一年之内享受长芦盐场优先供应的待遇……

        总之,这一次的北伐算是这些商人们出钱支持朝廷去打这一仗,而朝廷需要用各种其他的东西来补偿这些商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