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4k二合一(2 / 2)
所以在修仙界,各大门派或者势力,都是会建立起来一套自己的收集信息的体系,或者找专门的情报贩子购买消息,甚至就连报纸这种东西,在修仙界也不是没有类似的东西存在。
因此,在龙女劝说之后,朱瞻埈想了想还是略有迟疑的问道:“善祥能胜任么?她是宫里的宫女出身,伺候人我知道她没问题,但这搞情报……她性子恬静,怕是不适合吧?”
<div class="contentadv"> 也难怪朱瞻埈有此犹豫,胡善祥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个不善与人争斗的性子。
这方世界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出身变动的十分离谱,但对她的性格影响却并不大,一直跟在朱瞻埈身边的胡善祥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不过虽然如此,胡善祥却把朱瞻埈伺候的很好,无论是他的衣食住行,还是其他生活所需,胡善祥都能够做到让朱瞻埈感受不到有人刻意在伺候,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的把事情做好。
“你该不会是习惯了小宫女的伺候,舍不得吧?”龙女再次感受到朱瞻埈的心情和想法,调笑了一句之后才继续说道:“这小宫女性子恬淡,确实如你所说可能不适合与人争斗,但她做事润物无声,这在收集情报方面却也是一种优势。
而且我觉得你不让她试一试,又如何知道她不能胜任呢?说不得这个小宫女意外的合适呢?”
对于胡善祥,或许是同为女性的关系,龙女看得出来她除了会伺候人之外,做事情也滴水不漏,或许她不适合与人争斗,但收集信息、情报,本身也不是一件要和人争斗的事情。
在龙女的劝说下,朱瞻埈决定给胡善祥一个机会,让她试一试。
毕竟这是自己身边一直跟着的人,在忠诚和值得信任这方面毫无问题,唯一让朱瞻埈犹豫的,也就是她是否能够胜任而已。
但朱瞻埈身边一时半会也还真没有能够胜任这件事的人,所以胡善祥反倒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那回头我和她说说吧。”朱瞻埈如是做出了决定。
——————————————————
另一边,从曲阜发出的朝廷正式公文总算抵达了南京,让朝廷知道了在曲阜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之前他们收到的消息是受人篡改的谣言。
这让朝廷上下都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怒,甚至包括朝堂上一些原本支持孔家、反对朱瞻埈的官员。
这些官员支持孔家倒不是因为他们是儒生,要捧孔家的臭脚云云,而是他们认为衍圣公作为圣人后裔,是朝廷尊重儒家教化、安定天下人心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他们看来,有孔家也就意味着朝廷尊崇儒术,天下的读书人的心就能一直向着朝廷。
要是朝廷废除了衍圣公,那无疑也就意味着朝廷对儒学不再尊崇,这可是真的能动摇整个国家的根基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在知道了所谓的“朱瞻埈欺压孔家,撺掇皇上废除衍圣公”的消息之后,才会十分愤怒和上蹿下跳的积极阻止这件事情。
他们算是真正的一心为国了,虽然受限于时代和眼界,但这份忠于大明的心是不容玷污的。
也正因为如此,当他们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以及之前传递回来的消息是假消息之后,这些忠于大明的朝臣们顿时出离了愤怒,不仅奏请太子朱高炽抓捕幕后黑手、查抄他们的家,更直言此等祸国殃民之辈应当千刀万剐、诛灭九族。
朱高炽也对这些幕后散播谣言的人十分痛恨,因此这位一直以来都是以好好先生的面貌示人的太子爷也终于硬气了一回,举起了屠刀准备将幕后黑手都给砍了。
对于朱高炽来说,你骂他没啥大问题,反正太子爷很早以前就被人当成面瓜,谁来都能欺负两下,骂他几句、说他几句,那都不算事。
但这次有人却将脏水泼到了他儿子身上,还是那种意图让他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的脏水,这可就把这位好说话的太子爷得罪的死死的。
对于太子来说,他其实是个很宽容大度的人,做事做人也一直以来都是宽以待人。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能触碰的逆鳞,而朱瞻埈对于朱高炽来说,无疑就是那个逆鳞。
加上皇帝让锦衣卫三天之内刮出幕后散播谣言之人,正好和朱高炽想做的事情一致,所以这位监国太子这次也难得的大方了一回,不仅让锦衣卫行动了起来,就连南京城周围的驻军也被调动起来。
虽说没有封闭四门全城大索,却也挨家挨户近乎把南京城搜了个底朝天。
这一搜不要紧,还真给搜出来一些很要命的东西。
朝中有人结党营私都不算什么,这些幕后之人策划的不仅要通过这件事让朱瞻埈身败名裂,同时也要借此事让朝廷明白儒家的地位不可动摇,想要进一步进逼,让大明回到宋朝时那种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的样子。
参与此事的自然是儒家一脉,只不过他们并不是朝廷里的大臣,很多人甚至一直都不承认自己是大明的臣子。
其中一部分是当年张士诚和陈友谅身边的江南文人,而另一部分则是建文余孽。
张士诚和陈友谅都是在江南富户的支持下才能起兵抗元,所以他们两个身边也投靠了大量的江南文人作为谋臣。
比如写三国和水浒的罗贯中和施耐庵,这两位当年就投靠过张士诚。
只是张士诚实在是不堪辅佐,因此不少江南文人在之后都放弃了他,转而投靠了当时更有前途的朱元璋。
奈何老朱是个阎王性子,这些江南文人和他们背后的江南富商在老朱手上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虽说浙东四先生在大明都还算得到了重用,但另一些人可就没有那么好的命了。
老朱是个什么性子,从他后面给大明官员定的俸禄就能够看出来,那种满口空谈,毫无半点真才实学的文人能在他这讨得了好?
所以自然而然的,江南文人之中一直有这么一批人并不承认大明,也一直在密谋着和朝廷作对。
只不过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些人终究是成不了什么大气的,大明建立都已经几十年了,当年那批人都死完了,他们也没见真的搞成什么事来。
这次的谣言倒算是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却也同样把他们自己和与他们勾连的朝中大臣全都给牵扯了出来,变成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大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