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刑部欲增设三司(1 / 2)

加入书签

第237章  刑部欲增设三司

        程德批改完奏折后,便将手中的笔搁置在砚台上,目光不禁望向了大殿外面。

        大殿静悄悄的,大门敞开着,任凭太阳的金黄色光芒闯了进来。

        在大殿左右,各自站立一个虎背熊腰且目光锐利的士兵。

        就在这时。

        大殿外,出现了三道急匆匆的身影。

        程德定睛望去,发现是李善长、朱升和施耐庵三人。

        程德目光微眯向这三人。

        他们来干什么?

        莫非是为了昨日那微服私访的事情而来?

        程德默不作声,脸上神色平静。

        朱升的脸上闪过一丝迟疑。

        程德淡淡地道:“平身!”

        不过,他们都在权衡利弊。

        李善长和施耐庵都低着头,目视地面。

        “若是案件涉及到皇室之人,则将此人移交皇室宗人府,由宗人府府令审理裁决。”

        李善长、朱升、施耐庵三人都起身而立。

        许久。

        很显然,陛下的想法,是对大明国有利的,是为了大明国变好而考虑到的,他们不能让陛下寒了心。

        他们三人都是作为各部的主官,他们只需要把控住大明国大的方向没问题,这大明国随便陛下怎么折腾都行。

        李善长收到了施耐庵、朱升眼中的鼓励,便率先开口回道:“启禀陛下,微臣等人以为陛下增设三司的办法可行,微臣等人必定会竭尽全力地辅助陛下!”

        孤臣之路,注定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

        <div  class="contentadv">        或许,自今日后,大明国会再添一名孤臣,而这个孤臣就是他自己了。

        朱升不匆不忙地开口道:“启禀陛下,微臣自昨晚处理完那县令的事情后,便在自家书房里反省了一夜,直到刚刚进入这大殿里,微臣才稍稍有些头绪。陛下的意思不仅仅是让微臣反省,更多的的是让微臣能够提出解决的办法,一时半会,微臣没有想通,是以微臣没有动笔写下来。微臣没有李尚书那么有才能,让陛下笑话了。”

        李善长:“昨日微臣与陛下一道微服私访,陛下对那县令不满,要求微臣呈上反省的折子。微臣在与朱尚书处理完那县令的事情后,便立即反省,同时以笔录之。”

        想到这里,朱升心里非常无奈。

        但这仅仅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在他们看来,陛下既然将这三司提出来了,就不单单是询问他们的意见,而是告知他们一下,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听令而为。

        只要不会让大明国乱就行。

        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办法,已经是目前来说最好的,没想到,他们从陛下口中知晓还有比他们更好的办法,这个时候,他们心里对于陛下口中的办法带有一些好奇,都屏息凝神静听,等待着程德的下文。

        话音刚落,李善长、施耐庵、朱升目露疑惑地望着程德。

        李善长、施耐庵、朱升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眉头紧皱。

        最终,究竟是谁从其中获利,这就要看各处势力的手段了。

        接着。

        时间在一点一滴地流逝。

        听到这里,李善长、施耐庵、朱升三人的眼睛骇然地望着程德。

        程德的目光才从朱升身上收回,凝视着伏案上李善长的文书,叹了口气,心道:“果然,时代的局限性,注定了有些东西不是自己所期待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

        程德望了三人一眼,笑道:“善!既然如此,那你们就按照朕的想法,在一个月内拟出一个具体的章程出来,然后呈送给朕看,若是朕觉得没有问题了,那便施行。”

        程德深深地望了李善长一眼,接着,从李善长身上移开目光,转而望向一旁还在站立着的朱升道:“朱尚书,你的呢?”

        同意,还是不同意?

        在大明国朝廷里,目前据他所知的孤臣也只有四位,一位是手握重权并深得陛下信任的罗茂,一位是宣传部尚书施耐庵,还有一位是龚伯遂,最后一位便是韩伯高。

        程德接过奏折后,直接翻看了起来。

        朱升心中对于未来官场前途看不清,心存茫然。

        程德继续说道:“锦衣卫和里的每个人负有监督职能,若是有人行不法之事,就将此人移交到锦衣卫诏狱中审理,后续都交由锦衣卫审理。”

        朱升神情一怔。

        李善长和施耐庵在这时候,都抬起头,望向了朱升,他们的目光里闪过一丝钦佩,同样还饱含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心绪。

        说着说着,李善长从怀里摸出一道奏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