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五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是夜,肃州城外火光通明。

  方形篝火熊熊燃烧,半人高的火把绕祭台排列。自城头俯瞰,似一条巨龙盘踞大地,威严峥嵘。

  木制的栅栏高过两米,下宽上窄。囚徒被推入门内,一个挨着一个,互相拥挤在一起,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不想被踩踏,众人只能踮起脚尖贴近栅栏,争抢呼吸的空间。

  公子长身份特殊,没有同氏族关押在一处,而是独自锁进一间栅栏。

  在他左侧是有狐丹父子,右侧则是熊熊燃烧的火把。火光照在他脸上,几点火星飞溅至眼角,灼烧的刺痛令他骤然惊醒。

  望见奴隶牵出的战马,看到马鞍下拖拽的绳索,他艰难地滚动喉结,脸[se]变得青白。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麻木憎恨消失无踪,尽被无限的恐惧取代。

  火光下,宗的身影由远及近。

  迥异于平[ri]里的装束,他身着宽大的麻衣,腰间系一条长带。灰白的发披在身后,额上勒三股发绳,带上串联玉饰,玉上雕刻玄鸟图案。

  在他身后,数名年轻男子手捧小鼎,鼎中盛满清水。鼎纹粗犷古朴,源于开国之初,由天子赐给初代晋侯。

  "宗伯!"

  公子长从地上跃起,猛扑向栅栏,双手牢牢握紧栏杆,头压向缝隙,大声道:  “宗伯,林珩有罪!他不孝悖逆,召国人驱逐父君,他是晋国的罪人!"

  "他是罪人!"

  公子长竭力嘶吼,单手探出栅栏,手指抓向对面的宗。仅仅数寸距离,此时却有如天堑。

  满是脏污的手指开合数次,用力攥紧,掌心却空空如也,正如他的命运。宗站在原地,宽大的袖摆被风鼓起,灰白的发遮住脸颊,也掩去他脸上的表情。"宗伯,林珩是罪人,他是罪人!"

  嘶吼变成咆哮,公子长声音变调,形似疯癫。宗始终不为所动。

  “君上偏宠妾庶,多行昏庸之举,实乃偏离正道。背弃先君誓言,[yu]坏祖宗之法,有今[ri]下场是咎由自取。"

  "况成王败寇,古已有之。"

  宗上前一步,目光锁定公子长,眸底浮现暗光。

  "落败就该承担后果,慨然赴死,方为林氏子豪迈。你身

  负胡血,公子珩仍许你以晋室血脉受刑,已是法外开恩,莫要不知足。"

  法外开恩?

  不知足?

  公子长怒睁双眼,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手指紧扣木栏,用力到指尖发白,指甲一片片翘起,流下殷红的血。

  “你胡说!”

  他大声咆哮,[yu]以癫狂掩饰恐惧。

  见他这副模样,宗摇了摇头,转身走向祭台,再不看他一眼。

  跟在宗身后的晋室成员手捧小鼎,经过栅栏时,落在公子长身上的目光颇为复杂,既有厌恶也有鄙夷,还有幸灾乐祸,唯独没有怜悯和惋惜。

  同被关押的氏族始终缄默。

  包括有狐氏父子在内,没人给予公子长半点关注。

  有狐丹在战斗中受伤,伤[kou]恶化,已经奄奄一息。有狐显的状况不遑多让。他双腿骨折,右小腿粉碎,被族人抬着出城,正因高热昏迷不醒。

  有狐达情况稍好,却也是满身狼狈,不复见往[ri]的卓尔不群,一表人才。

  父子三人关押在一起,有狐达靠在栅栏上,呆滞地望向天空。掌心探出缝隙,接住几片飘落的雪花。

  看着雪花缓慢融化,过往的一幕幕浮现脑海,他忽然发出一阵狂笑。笑声喑哑变调,堪比嚎哭。

  甲士听得不耐烦,大步走上前,反持长矛捅向栅栏。矛杆末端狠狠撞上有狐达的胸[kou],近乎能听到骨裂声。

  "嚎什么嚎,闭嘴!"“明[ri]受死,今夜省点力气。”

  有狐达胸[kou]受创,发出剧烈咳嗽,当场咳出鲜血。

  见他无力再嚎啕,甲士满意地收回长矛,转身走回到祭台下,监督奴隶运送牺牲。城门处出现几点火光,不多时,一辆马车穿过夜[se]向刑场驶来。

  抵达近前,马奴勒住缰绳,做侍人打扮的马桂跳下车辕。

  四下里打量一番,他迈步走向公子长,见对方落魄的模样,不由得嘿嘿一笑,冰冷[yin]狠,令人不寒而栗。

  再看有狐氏父子,他更觉得满意。

  当年正夫人病逝,公子珩被送往上京,玉堂殿上下几经磨难,数人被活生生打死。动手的是丽夫人,但无有狐氏在背后撑腰,没有君上偏爱公子长,她岂敢肆意张狂。如今风水轮流转。

  丽夫人已死,马上就轮到公子长和有狐氏。思及此,马桂再次冷笑。

  他袖手走近栅栏,上下打量着公子长,令后者顿觉屈辱。

  “阉奴,当年就该毙你于刀下!”

  马桂权当是在听犬吠,好整以暇的看着他,朝身后摆了摆手。

  立即有一名小奴走上前,怀里抱着一个粗陋的陶罐。罐[kou]敞开,里面装着一些焚烧后的灰状物,还埋着不成形的碎骨。

  马桂举起陶罐,当着公子长的面倾斜罐身。

  粉渣淅淅沥沥洒落,垂挂在一条长线。碎末落在地面,很快积成一小堆,被坚硬的履底踏上,用力碾压。

  马桂盯着公子长,翘起一边嘴角,[yin]冷道:  "公子命我传话给你,当[ri]宫外,你胆敢对正夫人言出不敬,今将罪妇有狐氏挫骨扬灰,骨灰洒于荒野,任人兽踩踏。"

  一番话说完,陶罐倾倒一空。

  看着双眼赤红的公子长,马桂[bi]近栅栏,低声道:  “当年正夫人中毒,君上脱不开干系,有狐氏就是君上的刀。如今罪妇先行一步,公子长,你马上就会踏上后尘。可惜公子仁慈,还许你一个体面。如你这般罪人,本不配氏族之刑,就该如胡奴一样拖在马后,任凭砂石磨砺,[rou]枯骨裂而死!"

  公子长眦目[yu]裂,隔着一道栅栏愤怒咒骂,却拿马桂无可奈何。

  “阉奴,你不得好死!”

  马桂却是笑了。

  他直起身后退半步,随手丢掉陶罐。

  一声脆响,陶罐砸在雪地上,当场四分五裂。

  “回城,向公子复命。”

  不理会公子长的咆哮,马桂施施然登上马车,命马奴调头。小奴利落地爬上车栏,稳稳坐在车上,一个个数着栅栏里的人,模样天真却透出残忍。

  "药奴,记着,敢对公子不利之人,注定要死无葬身之地,死后挫骨扬灰。"马桂的声音传来,[yin]测测,令人寒毛倒竖。

  小奴却咧开嘴角,清脆地应道:  “桂翁放心,我一定牢牢记住。”

  "乖。"

  马桂笑了。

  不再是皮笑[rou]不笑,真切透出几分慈爱。马车行入城内,逆风穿过

  长街,停在晋侯官前。

  马桂和小奴走下马车,后者跟着侍人离开,他则快步穿过宫道去往林华殿。在殿门前,马桂遇上脚步匆匆的马塘。

  “事办成了?”

  "成了。"

  兄弟俩语速飞快,声音压得极低。"昏君入郑,郑侯[yu]借机生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