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六十九章(2 / 2)

加入书签

  猛虎盘踞屏风之上,楚煜坐在案后,领[kou]松散,长发挽过右肩,耳上的玉环浮现微光。极致的黑,血般的红,绚丽到几近刺目。

  "公子,[kou]供全在此处。"熊蒙送上竹简,小心窥一眼屏风前的公子,便闭[kou]不再多言。箱盖打开,楚煜拿起一卷[kou]供,一目十行扫过,发出一声冷笑。

  “果然。”

  梁氏胆大包天,宗室内也有人吃里扒外。

  “父君遇刺,我再身亡,两位叔父最有嫌疑。勾结上京盖棺定论,自能得偿所愿。”楚煜放下竹简,随手又拿起一卷。当他看到国太夫人下毒一事有宗室参与,心中已无[bo]澜,  "季父出言挑拨,大概没料自己也被算计。越室有大才,竟骗过了父君的眼睛。"

  他的语气辨不出喜怒,熊蒙却缩了缩脖子,连动都不敢动一下。楚煜动作极快,片刻翻过一箱[kou]供,随即打开第二箱。

  看到他拿起的竹简,想到那上面记载着什么,熊蒙迅速低下头,尽可能减少存在感。竹简展开,一阵细微的摩擦声,其后归于沉寂。良久,楚煜的声音自头顶传来,令熊蒙心头一震:  “袁氏?”

  熊蒙不敢抬头,硬着头皮开[kou]:  “探子供称袁氏败于梁氏,君上未能相帮,又拒为公子纳袁氏女,族内怨怼许久。暗中同宗室勾结,子女为聘。"

  楚煜丢开竹简,目光移向铜灯,瞳孔中映出一抹焰光。想到越侯前番所言,他垂下眼帘,嘴角上翘,不染分毫情感。

  "难怪。"

  熊蒙听得真切,却一个字不敢多问。

  楚煜挥手命他退下,独自留在殿内翻阅竹简。

  "仆告退。"

  熊蒙退出殿门,在门扉合拢之前,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灯光下,公子煜侧身而坐,单手撑着脸颊,另一只手翻开竹简,

  他似乎在笑。

  背影落在屏风上,随着跳跃的灯光持续拉长,覆盖屏风上雕刻的兽纹。猛虎被暗影笼罩,倏而有光影掠过,双眼凶戾,昂首咆哮,似要择人而噬。

  熊蒙下意识打了个哆嗦,迅速收回目光,急匆匆迈下台阶,再不敢多看一眼。

  他离开不久,芳华殿内史廖幸出现在东殿,[kou]称袁夫人相请。

  "夫人言有事同公子相商。"廖幸年过而立,面相肖似弱冠,生得唇红齿白,面若好女。“何事?”楚煜斜靠在案边,单手撑着下巴,没有转头,甚至没有看廖幸一眼。内史心有不满,低头压下不悦,[kou]中道:  “仆不知。”

  "不知?"楚煜终于移过视线,懒洋洋地看向廖幸,一只手提起刀笔,玉雕的笔杆在指间翻转。“仆确不知。”廖幸语调平板。

  “母亲的知心人,外大父特地送入宫,该是七窍玲珑才对。”楚煜施施然站起身,一句话惊出内史全身冷汗。

  他惊悸地抬起头,试图以愤怒掩饰心虚:  "公子何出此言?"楚煜笑了笑,一步步走向内史。

  随着两人距离接近,廖幸望见他的面容,眼底短暂浮现痴迷,旋即被恐惧取代。

  “自作聪明。”

  四个字落地,锋利的刀笔刺入廖幸左眼,鲜血瞬间涌出。

  廖幸先觉震惊,其后才被剧痛笼罩。他捂着眼睛倒在地上,鲜血溢出指缝,滑过手背,浸湿他的袖摆。

  “梁氏没了,大母避于暗室,袁氏愈发不老实。”楚煜手持染血的刀笔,踩上廖幸的头,履底碾压,语气森冷,嘴角却挂着笑纹,令人遍体生寒。

  廖幸无法抬头,脸被挤压变形,鼻骨一阵酸楚,随时将要断裂。

  "公、公子,女,袁氏女……"他支吾开[kou],试图将话说清楚。“袁氏女?”楚煜挑了下眉,移开半步。

  为了保命,廖幸顾不得身上剧痛,捂着仍在流血的眼睛匍匐在地,将所知和盘托出。

  “夫人召族女入宫,殿内已有准备。”

  "准备?"

  “助兴之物。”廖幸趴在地上,惊惧[jiao]加,抖如筛糠。

  楚煜立在他身前,沉默片刻,忽然发出一声轻笑:

  "难为母亲想得周到。"话落,他越过廖幸,径直走向殿外。

  袖摆拂过眼前,目击尽是赤红。廖幸心神恍惚,仿佛沉入无边血海,即将被吞没,再也挣扎不出。

  “带下去。”

  楚煜离开后,几名侍人走入殿内,依东殿内史的吩咐将廖幸拖走,快速清理地上的血,确保不留半点痕迹。

  芳华殿内,袁夫人坐在屏风前,身旁是两名妙龄少女。两人面容娇媚,身段窈窕。一人出自嫡支,另一人来自旁支,由族内千挑万选送到楚煜身边。

  “廖幸还没回来?”内史迟迟不归,袁夫人心生不快,继而涌出忐忑。自从接掌宫苑,袁夫人一扫多年的郁气,很是[chun]风得意。[ri]前国太夫人下毒被囚,她更觉地位稳固,在廖幸的撺掇下[cha]手东殿,尤其关注楚煜的后苑。

  今[ri]这番安排,袁夫人曾有顾虑,终抵不住家中催促。仅差最后一步,她突然感到心悸,不安感骤然攀升。

  “究竟怎么回事……”

  不等她想清楚,殿外传来脚步声。

  殿门被推开,一道修长的身影出现在门外,乌发雪肤,联丽绝[se]。一身红裳炽烈如火,夺人心魄。

  “阿煜,你来了。”袁夫人亮起笑容,正要走上前,却因楚煜的目光止步。

  “母亲,袁氏与煜,孰重?”

  袁夫人愣在当场,神情错愕:  “你在说什么?”

  “袁氏与父君,孰重?”楚煜提步跨过门槛,视线扫过殿内,对两名脸颊绯红的少女[shu]视无睹。目光短暂停留在香鼎之上,很快又收回。

  廊下亮起火把,火光下是全副武装的甲士。

  看清这一切,袁夫人脸[se]煞白。她快行几步抓住楚煜的衣袖,颤抖着声音道:  “你要做什么?”

  “梁氏伏诛,越不能再出一个梁氏。”楚煜对视袁夫人,瞳孔暗沉,不含任何情绪,  “袁氏勾结宗室,图谋叛乱,当诛。"

  袁夫人不敢置信,双眼泛起泪光,怒声道:  “你怎么能?!那是你的外家!”

  “我能。”楚煜握住袁夫人的手腕,一根接一根掰开她的手指,眼中冰霜突然消退,面带浅笑,温和道,  “袁氏能力不济却怨怼父君,暗中勾结宗室,自以为天衣无缝。今又要[cha]手宫内,贪心太过。"

  ;

  他每说一句话,袁夫人的脸就白上一分。“母亲身体不好,从今[ri]起闭殿休养,宫中诸事不必[cao]劳。”

  留下这句话,楚煜转身离开,任凭袁夫人在身后哭求,继而声嘶力竭痛骂,始终没有回头。几名侍人走入殿内,抓住瑟瑟发抖的袁氏女,将两人拖出殿外。

  "姑母,救我!"

  “夫人救命!”

  "站住!"

  袁夫人冲上前,迎接她的只有合拢的门扉,以及快速远去的哭求声。靠在门上,她突然全身无力,缓慢滑坐在地。

  数月来的一切仿佛空中楼阁,这一刻轰然坍塌,在她面前支离破碎,化为一片齑粉。当夜,禹州城内又起刀兵。

  袁氏全族下狱,三家宗室被抓,全府上下不存一人。

  回想起梁氏伏诛的情形,城内氏族风声鹤唳,宗室成员噤若寒蝉。松阳君和钟离君府上灯火通明,火烛一直燃到天亮,所幸未见甲士登门。

  翌[ri]朝会之上,楚煜宣读抓捕之人的罪状。

  "勾结罪臣,里通外敌,谋刺国君。""同谋罪逆,窥伺宫苑,意图谋反。"

  一桩桩罪状宣读下来,大殿内一片肃静,近乎落针可闻。

  "诛。"

  一个字落地,楚煜俯瞰殿内,群臣无一出言求情,松阳君和钟离君更是俯首帖耳,全不见曾经的意气风发。

  面对[bi]近的屠刀,氏族们彻底清醒。

  公子煜不是越侯,他仿佛越室图腾的化身,睚眦必报,凶戾异常。在他的面前,没有任何人能心存侥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