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七十七章(1 / 2)

加入书签

[chun][ri]和煦,暖风缱绻。风中带着花香,熏人[yu]醉。

  侧殿隔窗半开,阳光落入室内,播撒扇形光影。

  山水屏风前,田齐撑着下巴对卷苦思,右手提笔,迟迟没能写下一个字。笔尖悬停太久,墨汁滴落到竹简上,飞溅数点暗[se]。

  “太难了。”

  田齐丢开笔,颓然地趴到桌上,任凭墨汁沾上下巴,样子无[jing]打采。

  斗圩捧着茶汤走入,见到田齐这般模样,和守在室内的斗墙对视一眼,快行两步放下杯盏,劝说道:  "公子,晋侯好心好意,莫要辜负。"

  “我知阿珩好心,但我自幼不喜书文,连写五封奏疏,如今实在无言可写。”田齐顶着干涸的墨汁抬起头,心中纠结,语气中满是无奈。

  一只木匣放在桌上,匣中竹简已经取出,上面的文字十分简练,教授田齐上书天子,每[ri]一奏,派飞骑送往上京。

  “状告信平君犯上作乱,国内氏族沆瀣一气;斥责宋国氏族不仁不义,与逆臣同流合污;追思襄公助上京平叛劳苦功高,向天子哭诉委屈。”田齐掰着手指列举,逐一数过来,声音越来越低,  “还有什么能写?"

  之前大醉一场,心头愁闷消退许多。醒来隔[ri],林珩对他酒醉一事只字不提,让他安心住下,并带他前去拜会国太夫人。

  从南殿归来,田齐打开木匣,看过其中内容,连续数[ri]将自己关在殿中,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每[ri]写成一封奏疏,借晋骑飞送上京。

  最初他信心百倍,事情也很顺利,回想这一路的遭遇,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就是数百字。五封奏疏之后,情况急转直下。

  该写的全都写完,再提起笔,他突然脑中空空,不知该如何成句,压根写不出一个字。面对空白的竹简,田齐懊恼得想要抓头。

  奈何身边没有谋臣,斗圩和斗墙不通政事无法给出建议,更不用提专好厮杀的甲士。窘境摆在面前,主仆三人目光相对,同时缄默无语。

  "公子,不如请教晋侯?"斗圩提议道。“我不想麻烦阿珩。”田齐皱眉说道,心中徘徊不定。

  这段时[ri]以来,林珩颁布多项政令,朝堂上风雨不断,城内也是议论纷纷。政令涉及到多方面,在氏族间引发[bo]澜,褒贬不一,连客居在宫内的田齐都有耳闻。

  多[ri]案牍劳形,除了吃饭睡觉,林珩难有空闲之时,[rou]眼可见地消瘦,气质愈显凌厉。

  之前田齐造访南殿,碰巧见到越国令尹,得知公子煜将要使晋,料定林珩会变得更忙。

  除非万不得已,他不想给林珩添麻烦。

  “我一路奔逃,颠沛流离,只有阿珩愿意收留。凡事细致周到,还为我出谋划策,我不能得寸进尺。"田齐坐正身体,沉声道,  "些许困难而已,还比得刺客尾随,杀机四伏?"

  哪怕头疼不已,他也要强迫自己拿起笔,重新铺开竹简。

  侧殿外,许放行至门前,恰好听到这番话,不禁微微点头。有这份心意就绝不会是忘恩负义之辈,不枉费君上相助。

  话声渐低,许放轻咳一声,扬声道:  “内史许放求见。”

  门后先是一静,片刻后传来脚步声。

  未等多久殿门敞开,斗墙站在门后,见礼后道:  “许内史请。”

  许放端正还礼,跨过门槛进入殿内。

  山水屏风前,田齐正身端坐,脸上的墨痕擦拭干净,案上的竹简、笔架等皆摆放整齐。

  距木案三步远,许放停下脚步,目不斜视叠手行礼,手托一只木盒,道:  “今[ri]奏疏未送,君上命仆送来此卷,言能有助于公子。"

  “阿珩让你送来?”田齐眼睛一亮,等不及斗圩和斗墙去取,直接起身绕过桌案,从许放手中接过木盒。

  刚要打开盒盖,想起许放还躬身在地,田齐忙不迭唤他起身,神情有些羞赧:  “一时忘形,放翁见笑。"

  “仆不敢。”许放再次叠手,方才肃然起身。

  田齐回到桌前,迫不及待打开木盒,展开盒中的绢。一目十行迅速看完,他茅塞顿开,郁闷一扫而空,登时笑容满面。

  “原能如此,我竟然想不到,不愧是阿珩!”

  仔细叠起轻薄的绢,慎之又慎放回盒中,田齐对许放笑道:  “烦劳放翁代我多谢阿珩。”

  “诺。”许放行礼后退出殿门,身影消失在廊下。

  田齐一改之前的为难,铺开一卷空白的竹简,快速挥笔落墨,转瞬写下百余字,取私印落在卷尾。

  斗圩探头看一

  眼,快速读完两行字,不由得面现惊诧。竹简上的内容和[ri]前送出的别无二致,近乎是将之前的文字誉抄一遍。

  "公子,这样写是否妥当?"斗圩尚在疑惑,斗墙已经开[kou]询问。

  田齐放下笔,挥动衣袖加速墨迹干涸,[kou]中笑道:  “阿珩提醒了我,奏疏递送上京是哭诉委屈痛斥逆臣,将事情闹大,使天下诸侯听闻。文字无关紧要,哪怕千篇一律也无妨,坚持不懈递送,直至天子发下旨意,召诸侯讨伐逆臣。"

  斗圩陷入沉思,斗墙凝神思索,两人皆未出声。

  田齐没有继续解释,待到墨汁干涸不会晕染,利落合拢竹简,放入提前准备好的木盒中。

  “每[ri]一封,各国迟早听闻。如果上京全无一言,则天子必负不信不义之名,不配为天下共主!"

  田齐在林珩面前坦诚,有赤子之心,并不意味着他不懂政治。

  前有中山国被氏族窃取,天子不闻不问,已然大失人心。蜀襄公有大功,明确载于史书。田齐身为襄公后人,走投无路状告逆臣,若天子依旧不管,天下诸侯皆会齿冷。

  “逆臣窃国,天子不罪。他[ri]诸侯叛乱,谁又能匡扶天子?”田齐坐在案前,拨动悬在笔架下的笔杆,清澈的眼底难得浮现一丝[yin]暗。

  “阿珩收留我,为我出计,我理应知恩图报。”

  上京九年,屡受王子王女耻笑欺凌,险些在冰湖中丧命,恨意早根植在田齐心中。只待时机成[shu],种子便会萌芽,继而生成参天大树。

  “我才具有限,治政领兵不及阿珩万一,但我亦有用处,能助阿珩一臂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