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郑地,岭州城。

  夜半三更,一骑快马飞驰而过。骑士踏月而行,直奔昔[ri]的郑国都城。

  城墙上火光通明,城门[ri]夜不闭,运送木材石料的队伍排成长龙。

  “车在左,人行右,马、驴、骡牵好,生乱问罪!”

  几名主事一字排开,身边跟随强壮的奴仆,脚下堆放半人高的藤筐。筐内塞满大大小小的木片,有的十分陈旧,痕迹斑驳,有的还带着新鲜的木香。木片上大多写着字,少数是以图形代替,用作入城的凭证。

  夜[se]下,城内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尤其是最先修复竣工的东城和西城,更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热闹景象。

  “让开,让一让!”

  一驾马车飞驰而来,拉车的驽马异常暴躁,撒开四蹄横冲直撞,沿途撞翻了不少摊位,差一点还伤到行人。

  驽马一路狂奔,车夫压根控制不住,只能拼命拉住缰绳,拔高嗓门驱散行人。

  数次险象环生,车夫嗓子喊哑,急得满头大汗。

  “快让开!”

  道路尽头是一排新起的建筑,二十多个匠人围在一起,还有几十名壮硕的村人。他们手持木牌,等着从主事手中领取工钱。

  马车冲来时,匠人们正弯腰扛起粟米,为沉甸甸的重量喜笑颜开。

  “几天的活竟能换半月[kou]粮!”

  “我换布。”

  “城西有盐,我要领钱去买。”

  匠人们正在说话,耳边就传来呼喊声。

  几人来不及转身,马车已冲至身后,眨眼就要撞飞一名匠人。

  “危险!”

  “快闪开!”

  惊呼声此起彼伏,建筑周围的人群极力避让。

  有相[shu]之人意图拽开匠人,奈何人群拥挤如水流相逆,别说是救人,不小心跌倒就会遭遇踩踏,连自身都难保。

  千钧一发之际,两名男子越众而出,一人握拳砸向驽马,奋力扳住马头;另一人趁机推开吓傻的匠人。

  砰!

  一声钝响,马颈被拳头击中,拳印处能看到凹陷,足见力量惊人。

  驽马受到重创,无法继续前冲,四腿弯曲轰然倒地,[kou]鼻涌出血[se]的沫子。

  “我的马!”见驽马伤重倒地,车夫脸[se]大变,顾不得身上的擦伤,扑向马身一阵呼天抢地。

  危机解除,人群摆脱混乱。

  众人惊魂未定,看着倒地的驽马和翻倒的马车心有余悸。匠人更是双腿一软直接坐到地上,后知后觉冒出一身冷汗,半天站不起身。

  车夫嚎啕不停,甚至有要拦马两人赔偿之意。

  “闹市纵马险些伤了人,竟然还敢叫嚣,押他去县衙!”

  受惊之人愤愤不平,纷纷叫嚷将车夫抓起来送去县衙问罪。

  见势不妙,车夫连忙收起讹钱的心思,再也顾不得嚎啕,爬起身向周围说好话,一圈圈拱手弯腰:“我有过,我愿

  赔罪,莫去县衙。”

  壬章赴任之初,就在城内颁布严令,实行严刑峻法。

  随着屠刀一次又一次举起,众人见识到县令的铁腕,岭州城从混乱无序变得井井有条,窃贼盗匪绝迹,城内风气焕然一新。

  壬章的执政能力超凡绝[lun],严酷手段也令人望而生畏。

  想到城内的严法,车夫哪里还敢动歪心思,连连向众人赔罪,主动向找来的摊主赔偿损失。

  不过眨眼时间,鼓鼓囊囊的钱袋变得干瘪,让他[rou]疼不已。

  事情顺利解决,人群陆续散去。车夫找来城内的商,商量卖掉驽马,挽回一些损失。

  “真是倒了大霉。”看着商人称量算钱,车夫站在一旁唉声叹气。

  商人同他是老相识,深谙他的秉[xing],看不惯他这副样子,开[kou]道:“得了,别装模作样。你这马生得矮壮,没有钉马掌,不像是经过驯养,九成是从戎人手里换来。野马敢用来拉车,真是胆大包天。你该庆幸没伤人,不然等着进牢房挨鞭子吧。”

  当面被揭穿老底,车夫不再装可怜,讪笑两声,走近商人说道:“瞧你说的,我可是赔了不少。”

  “戎人的马不值钱,你占了大便宜。”商人哼了一声,指挥仆人继续称马,眼见马半死不活,皱眉道,“没有今[ri]这遭,驯养十天半月,价定然高。”

  车夫不说话,心中很是后悔。

  奈何事成定局,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按照商人出价[jiao]易。认真盘算一下,减去赔出的钱,竟也没有损失多少,反而小赚一笔。

  “难怪都说和戎人市马能发财。”掂了掂钱袋,车夫感慨道。

  “确实能发财,不过风险也大。零星买卖全靠运气,大量市马要去荒漠,丢命的不在少数。许多豪商都是有去无回。”商人一边说,一边命人将马抬上车。

  “赚钱也得有命花。”车夫缩了缩脖子,打消萌生的贪念。想起拦截驽马的两人,对比他们的发髻和衣履,暗暗琢磨两人身份,自言自语道,“八成是晋人,还有可能是甲士,方才真是昏了头。”

  商人奇怪地瞥他一眼,不[yu]多管闲事,当即同车夫告辞,命奴仆驾车离开。

  车夫将钱袋贴身收藏,不舍得在城内买马,驴和骡也不便宜,干脆拉起板车步行出城,返回暂居的村舍。

  一场混乱消弭于无形,街上很快又变得热闹。

  拦截驽马的两名男子穿过人群,[shu]门[shu]路来到县衙,在前院换过木牌,去大厅拜会县内主簿。

  “公子原的门客?”验明两人身份,主簿心生诧异。

  “公子奉君上旨意练兵,北出连剿数股盗匪,袭三支戎部。在一部中抓获蔡人,其为蔡侯所派。”门客[kou]齿利落,没有一句赘言,直接道明来意,“事已秘信禀报君上。公子派我二人前来,专为提醒壬县令,岭州城乃要地,需早做布置以防万一。”

  听到这番话,主簿不敢耽搁,亲自带两人去见壬章。

  彼时,壬章身在厢房,正提

  笔写下奏疏,准备天明派人送往肃州。()

  ▎本作者来自远方提醒您《林珩》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使君,公子原派人前来,有要事禀告。”主簿站在门前,说明情况紧急。

  “进来。”壬章合拢竹简,召三人入内。

  房门开启又合拢,灯光短暂透出室外,很快又封入室内。

  几人的影子映在墙上,拉长的身影覆上屏风,时而随火光摇曳,变换成为不同形状。

  “蔡遣人入戎部,所图定然不小。”

  门客怀揣公子原亲笔信,当面[jiao]给壬章,并道出蔡人当场自尽,审问戎人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壬章迅速浏览信件,其后陷入沉思。

  针对门客所言,他不置可否。

  “人已死,死无对证。”

  据信上所写,再联合门客所言,不出意外地话,此人必为死士。

  没有真凭实据,只依靠戎人的[kou]供,蔡国定然不会承认。还可能反咬一[kou],指责晋肆意污蔑以势欺人。

  “前有蔡欢入贡,刺客宴上行凶。君上派中大夫陶荣使蔡,一去月余,迄今未见消息,不知情况如何。”

  放下手中的绢,壬章对灯陷入沉思,思量蔡国究竟扮演何种角[se]。是在摇摆不定,想要左右逢源;还是同别国密谋,决意同晋为敌。若为后者,此行恐将不善。

  正思量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有仆人来报飞骑入城,携陶荣秘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