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中长期规划】(2 / 2)

加入书签

        鹰酱:处理太空碎片你整那么大的输出功率?航母甲板都能捅一个大窟窿你跟我说处理太空垃圾?

        兔子:咳咳,终于还是瞒不住了么?没错,我们除了针对太空垃圾的处理之外,更是包括了应对来自地球之外的小行星天体撞击地球的威胁,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在地球周边发现越来越多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必须要防患于未然,伱这个鹰酱满脑子都是被迫害妄想症,要不得,人类要团结,尤其是在茫茫宇宙渺小的人类更是要团结,团结!

        鹰酱:竟是无Fack说。

        显而易见,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应对太空垃圾、来自地外小行星天体撞击之类的,恰恰就是发展天基光能武器系统对外给出的最佳理由。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可以预见的是,在等到可控核聚变技术搞出来并走出实验室能“烧开水”发电之前,空间光能电站无疑是解决未来中长期百年光景最具可行性的过度方案。

        因为它已经通过了技术可行性的验证,也已经通过了经济可行性的验证。投入1块钱能赚1.9块钱,利润9毛钱香不香?肯定香。

        而从现在开始到未来十五年的规划,大力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升级,在地面推进光伏新能源,毫无疑问是空间光能电站的过度和积累。

        一个大问题,最终分割成若干小问题,然后一个一个解决,大问题也就解决了。

        最为关键的是,作为穿越重生者的方鸿知道,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全球碳排放路线目标,是要实现在2050年把碳排放量下降到零,那么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发电占比就需要从现在的20%左右提升到接近90%左右。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发展,人类对电力能源的消耗是在大幅飙升的,每年全球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撞机总量要增加超过600GW以上的规模,相当于接近30个三峡电站。

        在如此庞大的规模之下,仅仅只是在地面铺建太阳能光伏电站是肯定不够的,所以即便是处于碳排放这个问题的考虑,在未来,空间光伏电站大概率是真的要开搞的。

        只要把空间光能电站搞出来,即便可控核聚变还没有搞出来,人类依然可以实现能源自由。

        空间光能电站比在地球上直接用太阳能发电能高出10倍效果,即空间光能电站接收到的平均辐射强度是地球表面的十倍,因为运行在3.6万高公里高空的对地静止轨道上,每天99.99%的时间都能接收日照,所以可以全天候发电。

        地面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只能在白天发电,还要考虑到早间和晚间的光照强度不一样,四季变换等气候干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地基光能电站在各种因素的损耗之下,最终只剩下8%至12%的能量辐射强度了。

        空间光能电站虽然在微波器件转换、整流效率、大气损耗、波束收集等因素的影响之下,能量辐射强度也会损耗到只剩下32%左右。

        尽管只剩下32%左右,但空间光能电站每天的实际发电量也是目前地基光能电站的2.5倍到4倍,这个效率依然是相当的梦幻且极具吸引力了。

        空间光能电站的另一大优势是地基光能电站所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发电的稳定性。

        没有地面昼夜带来的困扰。

        可再生新能源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波峰和波谷的问题,不只是太阳能光伏电站,水电站也一样,碰到干旱大旱就得停机。

        而空间光能电站就不存在波峰和波谷的困扰,能全天候稳定供电。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