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超级纳税大户】(2 / 2)

加入书签

        如今的群星资本早就已经不是一家地方性质的企业,在GWY那里都是被高度重视的存在,没办法,因为真的太能赚钱了。

        光是税这一块如今缴纳的额度即已经超过三千亿规模了,而且连年持续增长,说是国库里的摇钱树也一点都不夸张,不重视都不行。

        更关键的是,大部分的钱还在从海外创汇回来。

        ……

        却说此刻,田嘉奕继续在跟方鸿汇报:“……另外就是公司在既定的‘八大战略投资方向’上截止2011年12月31日总共有出手投资超过1898个项目标的。”

        田嘉奕有条不紊道:“具体来看挺过A轮融资阶段的有854家,通过率在45%左右;这854家里面挺过B轮融资阶段的有427家,通过率在50%左右;这427家里面挺过C轮融资阶段的有307家,通过率在72%左右,至于D轮融资阶段,多数C轮融资的钱还没消耗完,以过D轮融资的有36家。”

        方鸿默默地点了点头,群星资本在天使轮阶段出手接近1900次,这接近1900家初创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一轮游,Pre-A轮死一大批,到A轮融资又死一大批。

        但挺过A轮融资阶段后就出现拐点了,这些创业公司的存活率开始提升,有50%左右的企业拿到了B轮融资,而挺过B轮融资后的企业,有超过七成左右的企业成功通过了C轮融资。

        群星资本这种出手频率主打的就是一个量大,如果每一家初创企业都算做是一个样本的话,群星资本手里的样本已然具备统计学的概率趋同。

        反应在数据上就是越往后的融资阶段,企业的存活率大幅提升,像C轮融资阶段的存活率超过了70%的比例,可以预见的D轮融资的存活率还会大幅提升,预估是在85%以上。

        这非常正常,从统计上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前期投资的风险是巨大的,天使轮阶段很多时候可以说就是在支持“梦想”投一笔钱,能不能成都是看天命居多,所以才叫天使轮融资。

        而实际上大多数标的都撑不过Pre-A轮,这也是为什么天使轮阶段投钱少拿的股权多的原因,因为这个时候的风险堪称爆表,且基本都是投资人扛着风险的。

        到了后面的Pre-A轮、A轮、B轮、C轮、D轮……越往后上车的人意味着亏损的风险越小,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同样的资金量拿到的股权就少得多,也就意味着赚的钱要少,毕竟风险小了。

        群星资本的这份接近1900个投资样本统计出来的数据很充分的反应了“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这句话。

        值得一提的是,群星资本投资的这些标的,能挺过C轮融资阶段的,基本上都成为了绝对控股子公司,无一例外都超过了67%以上的股权比例。

        因为每一轮融资,群星资本都是领投的,其它中途上车的资方都是跟投,甚至有不少都是群星资本一路独家投资过来的,资方只有群星一家且股权占比超过80%,剩下的股权是创业团队。

        群星资本投资的八大战略方向分别是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无一例外都是科技与高端制造,而且多数都是颇为烧钱的。

        这八大投资方向出手接近1900家创业公司,看起来是超级密集,但实际上细分到具体的子类其实真的不多,还有好多子类甚至都没有涵盖到。

        一个大的投资方向,如电子信息这个方向就能细分出十多个大类,其中一个大类又能细分出十多个小类,而一个小类还能进一步细分出若干个子类,这些子类才是对应到了具体的创业项目公司。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