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这真的都是基本操作。(1 / 2)

加入书签

第231章  这真的都是基本操作。

        “霖哥,你真猛。”

        吴霞的一位研究生忍不住开口称赞了起来。

        虽然这位研究生,年纪比李景霖大。

        但这声哥叫的,还真是发自内心的。

        毕竟。

        这种对乐器如数家珍的知识面.

        在不懂音乐的人看来,很牛B,在懂音乐的人看来,更牛B。

        “怎么就能记得住这么多,这么冷门的乐器呢?”

        赞叹之余。

        这位研究生也忍不住感到一阵阵的匪夷所思。

        虽然是声乐系的。

        但对乐器也是十分了解的。

        要知道,乐器的大家族是十分庞大的体系,各式各样的,大的小的差异特别多。

        哪里有人敢说认识所有乐器啊。

        再顶级的教授,他也有知识盲区啊。

        那应用物理的教授很可能懂很多的量子物理,但虽然同是物理,也特么不可能对量子物理完全倒背如流,如数家珍到这种程度。

        可是。

        面对这个问题。

        李景霖的回答,却十分的出乎意料。

        “啊?背啊,背下来就行了啊。”

        挠了挠头。

        李景霖有些发愣。

        毕竟。

        自己这些知识

        的确就是背的啊。

        只不过不是死记硬背罢了。

        “什么?你说把这些全都背下来?!”

        研究生直接惊了。

        这离谱程度与震惊程度,不亚于一位历史系研究生,听说某位教授把所有的史书与关键典籍全给背乐下来这般令人难以置信。

        “对啊,不然呢?”

        “啊?这也能背的吗?!”

        研究生瞪大眼睛。

        李景霖撇了撇嘴。

        代沟,这一定是代沟。

        要不是跟着吴霞教授出来这么一次,是真没想到能遇到这么猛的人。

        他居然给乐器“大全”全给背下来了?

        “.”

        其实,事实比这些研究生想的还要恐怖。

        乐器学。

        这科目的内容,可绝对不可能是只去背图鉴。

        在对乐器如数家珍的背后。

        更为可怕的。

        是对整个华夏音乐发展史,各个民族,各地音乐文化的通透理解。

        没错。

        背乐器,那只是顺便的。

        本体,那特么是研究乐器背后的发展脉络与文化传承。

        “.”

        众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李景霖却没觉得哪里有问题。

        实际上。

        这不过就是对一个音乐体系系统学习之下,所发展出来的三维记忆法。

        首先,是横向与纵向的记忆。

        横向,便是按照乐器的分类。

        例如,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等。

        然后开始往细枝末叶去梳理。

        比方说.

        拉弦乐器中,华夏的拉弦乐器有哪些家族。

        有胡琴家族,或是马头琴家族。

        那么,这些家族下属,有什么类型的乐器?

        胡琴家族里,有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

        马头琴家族里,有潮尔,伊克利,黑力,冒仍胡尔等等。

        然后,便是梳理单个的构成。

        比方说,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弦。拉弓等等。

        然后再具体区分特质与标志,比方说,XX样的琴,XX是什么样的,和另一种类似的琴有什么区别等等等。

        而这纵向,则是按照地理方位。

        都说北方擅唢呐。

        那唢呐在东北民间音乐,和西北民间音乐里,有什么不同呢?

        同样是古筝。

        浙派古筝,陕西筝派,河南筝派有什么区别?

        这就不只涉及到乐器,更涉及到乐曲方面的知识了。

        并且,对整个脉络的理解会更加的清晰。

        形成一个二维维度的体系知识认知。

        接下来,便是最终,也是串联起这两点的第三维。

        这第三维,则是从整个乐器的历史文化中,去总结乐器的发展变化。

        历史是条线,连接的时间,地域。

        比方说。

        根据考古资料与研究。

        XX年XX地第一次挖到了XX乐器。

        然后根据这个XX乐器在历史文物上的分布,演变。

        便可以洞悉到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来到北方,产生什么流派,乐器外形也因此产生了什么符合当地地域文化的变化。

        而这同一个祖先,来到南方,又由于地域问题,进行了何种与北方不同的演变。

        当这三者结合。

        便形成了这“乐器学”的框架。

        作为国内少有的乐器学专家

        实际上,辨认乐器,对乐器如数家珍,轻而易举的便能说出一大堆特性,区分方式,文化脉络,历史根源什么的

        的确很厉害。

        但对于这类研究者来说。

        基操了属于是。

        “那你这次是打算运用苗族乐器,来打造一款纯粹的苗族飞歌了?”

        吴霞忍不住问了一句。

        “那当然不。”

        李景霖撇了撇嘴。

        摇着头。

        这样的反应,多少让吴霞感到有些意外。

        毕竟。

        就在之前,李景霖还说过,自己要往民族方向发展。

        “不如说我反而是想要用西洋乐的方式,去呈现作品。”

        李景霖捏着下巴。

        对于这方面,李景霖是有不同看法的。

        “真走到世界上以后,就很容易发现。”

        “实际上,欧美,或者说,国际上的人,对华夏的传统乐器,其实并不了解,在他们眼中,这些东方的文化吧,神秘,但不懂。”

        “一直以来,搞国际化的民乐,说难听点,其实是在自嗨,因为国际的接受度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起到的文化宣传作用是有限的。”

        李景霖的话。

        让吴霞也忍不住微微点头。

        实际上。

        这些话拿到网上,一定是有很多智障会直接不过脑子的评论。

        【谁要他们接受了?自己强不就得了?蛮夷怎么理解华夏的博大精深呢?他们认同有个毛用?你这么自卑呢?自己的文化一定要老外认同?崇洋媚外!】云云.

        但其实。

        这是一种狭隘的民粹,更是一叶障目,脑干缺失的愚蠢。

        搞这些。

        底层逻辑。

        并非,且从来都不是卑微的要别人认可,接受。

        而是为了让他们“懂”。

        只有在他们懂了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宣传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不会被资方控制的媒体所操纵的东方思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