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武夷山脚的二三事(1 / 2)

加入书签

第295章  武夷山脚的二三事

        三天之后。

        小眠收到了一个让她心悸的消息。

        叶言死了。

        死在离着武夷山山脚数里之外,头和尸体分离,四肢也是被残忍砍断洒落一地。

        叶言的尸体是被村民发现的。

        当尸体送回来的时候,少女陷入了沉默。

        萧二郎一夜之间白头。

        没有葬礼。

        少女和萧二郎将叶言给葬在了山上,葬在了少女爷爷的一旁。

        这是武夷山的第二座坟墓。

        第二天。

        少女和萧二郎便是离开了武夷山脚,没有村民知道这两人去了哪里。

        对于武夷山山脚的百姓来说,这两个人慢慢成为了他们故事中的主角,而再过数年,两人的名字开始被淡忘。

        村民们的日子还是一样要过。

        依靠着武夷山的丰厚山林资源,山脚村民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摆脱了最基本的温饱追求。

        当人摆脱了温饱,就会开始滋生野心。

        武夷山脚的村民也是一样,他们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

        同姓的村民开始团结在一起,组成了村子里最大的势力,开始占据山林的资源,甚至规定了每次进山打猎的人数和次数。

        所有村民打到的猎物,都要上交给村子里,由村子里统一进行分配。

        所谓村子里统一分配,自然是那些大姓的占了便宜。

        一些村民不愿意,但不愿意的下场就是遭受欺凌,受不了这口气的选择离开了武夷山脚,愿意留下来的则是开始和大姓的通婚。

        山神观。

        一位少年跪在了山神雕塑面前。

        他是山脚猎户的小孩,父亲在去年打猎的时候遭遇了猛兽走了,留下了他和母亲。

        “山神老爷,求您帮帮我们。”

        少年跪着,父亲走了,村子里欺负他们孤儿寡母。

        “求人不如求己。”

        就在少年磕头的时候,道观院子里,一位青年道长缓缓开口。

        少年回头看到青年道长愣了那么一下,青年道长手中出现了一本书籍。

        “这本书拿去。”

        少年下意识接过书,扫了眼念道:“劈山斩?”

        等到翻开里面的内容后,少年脸上有着激动之色,这是本武道秘籍。

        “多……多谢前辈。”

        少年不知道这位道长是谁,但应该不是山神老爷,因为山神老爷的雕塑不是这模样。

        “去吧。”

        青年道长挥挥手,少年这才激动的将秘籍贴身放好离开了道观。

        “前辈,您看上了这少年?”

        在少年离去之后,蛟蛇出现在了院子里,好奇问道。

        “随手为之罢了。”

        青年道长微微一笑,下一刻手一扬,在这院子里出现了一张藤椅,自顾躺在了藤椅上闭目养神。

        少年得了刀法后下山,便是日夜苦练,没几年便是成为了村子里的捕猎高手。

        村子里的大姓赵家也不敢再欺凌少年和他母亲,因为少年曾经拿刀砍伤了赵家最能打的三个人。

        赵家祠堂。

        少年与赵家这一届的族长对峙,少年握着长刀,缄默不言。

        祠堂外,是上百个赵家人,有大汉,有老弱妇孺。

        “简扬,你很厉害,单个打斗,咱们村没有人是你的对手,可我赵家有上百号人,你能一个个打过去,伱能把他们全都杀了?”

        赵家族长的话让简扬沉默了,面对欺凌自己和母亲的人,他能毫不犹豫的挥刀,可面对赵家那些老人和妇女,他下不了这个手。

        “简扬,你可愿意娶我女儿?”

        赵家族长突然的一句话让简扬沉默住了。

        赵家族长女儿,和他一个年龄,小孩子从小在村子里都是一起玩的,只是后来自己父亲死了,他扛起了家里的责任,才没有再和同龄的小孩一起玩。

        赵族长的女儿赵琴是村子里最好看的,简扬在梦到过娶赵琴的场景。

        “你和琴儿小时候也玩在一起,娶了琴儿就是我赵家的女婿,等到你们生下孩子,我就把族长的位置传给你。”

        许久之后,简扬终于点头了。

        一场干戈化解了。

        道观。

        简扬在青年道长面前讲述了这些事情。

        “一切遵循你的本心。”

        青年道长依然保持着躺在藤椅上的姿态,从现身的那一刻起,就没有离开过这张藤椅。

        一个月后。

        简扬和赵家族长女儿赵琴结婚,整个村子张灯结彩。

        三年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