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244: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2 / 2)

加入书签

        应该说港岛不少的银号的经营都是以内地为主,49年后,这些银号在内地的网络被斩断,有的被迫转型,有的则关张大吉。

        何善衡点头:“把外币兑换跟黄金业务做起来。”

        <div  class="contentadv">        他们倒是有这个优势,先前在濠江的时候,恒生就已经开始搞外币兑换。

        至于黄金业务,贺贤可是何善衡的好友,两人先前是一起开银号的嘛。

        “没问题,反正老何你一句话,我做牛马。”

        又过几日,何添再一副不淡定的模样冲进何善衡的办公室,

        “老何,老何。”

        何添各种羡慕嫉妒恨,他扇着手中的报纸,

        “真的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有高先生这大旗在,高升银行的发展真是一日千里!”

        “让人仰望啊。”

        报纸头版的数字也没什么稀奇,无非是热烈庆祝高升银行存款过3千万!

        要知道华资中执牛耳者的东亚银行而进存款大概也就是九千万,中银差不多是6千万。

        除此之外,大一点的银号无非也就是上千万,这已经是相当不得了。

        而且人家可是十几年的积累!

        这高升银行开业才多久?

        真是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何善衡早看到了,他只能重复先前自己讲过的:“长江后浪推前浪。”

        何添也说道:“抬轿子的挺多的…”

        “老何,你说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有这待遇?”

        两人相顾无言,同样受到刺激的还有廖创兴银号的廖宝珊!

        自从开了银号,吸收到社会资金的廖宝珊在金银业贸易场那可是大杀四方!

        杀的那些虾仔是屁滚尿流,钱如水一般源源不断的涌进啊。

        结果回头就看到开业不到半个月的高升银行吸收存款已经过三千万?

        我靠!

        标青,实在是太标青!

        廖宝珊一边换衣服一边羡慕,如果自己有这么多钱的话,能砸的金银业贸易场的人叫自己爸爸。

        “今晚回来可能略晚。”

        廖宝珊对自己老婆说道:“不用等我了。”

        今天是潮州商会开会的日子,据说刚进去就被推为会董的高先生也回去,那自己就必须去。

        潮州会馆位于上环德辅道西81至85号,廖宝珊到的时候,已经来了不少潮州籍的大兄。

        别看他立业最晚,但是在这一群人中却最为标青,不时便有人上前拱手:“廖兄,听说你最近大杀四方,真是可喜可贺啊。”

        “哈哈哈。”

        廖宝珊豪气十足:“那些上海仔想跟我们潮州大兄拼,他拼的过吗?”

        沪上的交易所可比港岛这边发达多了,当时许多来港的沪上大亨未免有点看不起港岛。

        他们认为这种弹丸之地的什么金银业交易所不过是小孩子家的玩具,拿银子出来砸就是了。

        其实是这些心高气傲的大亨是想拿下金银业贸易场的控制权!

        结果却被整个广府帮杀的大败亏输。

        众人跟着笑:“廖兄这回是发达了。”

        “我看用不了多久,廖兄就能做会董了。”

        商会虽然是抱团互助的地方,不过也是个权力场,这边的运行规则就很简单了,谁有钱有势有牌面,自然会被大家抬上去。

        就好像高要一样,他那时候人都没来,白饭鱼只不过做了个推荐,商会便不假思索的将之抬为会董。

        没人反对!

        “不敢,不敢。”

        廖宝珊谦虚,其实他想的不行,毕竟港岛就这么一个潮州商会,如果成为会董,那自己在一众潮州大兄中也能说的上话。

        这不是能吸收更多的存款了?

        人还没到齐,大家就三五成群闲聊,这很自然的就料到了高要身上。

        “今天看报纸没有?”

        “那自然,不吃潮州粥也要看报纸的嘛。”

        “高升银行真是标青。”

        “开业到现在也不过半个月而已,存款已经超三千万,真是犀利。”

        众人啧啧有声,想起商会之中竟然出现如此标青的猛龙,又个个面有得色。

        商会要团结,那就得有大旗,毫无疑问,高要就是这一杆大旗。

        甚至有人窃窃私语:“我看下一届会长只有高先生够格去坐。”

        众人纷纷点头,以高先生之威风,他不去坐的话还有谁够格?

        “什么时候我们能发展的跟南洋的那些大兄一样标青就好了。”

        战后南洋百废待兴,在那边的潮商互帮互助,借助当地的人口、市场、资源发展的飞快。

        当时港岛中有不少潮商就是从南洋那边被派回来负责两地之间的贸易。

        边上廖宝珊听的羡慕不已,自己人到中年才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结果人家年纪轻轻便青云直上。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踏踏,踏踏,喧闹逐渐平息,只见外面有三人前后走进。

        白饭鱼、高要、姚木!

        众人悚然动容:“高先生!”

        竟然连姚木都来参加了?印象中,这位神探可是很少来参加什么潮州商会的会议的。

        如果有事,大家都是登门拜访。

        哦,是了!

        众人把目光落去中间看起来谦和有礼的高要身上,定然是因为高先生的缘故。

        高要抱拳,他朗声道:“各位大兄,幸会。”

        说话间,高要三人脚步不停便已上了楼。

        潮州商会下辖数万人,这其中有市民小贩,也有身家丰厚之人,大家当然不可能都来与会。

        一般规矩都是同业会的代表过来参会,而在此之前,则是董事们会先碰个面,主要就是沟通一下中心思想,别等开大会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歇逼了。

        主持董事会议的是元老马泽民,战后,就是此人目睹时艰,遂应会众要求,号召重整会务,因感「潮州八邑」之名已不合时宜,乃决议易名为潮州商会并沿用至今!

        他等于是奠基者,威望速来卓著。

        除此之外,与座中,高要熟悉的有庄静庵、马锦灿等人。

        高要看一圈,得出个结论,年轻一辈的潮商还在成长,精彩还没有到来啊…

        “阿要,我托个大,这么喊你没问题吧?”

        见高要走进,坐上首的马泽民当即微笑,他招下手,

        “你现在是我们潮州帮中最标青的。”

        马泽民指指他左手边首位空座,

        “坐这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