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颍川侯府的曾经(1 / 2)

加入书签

第139章  颍川侯府的曾经

        在说起周淑仪嫁入颍川侯府的故事之前,马氏先给海棠简单介绍了一下颍川侯府的情况。

        颍川侯府曾家,原是本朝开国勋贵,拥有丹书铁券,世袭罔替。不过,曾经显赫的曾家,其实在五十多年前就势微了,失去了兵权,连侯爵之位都从一等的平西侯降为了三等的颍川侯。子孙又不争气,全靠祖传的底子撑场面罢了。上任的颍川侯有个宗室女母亲,可本人想要娶个高门大户出身的淑女做正妻,都要被人挑三拣四。

        他命运的转折点,是在他被委任为某位出宫开府的小皇子的王府亲卫队长之后。而那位小皇子,便是后来登基的德光皇帝。

        德光皇帝在潜邸时,曾经受过得宠的兄弟们欺负,上任颖川侯救过他两回,立下大功,便在德光皇帝继位登基后,一跃成为了禁军统领,是众所周知的新君心腹爱将。

        可惜几年后,他便在出外差途中感染风寒,壮年身亡。

        当时他的两个儿子年纪都还小,孤儿寡母好不可怜。德光皇帝觉得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忠臣良将,心生愧疚,便对曾家遗孀遗孤照应有加。

        继承爵位的现任颍川侯幼年袭爵,刚满了十六岁,就被召入宫中做了御前侍卫。德光皇帝关心着他的成长与婚姻,亲自为他赐了婚,后来又委任他做了禁军统领,十分信重。每逢年节时,皇帝赏赐宗室皇亲高官勋贵,颍川侯府总是头一份。几十年下来,他家家财巨富、圣眷极隆,若无意外,极有可能世世代代都会统领禁军,与国同寿,乃是第一等的勋贵人家。

        作为德光皇帝最宠信的心腹爱将,现任颍川侯的婚配对象,定是要由皇帝决定人选的。不过皇帝不清楚各家名门淑女的情况,又不想委托吴皇后,生怕吴皇后会偏着娘家,从保守派人家中选人,可孙贵妃刚生子不久,身体虚弱,无暇他顾,他又想着要找机会与周太后和解,好换取嫡母在一些涉及生母的事情上松口,便将心腹爱将的婚事托给了周太后。

        周太后接过了暗示,写信给娘家人,让镇国公夫妇从家里的适龄女孩中挑几个好姑娘,送到京城来相亲。哪怕这些周家姑娘嫁不了颍川侯,京城还有许多优秀的婚配对象呢!

        周淑仪是马老夫人的老来女,出生时母亲都已经四十多岁了,父亲也到了可以做她爷爷的年纪,哥哥们少说比她大了十几岁,个个都视她如珠如宝,有求必应,因此她从小娇纵,从未有过不顺心之事。再加上她辈份高,族里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子都要管她叫姑姑,处处敬着她,她傲慢惯了,直到那一回无论如何都无法求得母亲同意陪自己上京,她才收敛了一些脾气。

        周淑仪就这么嫁给了颍川侯的亲弟弟,成为了颍川侯府的二太太。

        只有周淑仪,心里似乎对颍川侯有执念似的,坚决不肯接受其他的对象。无奈皇帝下旨为颍川侯赐了婚,彻底断绝了她的希望。周太后本打算给她另找青年才俊的,没想到她转头就盯上了颍川侯的同胞亲弟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