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关于某些人的将来(1 / 1)

加入书签

第572章  关于某些人的将来

        关于金家二房的消息陆陆续续传进了海家兄妹的耳朵里,基本都是从长安府衙内部传出来的。

        他们如今在长安府衙的消息来源已经不仅仅是黄捕头了。周小见通过黄捕头,搭上了另外几位府衙内部的差官书吏,如今在六房和大牢男女监都有了自己的线人,甚至还认识了一个专门负责给同知班房端茶送水跑腿打杂的小吏。

        关于金鑫一家在郧阳遇险的案件消息,周小见就是从这小吏那里打听到的。虽然对方嘴有点紧,需要花的钱比较多,但能打听到消息,就比什么都不知道强。

        海礁听说这事儿后,私下没少跟小妹海棠感叹:“这周小见可以呀,是个人才!若不是给小金做了长随,倒是个做斥候密探的好苗子。”

        海礁当初因为要入卫学读书,怕自己没时间维持与黄捕头的交情,会渐渐失去这个重要的情报来源,索性就把这条路子告诉了金嘉树,金嘉树又带着周小见,亲自前往黄捕头家进行了拜访,把这条人脉掌握在了手里。在那之后,周小见又以黄捕头为跳板,进一步在长安府衙发展了自己的人脉关系,扩大了情报网。这比海礁当初所做的,又更进了一步。海礁如今回头看,都觉得自己过去太过保守了。

        不过,周小见本来就是长安城里土生土长的军户子弟,比起刚刚从边城返回长安的海礁,有着更多的背景优势,做得比海礁好是正常的。只是海礁想到自己是两世为人,上辈子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锦衣卫密探了,这辈子重头再来,只有做得更好的,如今却被一个半大少年比下去,心里有些别扭罢了。

        他倒没什么嫉妒的想法,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更努力一些,要尽量做得比别人更出色。他已经活了两辈子,本就应该做得更好。

        不过,他私下也会征求海棠的意见:“我是不是该把周小见引荐上去?他这样的人才虽然能帮上小金不少忙,连带的我也能跟着沾一份光,可若是他继续给人做长随,过得几年再由镇国公府荐入军中做小兵,那也太浪费人才了!他其实更适合做一个斥候。西北边军的精英斥候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趁如今他年纪还不大,早早将他推荐进去,他将来会有更好的前程吧?”

        海棠对此不置可否:“哥哥自己拿主意吧,我对这些事并不了解,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前程更适合周小见。”

        周小见若是在长安正常进入军中任职,而且是通过金嘉树的关系,得到镇国公府的推荐,那大概率会进入长安一带的卫所,相对安全稳妥,顶多就是升职比较慢。

        可他要是被推荐进斥候队伍,培养成了精英,将来肯定是要上前线的。一旦边疆有大战,他冒险拼命的时候多了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丢了小命。即使升的官再高,也是用性命去换的。可他要是不想拼命,那他的前程比起留在长安,不会强到哪里去。

        要安稳还是要前程呢?

        周小见本就是阵亡将士之子,家中只有一个妹妹,若是他去了前线,有个好歹,叫家里的老祖母和小妹妹怎么办?

        海礁脸上露出了犹豫的表情:“罢了。他如今跟着小金也挺好的,做事轻松,还有余力照看家人。就算他想进入军中拼前程,也应该是他妹妹长大之后的事了。况且他这么能干,熟悉小金的朋友几乎都知道。周奕君就夸过他不止一回。若是镇国公府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才,有意栽培,周奕君就会开口,用不着我多事。”

        <div  class="contentadv">        海棠见哥哥拿定了主意,便转开话题:“林侍卫带人解决了金鑫夫妻,应该没引起外人怀疑吧?只是他们留下了金梧这个活口,不知道后面有何打算?”

        海礁回过神来:“听说这个金梧当时是离开父母去取水了,才会逃过一劫。他报官时说的就是遇上山匪,官兵们赶到时没见着人,自然也不会怀疑他的说法。我觉得林侍卫既然会被皇帝派来灭口,应该不是糊涂人,这点掩饰功夫还是能做到的。金鑫夫妻的死应该是已经有了定论,就是山匪所致,反正那一带的流民山匪也多,时不时就有强盗拦路杀人的消息传出来,多死两个人也不出奇。至于金梧,他都在郧阳给人做上门女婿了,将来怕是一辈子都离不开那地方,又还有什么威胁?他年纪毕竟还小,在京城时他还未记事呢,估计连人脸都记不清,对家里的旧事根本不知情。连他父母都没发现的事,他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海棠想想也是。

        金梧如今不但在郧阳给人做了童养婿,岳家还是屠户。若是读书人家或是商户,都有可能会离开家乡前往更繁华的城市,甚至是到京城去。可屠户很少往外走,极有可能是世代传承一份家业。只要金梧一直留在岳家生活,他永远都不会对京城的许贤妃有任何威胁。

        只是……

        海棠忍不住唏嘘:“人的命运真的很奇妙呀。哥哥上辈子知道的金梧,因为得到了许太后的青眼,不但入京做了官,享尽了荣华富贵,还能娶到名门闺秀为妻。若不是家人作妖,惹恼了许太后,他也不会被连累丢官去职。可这辈子的金梧,别说是生活富贵了,到了长安后直接沦为罪犯后代,又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母,不得不给一个屠户做了童养婿,很可能一辈子都会被困在郧阳府。他两辈子的际遇相差那么大,真令人感叹万分。”

        海礁笑道:“我觉得他上辈子就是沾了小金的光,才有那样的好运气。许太后以为小金死了,又不知道金家二房其实是孙家人害死金举人一家的帮凶,才会爱屋及乌,对金梧青眼有加。这辈子小金让咱们家救下了,许贤妃清楚地知道仇人是谁,只会恨金家二房入骨,断不可能有提携金梧的想法。没有了贵人提携,他金梧算是哪根葱呢?被打回原形也正常。

        “本来他家就算不得什么体面的大户人家,不过是靠着金举人才勉强够上乡绅人家的边罢了。金梧的父母和叔叔抢夺长房财产,勾结官员为祸乡里,又纵容金淼赌博败家,若不是金举人不肯追究,他家早就一败涂地了,还提什么富贵前程?小人地痞的后代,能攀上屠户家的闺女,已是祖上烧了高香,哪里就委屈了他?我还要替那屠户家的女儿委屈呢!她老子看中这个童养婿时,还不知道他的底细。若知道他有犯了罪的亲祖母和亲叔叔,将来生的儿女也要算是罪犯后代,他还乐意结这门亲么?”

        长安知府刚刚给郧阳府回复了公函,那屠户知道新收的童养婿是什么底细,也要一段时间之后了。且不提金梧将来的命运是什么,海家兄妹在家私下议论此事的时候,隔壁金家的麻尚仪也收到了一封外地来信,直接找上了金嘉树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