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实至名归(1 / 2)

加入书签

“回来啦?……累不累?我给你熬了酸梅汤,喝一杯去洗澡吧?”

        十一点,许鑫到家的时候,一直在等他回家的杨蜜迎了上来。

        “嗯。”

        许鑫应了一声,直接去冰箱里拿出来了放着酸梅汤的壶,给自己倒了一大杯后,咕嘟咕嘟的一口气灌下了肚。

        一抹嘴:

        “轮子呢?”

        “去隔壁休息去了。”

        “嗯……孩子睡了?”

        “睡了。”

        “好,我去洗澡了。”

        “嗯。”

        卫生间里,温热的流水从头到脚把他浇了个通透。

        可脑子里他却在回忆自己和老头的聊天。

        当听到他的回答后,一开始,张一谋还以为他头脑发热了。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听懂了后,他的脸上却露出了理解的神色。

        只是问了许鑫一句:

        “你确定要是真发生了一些事情,你不会后悔?”

        “不会。只要丝路电影节没走歪,我就不会后悔。再说……观众是不会说谎的,您说对吧?”

        而面对他的回答,张一谋也只是简单点点头:

        “好,那我会让大家伙公平公正的对待这部电影。”

        这就是俩人的全部对话。

        没聊很久,也就一支烟的功夫。

        然后许鑫就回来了。

        看到了许鑫的态度,张一谋反倒不会多说什么了。

        就像是许鑫的那句话一样。

        大不了,他还有观众。

        观众,是不会说谎的。

        想到这,热水淋头的他忽然露出了一丝哭笑不得的模样。

        伴随着奔流的热水在卫生间的雾气中,看起来多了几分滑稽。

        他心说……

        这种中二的想法……要是放到热血漫里,恐怕已经燃起来了吧?

        啧。

        ……

        17号。

        十部电影全部放映结束。

        20部电影,12部主竞赛单元,8部丝路单元的名单最终确定。

        而从下周六开始,两边的评审就会分开了。

        这两天的时间,也让评委们对于这20部电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18号,许鑫和妻子暂时分别,再次赶往了厦门。

        接下来,他开始全力筹备关于《烈日灼心》的相关事宜。

        忙了五天之后,23号,他再次回到了厂里。

        这次,丝路单元的9位评审,拿着手里的8部电影倒是轻松了许多。

        只是每一部电影之后讨论的东西却多了起来。

        丝路单元主要就是为了给与新人展示的舞台,以及推动具备新鲜元素的电影到大众视野之中。

        而在这8部电影里,评委们的口味几乎全都保持了一致。

        对于这部《到阜阳六百里》的片子赞不绝口。

        其实坦白地讲,如果不是因为导演邓勇星是个新人导演,无法发挥秦海露的全部演技,同时在场面调度,以及拍摄技法上还显得很稚嫩,否则……秦海露饰演的曹俐是真的能和张子怡拼一下的。

        输,就输在了电影上。

        可这却丝毫不能阻挡包括许鑫自己在内,对这部电影的偏爱。

        这部电影,是邓勇星指导,可监制却是候孝闲。

        是李平东推荐邓勇星带过来投的。

        拍的很不错。

        让大家都感受到了一股惊喜之意。

        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电影节规定,评审结果要在观看三次电影之后,才能提交,可能这部电影就要当场拍板了。

        而这两天时间里,关于8部电影的讨论也从放映厅里没停止过。

        凭心而论,可能无论是齐雷也好,薛海峰也罢,乃至李明军这些人放到外面,大家看他们的目光可能商业属性要大于自己本身的艺术造诣。

        但。

        就在这小小的放映厅里面。

        包括顾常卫在内的9名评审抛开了任何商业属性,而是以一名纯粹的电影工作者的心态,认真、负责的各抒己见。

        有观念的碰撞,有理念的融合。

        就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为某一部电影之中的故事,或者角色争论不休。

        摒弃了一切,纯粹的一塌糊涂。

        在这里,大家的身份都是相同的,都只是评审而已。

        为了甄选出心目中最实至名归的那个奖项而努力着。

        很吵闹。

        甚至有时候唇枪舌剑搭配着一群老烟民的二手烟,熏的眼睛都睁不开。

        可那股气氛……那股让每一个人都卸掉了身上的各种包袱的纯粹,却又那么的让人着迷与舒适。

        简直,开心到不行。

        就像是在24号晚上,8部电影看完后,大家一起聚餐时,李明军借着酒劲说的那番话一样:

        “有时候,在投资公司老总这个位置上待久了,连我自己都忘记了当初我是抱着怎样一种初心,投入到咱们华语影坛之中的。唉……这两天,坦白地讲,我个人受益颇多。很荣幸能与各位共事,这杯酒,我干了。”

        一声叹息之中,是人过中年的蓦然回首。

        又像是重燃梦想与热爱的浪子回头。

        不管怎样都好。

        所有人只是共同举杯,为这场最纯粹的初衷而感动着。

        酒水清冽,酣畅淋漓!

        ……

        25号上午10点,《丝绸之路电影节》线上票务预售活动开启。

        2个小时,预约购票人数超过十万。

        实付款人数超2万人。

        包含西安附近所有旅游景点的680元套票购买人数超16000人,并且还在不断上涨。

        套票+开幕式/闭幕式+电影节放映厅4000张1280元的通票全部售罄。

        下午2点,各大影院同时承载电影节游客峰值而设定的10000张循环电影票售罄。

        网络售票窗口就只剩下了看一场买一场票的预约购票业务。

        但,根据在晚上时各个景点线上订票的反馈。

        8月2日当天开始,到8月10号,保守估计,这8天时间,可能会给西安带来超过5万名游客的成绩。

        乍一看,不多。

        可要知道,暑期旅游旺季并非黄金周那样,旅游人数集中。

        它相对碎片化。

        这五万名游客能集中在8天的时间到来,对于西安的旅游产业而言,已经是一份优秀至极的答卷了。

        ……

        7月31日。

        丝绸之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放映厅内。

        伴随着最后一部电影放映完毕,9位评审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这个月的后半程开始,伴随着丝绸之路电影节的各项举措开始进行,整个一个暑期,西安俨然成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热点。

        兴许是国内许久没有出现过这种背后有官方支持,并且“味儿”还特别正的电影节了。

        这次的丝绸之路电影节,从开启和西安各处景点联动开始,就不停的被人拿出来和国外的电影节比较。

        同样的吝啬于奖项。

        甚至连国人默认的最基本的“最佳男女配角”之类的奖项都没有。

        一股子“欧洲味儿”。

        而也正是这种古板到近乎于刻板的奖项,以及这种运营模式,被许多人寄予了公平公正的厚望。

        当然了,唱衰的人也不少。

        觉得以天朝的审核制度,就不可能出现特别深刻之类的片子云云……

        两边的评论都挺极端的。

        可也就是在这种舆论环境下,伴随着时间的临近,电影节的评审们也逐渐感受到了压力。

        这些人,都是老油条了。

        唱衰的人,他们其实倒无所谓。

        都红了这么多年,谁没被骂过?

        他们真正有压力的,是怕那些对他们抱着期望的人失望。

        万一选出来的最佳影片不被认可怎么办?

        选出来的男女影帝影后不被承认怎么办?

        或者说的更极端……万一被人骂黑幕……又该怎么办?

        虽然不至于影响心境,但……国内真的有好多人特别期待这第一届丝绸之路电影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