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华夷之辨(2 / 2)

加入书签

        不过想了想,又确实是这么个理。

        他们是招抚使,要换古话来讲,他们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那个来使。

        <div  class="contentadv">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在他们回到北京前都与他们无关。

        唯一与他们有关的,就是要尽量谈出一个结果来,即便是谈不成。

        总不能第一天才来,第二天就回去吧?

        “白尚书此言有理!张侍郎以为呢?”

        “全凭二位部堂大人!”

        ……

        张廷玉、查弼纳、白潢这边的招抚团刚刚敲定。

        皇宫,御书房。

        薛应成也是将刚刚谈判的内容记录奉到了朱怡炅的御案上。

        “嗯……张廷玉?”

        朱怡炅只看了一眼,瞬间眼珠子瞪得老大。

        没看错吧!

        他居然看见了张廷玉?

        这家伙也跟着来了?

        记得没错的话,这个叫张廷玉的历史上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具体怎么个了不得法,朱怡炅也不好说。

        总之,这家伙的历史评价就一句话:终清一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薛应成小心开口问道:“陛下,可是这人有什么问题?”

        这话的意思,便是但凡有问题,那他就会派人直接将这张廷玉或擒拿,或直接弄死。

        鸿胪寺虽说只是接待处理外藩事务的机构,但也是有枪杆子在手的。

        毕竟,外交除了嘴皮子,也得看枪杆子。

        “不必。”

        朱怡炅随即摇头,左右不过是位历史名人而已。

        更神乎其神的邬思道都在他这边,也不差一个张廷玉。

        而且,世上也不存在绝对的天之骄子,区区一个张廷玉而已,在大势面前能有多少本事?

        再者,这张廷玉本就是被过度神化了而已。

        说到底,这家伙可能有点本事,但绝对没那么夸张。

        什么配享太庙的汉臣?

        呵呵。

        朱怡炅合上奏本,说道:“这些人就交给薛卿了,且记一点,无论成与不成,能辱则辱,能骂就骂。再让宣传部那边写点文章,好好散一散!”

        薛应成拱手:“臣遵旨!”

        ……

        派往南京招抚的使团,雍正早就做好了会失败的准备。

        毕竟,人家都称帝了,还想着招抚,开什么玩笑。

        但另一边,被派往广州的使者同样也没落得好。

        雍正觉得自已给的条件应该算可以了,裂土封王、世镇广东。

        但,且不提前任平南王是何下场,便说现在,雍正就完全没料到,这林俊居然跑去攻打广西了。

        这林俊怎么敢的?

        广西那里说好听点叫环境好,风景宜人,说难听点,那就是个不毛之地。

        不说攻打的难度,就算打下来了,能有什么用?

        这样的展开几乎等同于当年唐高祖李渊高高兴兴给凉帝李轨送去封赏圣旨一样。

        嗯,因为李轨给李渊写信拍马屁,导致李渊误认为李轨是要臣服,结果当他派出天使去封赏的时候。

        李轨称帝了。

        李渊使者在李轨的朝堂上当众宣读了大唐皇帝给他封王的旨……反正当时的场面挺尴尬的。

        雍正派去的使者压根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尴尬窘境,连圣旨都顾不得,宣读完了就跑。

        林俊跑去攻打广西了,那他这圣旨几乎就等同于废纸了。

        也不用考虑对方会不会同意一起北上合围伪明反贼了。

        而这个使臣名叫陈元龙,现任礼部右尚书。

        这人在历史上籍籍无名,也没恁大盛名,才学倒是不错,以榜眼入仕。

        曾在做广西巡抚的时候,兴修过地方水利堤坝,姑且有些功劳。

        但同样的,此人也是个巨贪,在任广西巡抚期间,共计贫墨二十一万两千两白银。在京做尚书期间,也贪了有十一万两银子。

        后来都被雍正帝给恩兔了。

        雍正十一年,还被加了太子太傳,死后谥号文简。

        不过,这位真正牛的地方在于他跟雍正、乾隆两位传出过绯闻关系。

        不是各位想象中那样。。

        野史传说,雍正由于当年生的是女儿,所以便将孩子与陈元龙的儿子进行了掉包,也就是后面的乾隆。

        后面经过考证,似是子虚乌有。

        但是乾隆南巡六次,四次都是到陈元龙的老家借住,每次都题额书联(这时流言盛行)。

        且,雍正朝的大贪官里,陈元龙也是鲜有得了善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