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两湖形势(2 / 2)
……
<div class="contentadv"> 湖南乱成一锅粥的同时,湖北这边也不安生。
郑定瑞西征大军突破黄州府,进兵武昌、汉阳二府。
明军其实可以不用分兵,直接从江西调兵就能解决问题。
但却有另外一个问题,明军的粮食不够了。
虽然皇帝让他统帅西征大军,并江西兵马调动。
可不说南赣了,只南昌的兵马一动,加上运粮的船队民夫,肯定赶得上一场十万人的大军团作战了。
而今,夏季倒是过去了,气候也适合出兵了。
可大灾带来的饥荒去给大明闹得够呛。
建武二年夏,通州大饥。
还就在南京旁边,饶是朱怡炅早有准备,大明君臣也给这场饥荒闹得是焦头烂额,好不容易赈济下去。
就在郑定瑞出兵不久,浙江嘉兴府也闹起了饥荒。
原因是大旱。
灾年往往要出二愣子。
有明廷大臣认为皇帝连年征战,擅动刀兵,劳民伤财,致使上天震怒,这才降下灾祸。
然后跑来上奏,请皇帝下罪己诏。
关键这套说辞,居然还挺有市场的。
他们的根据就是,如果不是上天震怒,那为何只有江南大灾,而且还连续不断。
对此,朱怡炅早有预料,毕竟古人总喜欢在天灾人祸以后,让皇帝下罪己诏。
最直观地例子就是前明的崇祯帝,直接被逼的在位十七年下了六道罪己诏,堪称历代帝王之最。
尤其最后几年,几乎一年一道,问题自然也是一点没解决,反而加速恶化。
朱怡炅肯定不是崇祯,凡是上奏要他下罪己诏的,一律被他批驳怒斥:“卿为国朝重臣,理当为君分忧,何故要君父下罪己诏,圣贤书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就这么直白,对待这些文人,就该这么骂。
不过朱怡炅还算留了点余地,没有直接怒而贬谪,只是严厉警告了一下。
毕竟,一个皇帝若是动不动就罢官杀人,那他就是废物(这是康熙说的,俺觉得挺对)。
不过再有下次,朱怡炅就要叫都察院、锦衣卫去明察暗访了。
而大明的饥荒天灾虽然此起彼伏,但好歹去年朱怡炅就已经利益官方权力强制推广玉米红薯。
虽然有些麻烦,但加上海外买的暹罗稻米,勉强还能兜得住,甚至还能支撑大军征战。
不过,朱皇帝也就这一击之力了。
南北两线同步开战,还连番大战,大明的国库已经有些入不敷出了。
粮食确实挤一挤总会有的,但再挤也撑不住这么耗啊!
大明现在就是在硬撑,这场武昌战役不仅不能动静太大,而且还得速战速决,打完就得休养生息。
毕竟明年这江南的大灾饥荒还得继续,只能说朱怡炅运气好,也不好。
却说武昌那边,郑定瑞还是分兵了。
不过郑定瑞想法不同,他并非分兵进攻武昌、汉阳。
而是分出一镇兵,继续走水路前往武昌,而余下大军则全部改走滠江。
他要绕后。
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