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横渠四句后众目睽睽之下,帮媳(1 / 2)

加入书签

第184章  横渠四句后.众目睽睽之下,帮媳妇捂手

        苏长安这样无奈。

        虽然也理解‘为何读书’这个问题,其实对于读书人而言很重要。

        但这件事儿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所处环境,家底,以及各方各面事情皆不相同。

        所以‘为何读书’就变得不是一个固定答案。

        但是苏长安看现在这架势,摆明就是要一个固定答案了,如此.

        那就给一个吧。

        晏殊在行礼之后,夏凤翔看着晏殊饶有兴趣,因为无论是牧序,还是荀旷,再或者是苏文清等人在她面前没少提起这叫晏殊的寒庶学子。

        晏殊双手作揖,看向苏长安:“皇后娘娘,先前文会之上,陛下曾问‘为何读书’,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道理,故而未作回答,之后又思考许久,却是又不知道因何读书,娘娘曾于中秋宫宴回答过温先生次问题,令学生犹记于心,可其中却也有疑惑的事情,故而今日再次提问。”

        说到这儿,晏殊拱手作揖:“学生愚钝蠢笨,因而还请娘娘恕罪。”

        晏殊乍一眼看过去,没有刚刚魏安明那挺拔气概,更加没有刚刚李子玉那般不顾一切的气节,并且比较起左绍翁的儒雅,李维的那般意气风发。

        但.

        晏殊给人很是温柔,给人一种很是亲和的感觉,如春风拂页,惬意悠长。

        所有人目光看看晏殊后,齐刷刷看向苏长安。

        苏长安看着晏殊笑着说道:“你可知信仰?”

        晏殊点头:“学生知道。”

        苏长安笑着说道:“若是将读书视为信仰,你觉得应该如何去说。”

        晏殊愣住了。

        在场众多官员,夫子先生们也全部愣住。

        将读书视为信仰?

        在场众人看向苏长安。

        何为信仰,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尤其坚信道学的夫子先生也是有许多。

        只是将读书视为信仰,听起来有些勉强的感觉。

        毕竟读书为实际行动,却是信仰一说,却是一种对道理的崇敬膜拜。

        或是,皇后娘娘的意思是将读书视为一种精神理念,从而将其视为最高理念。

        但如此不就是一种极端了吗?

        在场一些夫子先生很是不解的看向苏长安,因为这种理念说法在学派上是存在的,可却很不受推崇,因为极端,说白了就是钻牛角尖,路只会越走越窄,更何况读书乃是条大道,如何能走小路。

        一名儒家学派的先生在这时候走了出来,拱手作揖后说道:“娘娘,读书一事不可为信仰。若将其视为信仰,读书一事便要变质了。”

        苏长安记得这名先生是胶州那里的一名先生,颇有学识,当下说道:“先生误会我的意思了,且听我说完。”

        这名先生也不是不讲理之人,只是性子有些急,所以才站了出来,当下闻言,立马拱手作揖致歉,而后看着苏长安解答。

        而晏殊这时候也开口道:“学生不知如何表达。”

        苏长安将夏凤翔的手从自己怀里拿出。

        不过这动作没有衣服那些遮挡了,自然是被许多人看到。

        众人讶然。

        陛下的手怎么在娘娘肚子那儿.

        这两位大贵人这么会玩吗?!

        还是说.

        娘娘其实腹部不舒服,所以陛下在帮娘娘轻揉?

        是啊,娘娘本身就身子带着病疾,之前牧祭酒也说了今夜不确定娘娘是否能来

        这般想着,众人看到女帝脸上微微皱眉表情,像是担心,再看苏长安心中更是感动。

        若是一次两次亲民,众人不会觉得如何。

        可皇后娘娘却是次次这般待人随和温柔啊!

        但.

        其实是夏凤翔看到苏长安就这么当着众人面,没羞没臊的把自己手拿出来,弄得很不好意思,所以瞪了眼苏长安而已。

        不过

        苏长安倒是不去理会夏凤翔,这都众人皆知是小情侣了,做个这样事儿咋了,就算当众亲嘴也没事儿。

        所以苏长安站起身后看向下面所有人开口说道:“佛教中‘佛说应当普度众生’因而许多信徒以善为己任,行事以善为优。‘佛说众生平等’信徒便以平等目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便是他们的信仰。”

        “道家推崇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心灵的平静,也就是自然之道,宇宙之道,提倡‘无为而治’,故而修道之人,将其视为信仰,往往以静修,无所不容,自然不为等要求自己,故而亲和待人,亲和待事。”

        “而读书人这里,虽无固定思想,但圣人曾有言‘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故而读书人讲究以礼待人。这其实可以理解为我等读书人修己身的信仰。”

        “且【尚书】中曾有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又是我辈读书人,坚定目标的十六字心传,我认为这也是信仰。”

        当苏长安说到这儿的时候,李维站了出来,拱手作揖后问道:“娘娘的意思是,我辈读书人本就有信仰,只区别于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将其实践出来吗?”

        苏长安笑了笑说道:“信仰二字,太大,大到可囊括世间万物,大到我等思想根本不足以将其装下。可是它又很小,小到我等认为一件普通的小事,就足以将其坚定不移的去做。其中如何就要看你如何去说,去悟。”

        “我之所以问出这话,我的意思其实是说,读书人为何读书这件事,可大可小。其实你们自己心里都很清楚,自己为什么才会读书考功名,但若是当真要说,读书人读书是为何,我认为应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苏长安尴尬笑了笑,补充道:“这话有些大,而且大的有些吓人了。所以还请各位夫子先生,以及诸位学子莫要笑话,毕竟我也就是个侥幸之人,不会讲学更不会教学。只是,我觉得这四句话,当讲出来。”

        静~~~

        听完苏长安所说的话,所有人陷入沉思中。

        包括牧序,杨善长他们。

        但所有人看着苏长安的目光,全部带着不可思议。

        只因为苏长安那四句话!

        苏长安这很是普通说出来的四句话,很大!

        甚至要比‘为大夏而读书’要大很多!

        但其意思又如此的简易宏,且令人深思。

        可就是这么普通的四句话,却是众人第一次听到,如雷贯耳,醍醐灌顶。

        只觉得苏长安竟然能说出这样四句话,当真是不愧要做大夏国母之人!

        这时候.

        一名夫子站了出来,看着苏长安:“娘娘,这四句所言震彻人心,但我认为,是否有些言之凿凿,过于夸大了。”

        赵轼老夫子站起身说道:“非也非也,一人不可,十人呢?百人呢?万万人呢?我大夏之内读书人何其多。娘娘刚刚所言‘信仰’一事,臣思虑许久而有感慨,直到娘娘道出这必定流传千古四句,感由心生,才领悟为何娘娘要先说信仰一事了。”

        “读书人本无信仰,但若是追究,恰如娘娘所言,圣人所留圣人言,以及道理那些,皆是我读书人之信仰,今日娘娘所言四句,句句斟酌,何不为我等读书人心中所想之世界。若是我大夏万万读书人,皆以此为目标,我大夏何其昌盛!”

        朱老夫子摇着头站起身说道:“娘娘这四句,夸大存在,但却可流传千古,只因可为‘信仰’,可为天下读书人所追崇目标。佛门之中,地藏王菩萨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曾言‘地狱不空,不入佛’这话何其大,但却也是证明‘佛说普度众生’的理念。”

        当朱老夫子说到这儿,又一名夫子站起身说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

        一位位夫子先生在这时候纷纷站起身开始讨论了起来。

        老学究们讲究礼,但若是在学问当前,尤其如此四句振奋人心,令人深思而悠长的话语,更是令这些一生皆在研究学问,讨论学问的夫子先生们,忘记了当下,纷纷开始议论了起来。

        不过

        夫子先生们这样。

        外边的学子们,却是仔细品味这些话语。

        只觉得热血澎湃,正气凛然!

        我辈读书人读书,何人不是胸怀大志,为天地,为生民,为往圣,为万世。

        固然学子之中,一些人深深知道,这四句话很大,如苏长安所说大的吓人,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