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大师们的考试(1 / 2)

加入书签

吕碧城对于仍然住在这个有历史瓜葛的宅子里多少有一些担忧:“要不到期了咱们别租了?”

        李谕则说:“不用担心,形势马上就变了。”

        吕碧城不知道,慈禧很快就要死了,然后溥仪登基,载沣成了摄政王,忙于政事,根本没空再搭理这处住宅。

        到辛亥之后,就能较低的价格买进此处住宅。

        目前清廷已经开始搞各种顶级臭棋,费时多年终于憋出了《钦定宪法大纲》,一个新的时代似乎从此开始。

        真是新时代,——没有大清的时代。

        这部宪法草案属实太扯了,它主要参照了日本帝国政府1889年的宪法,但删去了日本宪法中对君主权力的限制约束方面的相关条款,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立法宗旨,一厢情愿地规定大清帝国的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甚至规定皇帝有权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会、设官制禄,黜陟百司、编订军制、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等等。

        按照这个宪法,皇帝的权力几乎没有受到多少限制,最多就是分了一点权。

        气得远在日本、一贯支持立宪改良的梁启超看到后直接破口大骂:“吐饰耳目,敷衍门面!”

        李谕反正乐得看到大清自己作死,由它去就是,自己有的是要做的事。

        这段时间李谕把理科的方面进行了暂缓,专心搞了搞工科方面的进展,就是汽车、无线电那一套,顺便也整了整航空方面。

        实话说搞工科研究比理科研究要费时得多,因为要建实验室、做实验等。

        李谕准备再搞点汽车上的专利,比如全覆盖车身。

        算吧算吧汽车诞生也几十年了,到现在都没有全覆盖车身出现。

        要么是彻底的敞篷车;要么就像欧洲的出租车一样,车厢封闭,驾驶舱不封闭,设计方面受马车的影响很大。

        但敞篷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遇到刮风下雨,开车就会变成一件非常狼狈的事。

        当然了,设计封闭式车厢本身不难,甚至更多地属于美学范畴,需要进行的是工业设计,而工业设计一般是美术学院开设的专业,李谕怎么可能懂。

        所以李谕要解决的,实际还是技术上的问题——一个封闭式车厢无法避免的问题,即噪音与震动被放大。

        要解决噪音与震动,在发动机不做大改进的前提下,就需要发明平衡轴。

        本来这些设计要到一两年后才会问世,不过李谕还是得抢个专利权,好收各大车企的专利费……

        这两项专利都是从无到有的创新举动,很快就会被所有车企采用。

        ——

        除此之外,詹天佑也找到了李谕。

        不用猜,李谕就知道他是因为修建京张铁路遇到了一些技术上的困难才来。

        由于这条铁路全部是中国人自己修建,所以詹天佑一直独挑大梁,各种心酸难以言表。

        他知道李谕在工程领域有许多成绩,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人能聊一聊。

        詹天佑到府上后,李谕给他倒了一杯茶,先说道:“恭喜詹兄荣升京张铁路总办。”

        詹天佑叹了口气:“升了官,麻烦事也多,以前只用管技术问题,现在什么事都要管,我恨不得再生出一个脑袋!”

        李谕乐道:“现在是项目经理,当然和以前做技术总工不一样。”

        在晚清这个破屋檐下,大部分人升官只想揽财,而詹天佑升官则是揽事。

        詹天佑喝了一口茶,继续说:“疏才兄弟,我听说洋人又搞出来一些非常得力的工程器具,能大大节省工期,你有没有渠道买来一些?”

        目前没有很好的现场组装工艺,李谕说:“当然可以,不过太大的机械不太好运输。”

        “能有多少是多少,我不挑!”詹天佑说。

        “好说!我立刻就给美国发电报,让他们尽可能运一些新型工程器械过来。”李谕招呼过凤铃,让她给司徒美堂还有底特律的大卫·别克、邹周分别发了电报。

        詹天佑讶道:“疏才兄弟竟然还有懂英文会发报的秘书!不简单!”

        “你说凤铃啊,她以前是个风尘女子,几年前才到我府上做事。人很聪明,现在英文水平已经不输于大学堂的学生,发电报的速度也很快。”李谕说。

        詹天佑赞道:“疏才兄弟身边卧虎藏龙,我混到现在,身边都没个懂英文的助理。”

        “对了!”李谕突然想到,叫回凤铃又叮嘱道,“再告诉大卫·别克和邹周,让他们购置一批柴油机还有普通的汽车。”

        说完后,李谕回头对詹天佑说:“这两样东西很好采买。”

        “汽车?”詹天佑说,“就是你府上那辆奇怪的会自己走的马车?”

        “是的,”李谕说,“我们可以通过它自行改装成一些货车、吊车以及叉车。”

        詹天佑只知道矿山领域有大型机械,但铁路修建方面,当他还在美国读书时仍然基本要靠人力与畜力。

        李谕拿出纸给他画起来,“这几样机械并不复杂。”

        虽然李谕画得歪歪扭扭毫无美感,但詹天佑仍旧一眼看出它们是干什么的,称赞道:“疏才兄弟的脑袋果然是天下最一等一的聪明,竟可以想到这么奇妙的东西!”

        要是有挖掘机更好,不过这东西技术含量要比货车、吊车、叉车高不少。

        多年前欧美就有挖掘机,基本只用在运河修建上,灵活度不高。

        李谕现在充当起了詹总办的技术工程师,详细给他研究介绍了几样工程器械的简单原理。

        一个月后,汽车、柴油机等运到,直接拉去工程现场进行了改装。

        好在从德国来的那些犹太工人懂得机械,进展挺快。

        詹天佑非常高兴:“疏才帮了我的大忙!我要将这项成果推广到津浦铁路建设中。”

        李谕也希望国内的这些铁路提前几年修好,说道:“到那时候,我从京城来回上海也省了好多时间。”

        詹天佑虽说已经当了总办,却没法立刻拿出现款,只能说:“疏才兄弟,你垫付的资金,我会分期还上。”

        李谕晓得詹天佑为人,轻松道:“不着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