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丰碑大典,以祭我华夏(本卷完)(1 / 2)

加入书签

第162章  丰碑大典,以祭我华夏(本卷完)

        白云在风里走过,光影如梭,划过承云殿前琉璃,大殿之上,宦官宣诏书的声音持续。

        “……遵太后懿旨、陛下拟旨,大将军苏辰,定安侯苏从芳之子,披荆斩棘护大燕社稷,整肃朝堂,降蛮夷,破魏军,威服四海,内定乾坤,使百姓安定,功不可没。大将军已位极人臣,赏无可赏,朕思量,不可寒功臣之心,遂晋王爵,定王号!”

        御阶上,姜氏纤纤玉指死死抓着扶手,另只手搂着懵懂的儿子,看着下方同样直视过来的苏辰,眼角浸着泪渍。

        待宦官声音停下,她深吸了口气,稳下心中悲凉,挤出一丝笑。

        “大将军对陛下的封赏……可还满意?”

        “谢太后,谢陛下!”

        大殿之上,只有一个声音响起,苏辰朝金殿上的母子拱手一拜,随即转身,黑色云纹的步履走过能倒映人影的地砖,踏踏的脚步声轻轻的敲击群臣心头,“诸位去城外吧,也请陛下、太后移驾,一起观礼!”

        说完,跨出大殿,带着一众将领绕去后苑,燕国宗庙内,香火繁盛,今日庙内两侧均有青铜大鼎,上刻铭文,乃祭祀之用。

        苏辰带着一帮大将鱼贯而入,吴子勋跟在后面,被典韦拎着衣领,像拎小猫一般放到庙门口,跟盾戟士待在一块。

        “没你事,把外面守好。”

        “大王请!”

        李天罡点燃一炷降真香,压在双手虎口,恭敬的捧到苏辰面前。苏辰取下大氅交给典韦,后者乃至其他诸将,如关羽、张飞、吕布、张辽等等将领站去两侧屹立,身上甲叶抖动发出‘哗’的齐响。

        青烟袅袅,缓缓升腾。

        苏辰捧香举过头顶,望向上方密密麻麻的灵位,灵位上他亲手一笔一划雕刻的字迹。

        “华夏列祖列宗在上,后世子孙苏辰,虔诚叩首!”

        举着长香,缓缓声音里,躬身拜下。身后两列大将也齐齐躬身向着灵位拜下。

        长香带着青烟,飘过灵位,今日上方的诸位皇帝仿佛感受到严肃,少见没有吵闹,而是一道道话语汇聚起来,化作威严的一声。

        “晋位!”

        “是!”

        苏辰同样用着雄浑中正的声音回了一声,将长香插进香炉,后退一步,重重拱手:“辟国号,继华夏!”

        “华夏!”身后众将齐声喝道。

        苏辰垂手转身,大步出宗庙,一道道身影紧跟在后,前宫内外皆是一片片跪伏的身影,群臣、太后、皇帝也都乘上御辇被文武拱卫出宫,过朱雀大道出宣阳门,径直来到城外。

        沿途两里一营,道路平整,军容鼎盛,朝中文武只见过西凉、并州两军,如今又见幽燕、益州两军兵卒,披甲持兵立于道路两侧,携各式沙场器具,心中是难言的震撼。

        坐在御辇中的姜氏悄悄撩开帘子,看着精气狼烟的画面,终于明白她的夫君为什么会败了。

        曾经在她眼中的虎贲、龙骧、涉谷在这些士兵面前,根本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一般。

        平整的大道延伸山中,大大小小上百名文武官员前后有序的下了马车,姜氏牵着小皇帝也走下御辇,视野之中,地砖铺砌平整的步行道,两侧绿树成荫,随着走出这里,视野变得广阔起来。

        山风吹拂脸上,数座大山在远方形成屏障,众人目光之中,前方的一座土丘被开凿的四四方方,修建了许许多多石雕护栏,护栏之后,密密麻麻的石碑彷如阶梯般围绕方形的土丘蔓延而上。

        立在最高处,最中间的是一尊高约十多丈的光滑圆柱,由远望过去,上面密密麻麻的雕琢,彷若铭文一般的名字布满柱身。

        土丘两侧,还有矗立的两座雕台,立有手持兵器的人像,人像下,各有一大鼎,此时有声音高亢的声音在嘶喊。

        “引魂来!”

        两名衣甲光鲜的骑士奔马而出自大鼎前过去,手中火把投进鼎内,升起浓烟,然后窜起大火。

        乌泱泱一群文武百官簇拥着姜氏和皇帝走向下方,来到最近的观礼台,没有座位,都只能站着,土丘和石碑此时变得更有压迫感。

        远方有浩浩荡荡的骑兵从他们下方平整的石砖大道过去,巨大的蹄音,带起的震动,让他们呼吸都变得困难,姜氏更是脸色惨白,她望着远方,拱卫的王驾,此时已经过来。

        无数的目光从那石碑移开,望向车辇。

        苏辰身着白袍龙纹,披着大氅从车上下来,身后护行的兵将也都跟了上去,站在两侧。

        “大王请上台!”

        身后众兵将齐声大喝!

        观礼台上,姜氏、众臣交织的视线里,苏辰面色肃穆,身子挺拔,大步走向土丘,踏上一阶一阶台阶。

        两座巨大的石鼎热浪滚滚,火焰扭曲了空气。

        吴子勋、王怀义端着王服、王冠站在祭台两侧,一个后苑唱名的宦官,躬身上前,大声高喧。

        “…….大将军、威侯苏辰,体恤百姓,威慑诸国,其功绩,无以官职受封,朕为不负将士奋战之热血,告慰历代燕国先帝,为大将军苏辰赐王爵、封王号!”

        阳光照着丰碑,冕冠十二旒,玉珠摇晃闪烁光泽,吴子勋双手都有颤抖,他捧起王冠缓缓落在高大的身形头顶。

        苏辰眼睛一眨不眨,望着土丘上方矗立的圆碑,以及目光之中能看到的,刻有名字的石碑。

        “……诸位将士,你们可看到了,孤特地在这里,让你们看到,这一路走来,未曾让伱们失望!”

        “孤这王位……是你们用血肉铸成,孤!这爵酒,要敬你们,敬为大义舍生忘死,一路披荆斩棘杀过来的英灵们!”

        珠帘晃动,苏辰双手接过祭祀用的大爵,望着石碑高举过头顶,拜了一拜,铜爵缓缓倾斜,酒水洒祭台。

        周围声音都安静下来,就连初秋最后的蝉鸣仿佛都在这一刻停歇了嘶鸣。

        祭台前,高大的身影仰起脸,深吸了口气。

        “……自孤起兵征伐以来,无数将士用命,前仆后继,才有今日孤的成就,长川县一战,孤的士兵将近一半伤亡,尸骸铺满战场;玉山原一战,仍有许多士卒止步燕京城前,修建这处丰碑,刻上他们名字,就是要让后来者,让孤的后人都要铭记于心。”

        风抚动视线前的青玉珠帘,已有浅浅胡须的嘴唇微微张开,雄浑的嗓音响彻起来。

        “……也告仍为孤效力的将士知晓,孤这王位也是因你们奋战而来!也告知,孤之列代列宗,苏辰从未辜负!”

        “大王,请王号!”王怀义拱手躬身。

        下方众人纷纷拱手:“请王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