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贾诩 诸葛 李儒联手谁人能敌(2 / 2)

加入书签

        “儒初来乍到,尚不清楚此世道的中原之事。”

        如他这样的人,十几日里哪里不会将中原之事摸清楚,只是初来乍到,又有往日做的那些事,让他始终处于惊弓之鸟的状态,并不敢太过突出自己。

        <div  class="contentadv">        大抵是看出李儒的心态,贾诩难得笑出声:“文忧这般模样,就如我当初刚来之时,小心谨慎,反倒在陛下那里闹了一出笑话,伱啊,不用如此谨慎,你所做之事,我所做之事,放在当初世道是不容,但此间世道,陛下又雄心壮志,胸怀天下,当可畅所欲言,当尽展才华。”

        “儒可比不得太尉和丞相,当年出计废黜少帝立刘协为新皇,又一把火烧了洛阳,如今都没脸面去宗庙那边。”

        “哈哈,照文优这般说,那董太师岂不是更不能去了。”贾诩笑起来,诸葛亮也只是微笑,不参与讨论,毕竟他心里和贾诩、李儒是不同的,相处和同好是两码事。

        李儒被贾诩三言两语逼到墙角,忍不住说了一句:“儒没太师脸皮厚。”

        顿时有些尴尬的举杯饮了一口。

        见贾诩、诸葛亮还盯着自己,他只得放下酒杯想了想,“丞相与太尉的釜底抽薪,从大族手中大肆买粮,到的旧钱入他们之手,再发新钱,旧钱作废,或按低比例兑换,虽说元气大伤,但还不至于除根。”

        说到这,他语气停顿了一下:“儒,倒是还可补上一计。”

        李儒看向贾诩、诸葛亮,眼中露出一丝阴毒。

        “购粮之时,便以军粮为名,抽换新钱之后再以他们所卖粮秣掺假罪名,全族缉拿下狱,要想活命可以,便拿族中田地、商铺、房契来换。既不用见血,又斩了他们的根,陛下站稳中原、又得了粮秣、金银充盈国库!”

        如果说贾诩用计毒辣,那李儒就是阴狠。

        绵绵细雨沙沙的落在池中,荡起一圈圈涟漪,雨中蛙鸣声里,三人对视一眼,轻描淡写的将关系到成千上万之人的事敲定。

        三人又在亭子里说笑了一阵,对弈了几局,到得天色渐昏,李儒、贾诩起身告辞离开,诸葛亮送着二人来到了府衙前院,路上三人三言两语,分配了各自负责的事。

        诸葛亮负责居中坐镇,调配这次购买粮秣、策划王李两家大族,而贾诩则负责计策走向,查漏补缺,蛊惑名单上那些世家大族上钩。

        李儒则具体负责施行,毕竟心狠之人,才敢亲自上阵实施。

        两人分别上了马车,在车窗内朝送到府门外的诸葛亮拱手告辞,便各自驶向不同的街道。

        诸葛亮就像一位和蔼的老人站在石阶上,摇着鹤扇,望着铅青的雨幕里驶远的马车,想着两位毒士所出的计策,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转身朝府内走去。

        三军演武过后的半个月,渐渐有消息传出,皇帝正悄悄收购粮食,价格比市面上要高出许多,此时的魏国铜钱,与燕国铜钱尚未废除,仍旧可南北通用。

        最先得到消息的便是王李两家,家中囤积的巨量粮食都倾销一空,还从其他大族手中购买,若非这样,这条令人惊讶的消息,也不会飞快的在京畿、京畿四周的州郡传开。

        而民间则对这条消息一无所知。

        毕竟这样的消息只在大族之间流传,几乎所有人先是惊愕,随后不约而同的猜测,皇帝此次囤粮,是在为休养生息之后做准备。

        殊不知,一张看不见的大网已经铺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