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急报与决策(12)(2 / 2)
从入山口的位置,直到大山深处的营垒,大明一共修建了八座关卡要塞,卡住了所有的进山通道。
被外人称为八大关!
<div class="contentadv"> 尤其是在水泥被朱靖垵“发明”出来之后,更是对紫荆山内的那些要塞进行了水泥化改造。
并且,明军还在山上布置了繁多的陷阱。
甚至,朱靖垵还安排矿工,在紫荆山内挖了不少四通八达的地道。
用于储备物资,以及关键时刻可以通过地道来转移逃命。
现在的紫荆山,说白了就是一座大规模的军事要塞群,易守难攻的很。
这样的一座要塞群,哪怕是到了二战时期都能算是棘手的。
清军若想要短时间之内攻下这么一座要塞,完全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朱简灼对着自己儿子点头道。
“吾儿所言有理。”
随即开口说道。
“传令下去,全军备战。”
“加快增兵速度,作为代价,募兵条件可以适当放宽松一些,以求吸收更多的兵员从军。”
“再加强一下新兵营的训练强度,以求新兵尽快完成基础训练,然后补充给各部队。”
“换有就是,朝中各部都要全力配合军队行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大明的一切事务都要以增强军队战斗力为优先。”
“全军上下,所有人都要为了即将到来的战事做准备。”
“这一战,将会是我大明的生死存亡之战!”
“诸将,还当共勉之!”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说道。
“监国殿下英明,臣等遵旨!”
等大明的文武百官离去之后,朱靖垵则是被单独留了下来。
朱简灼将目光看向了自己儿子,开口询问道。
“吾儿对这一战怎么看?”
朱靖垵稍稍沉吟一阵,然后开口说道。
“打吧,毕竟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不是吗?”
朱简灼点头继续询问道。
“父王最近都没怎么关注军队,我军现在的扩军情况如何了?军队数量扩充到多少了?”
朱靖垵点头回应道。
“回父王的话,我军现在的兵力规模已然扩充到了四千三百余人。”
“分别设四个千户统领!”
“其中,主力还是长矛手,足足有两千人。”
因为长矛手确实是便宜还好用,性价比极高。
“剩下的两千人中,分别是一千刀盾手,以及五百火枪手,五百弓箭手。”
“而剩下的三百人,则是炮兵部队,以及少量的侦骑……”
朱靖垵简单的向自己的父亲陈述了一下当前明军的现状。
包括明军的兵力数额,兵器配制等。
朱简灼闻言,满意的颔首。
从自己儿子的言语中他可以得知,现在明军的扩军速度其实是极为可观的。
从十月初大明和武宣县衙的那一战结束,直到现在年关将近,明军规模从一千人出头,直接扩充到了四千三百人。
直接翻了好几倍,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
沉思了一阵,朱简灼又开口说道。
“就目前来看,我军的兵力数额还是有些不足,吾儿可有加快扩军之法?”
朱靖垵思索一阵,拿出了一个他琢磨了许久的计划。
“回父王的话,要我来说的话就还是老办法,以田地为饵。”
朱简灼点头道。
“详细说说!”
朱靖垵挠了挠头道。
“说白了,也就是改变我明军现在所实行的军功分田政策,将政策该为新兵入伍就给分田。”
“但是,这个时候,分到的土地士兵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所有权依旧归大明。”
“唯有等分到田的士兵立下足够的军功,或是伤残阵亡,或是服役够了一定年限,按照规定退伍,这田的所有权才能转给他以做奖励。”
“当然了,军功分田也要继续并行。”
“父王认为如何?”
朱简灼闻言,蹙眉深思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点头说道。
“吾儿所言有理,便照此实行吧!”
“尽快扩军,一定要在清军来犯之前,将我大军的规模扩充至六千人以上。”
朱靖垵闻言,笑了笑说道。
“父亲放心,扩军至六千人而已,问题不大。”
“现在已经是腊月底,快要到年关了,清军也是要过年了,清廷官府就算是发兵来讨,大概率也得在年关以后。”
“算下来,我大明最少还有一个月时间备战。”
“足够了!”
朱简灼闻言,点头道。
“如此最好!”
……
很快,在大明的有心推波助澜之下,明军当兵分田的消息便在武宣县以及周边各县传开了。
瞬间便引起了极大的讨论热度。
这段时间以来,明军其实已经实际掌控了,除去县城外的整个武宣县。
并将自家的影响力扩充到了周边数县的范围之内。
各县的县令在讨伐不果之后,都十分默契的选择了捂盖子。
现在的明军,除去没有刻意去攻城略地之外,规模和声势可是一点也不小。
拥兵四千,还都是战兵,这股力量不管放在哪里,也绝对能算是一方豪强。
要知道,清廷在整个广西的驻军,也就两万三千人而已。
这说的还是花名册上的兵力总额,至于说这两万三千人中,有多少是吃空饷的空额,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
如此看来,实打实拥兵四千的明军,实力真不能算弱。
这段时间以来,经常有义士前来主动投效于大明,并表示愿意为了反清复明的事业而奋斗终生。
虽然这些义士的身份比较那啥,多为山贼草寇,私盐贩子,水匪强梁,以及朝廷的通缉犯,但这不重要。
只要他们反清,那就是大明的自己人。
……
东乡岭村,刘家。
茅草屋内,光线一片黑沉。
从刘丰收他太爷爷那辈便传下来的一张八仙桌上,摆着一盏昏黄的油灯。
灯火如豆,却是一家人晚上唯一可供照明的光源。
刘丰收坐在一家之主的位置上,啪嗒啪嗒,有一口没一口的抽着旱烟。
烟杆的头部一闪一闪的,明灭不定。
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不住的唉声叹气。
“眼看着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咱们家还欠着王老爷家四两三钱七分银子……”
“银子要是还不上,王老爷怕是就要让家丁来催了,今年这年怕是过不成了。”
刘丰收将最后一口烟抽尽,鼻子里缓缓的吐出一口烟气。
来自生活的重压,几乎要将这个刚刚年过四十的汉子的脊梁都给压垮了。
他的一张脸在灯火的映衬下,显得忽明忽暗,光与暗的边界几乎要模糊了。
刘丰收此言一出,堂屋内的气压更低了一些。
他们一家人在泥土里刨食,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收的粮食,刨除给地主老爷家的田租,剩下的那些也就能卖个十来两银子。
算上要交给朝廷的税赋,要还去年借老爷的高利贷,再加上一家人平日里柴米油盐,吃穿住行的花销……
一年到头,基本上是一分钱也剩不下。
非但剩不下盈余。
甚至还需要学后世某个自称世界警察,实则是满世界的偷石油的鹰酱,借新债还旧债以勉强度日。
并且,还得是丰年才成。
要是遇到了今年这样糟糕的年景,那辛苦一年下来,非但去年欠的钱还不上,甚至还会越欠越多……
就在一家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时候。
刘家的大儿子刘骅开口说道。
“爹,不行的话我去给老朱家当兵吧!”
“听说给老朱家当兵非但会分田,还给发二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呢。”
“咱们家要是能有这二十两银子,那欠王老爷的钱不就还上了吗?”
刘骅向来不是个安分的主,此前没少和镇子上同龄的那些青皮混混打成一片,甚至他还因此得了个刘三刀的诨号。
求月票,求打赏,求订阅,扑街作者各种求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