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什么鬼?在NCAA打球的美籍华人?(2 / 2)

加入书签

        “NCAA甜蜜16强队伍简介。”

        <div  class="contentadv">        苏群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却很敏锐的在其中看到了一个名字。

        马奎特大学中锋,崇王。

        “崇王?王崇?”

        在一群米国人的名字中突然出现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让他不由愣了一下。

        “马奎特大学中锋?”

        他连忙点进去仔细查看,发现这是一名2米08的米国亚裔中锋,19岁。

        文章中对于王崇的介绍寥寥无几,只是说他是马奎特大学的主力中锋,随队杀入16强,反倒是对一个名为韦德的大三球员大肆赞扬,并且推测韦德参加NBA选秀的话绝对会在乐透区被选中。

        苏群对韦德不感兴趣,但却对只出现了一个名字,身高和臂展的王崇充满了好奇。

        大郅,巴特尔和大姚先后登陆NBA,让国内的篮球人们深刻的体会到,华国的篮球水平跟米国的巨大差距,尽管王崇只是NCAA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球员,可确实他第一次看到亚洲面孔,从名字上就能看得出,王崇肯定是华裔而非日裔或者韩裔。

        如果他能在打完NCAA后通过选秀加盟NBA,绝对会在国内引起不小的关注。

        03年的选秀大会,因为有了大姚这个成功案例,华国又输送了一位国内的优质人才中锋薛玉洋,希望能有更多的华国球员能在NBA打球磨炼技术成长,由此可见国家对于此类人才的重视。

        “得想办法和这个王崇取得联系,搞到他一份专访材料!”

        ——

        远在大洋彼岸的王崇,此时根本想不到,国内已经有人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这毕竟是03年不是13年,他打的只是前两轮的NCAA锦标赛,不是万众瞩目的NCAA总决赛,别说是电视转播,连文字新闻都没有多少,怎么会有人注意到他?

        不过就算知道,王崇也不会有多高兴。

        事实上此时他还有些庆幸自己穿越后的美籍华裔身份,在这个时代,这个身份真的能给他省下很多麻烦事。

        毕竟这个时候的篮协,可不是那么好相遇的,即便是影响力大如大姚也得在经济团队大量的运作下才成功登陆NBA,而且为了能在NBA打球,他不惜每年支付给篮协一笔巨款才换得自由身。

        国内运动员的政策,便决定了球员的自由并不是自己来定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大郅,仅仅只是因为想要留在米国接受专业训练争取一份NBA球队合同,便被封杀数年,直至最后低头认错后才得以返国。

        自己现在是美籍华人,不受国体制的影响,对于王崇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

        而且等以后他打出名堂,有了像大姚那样的巨大影响力后,完全可以选择转回华国国籍为国争光,比如08年首都奥运会的时候,到那个时候他才是篮协需要巴结的大爷,而非被对方颐指气使呼来喝去的小人物。

        王崇觉得那一天并不会等太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