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章百六四 先入离京者为皇(2 / 2)

加入书签

        离皇虽是凡人,却能在有理有据下,轻松革除修士官身。

        <div  class="contentadv">        原本,南洲各仙门,计划在新皇继位后,相互弹劾攻讦,设法排挤其他仙门出身之官员。

        但在「几何罪」案后,发现离皇不按套路出牌,只要有谁被弹劾,就一定会被离皇借口查证清白给先行去职。

        各大仙门,反而默契地偃旗息鼓,不再相互弹劾攻讦——毕竟,再弹劾下去,满朝文武都要被离皇全数罢免。

        离皇态度很简单: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朕再是胡来,从各郡抽调官员,尽心尽力下,做得再差也不会比你们差;反观诸位大臣,既然都不将朕放在眼里,留在朝中何用?

        这下,各大仙门修士,反倒是有些被离皇压住。

        虽然离皇再怎么抽调各郡官员,也基本都是仙门弟子,于仙门利益损害不大。

        但对本身于朝堂上有着位置的仙门修士而言,好不容易才拿下的高品官身,犯不着拱手让给同门师弟。

        只能说,虽然离皇只是凡人,在一开始不被众仙门修士重视。

        但正因为离皇乃凡人,可以完全无视修行界门道,只按凡世“规矩”行事,反倒难住了一众修士。

        毕竟,不能直接对离皇出手,又没法不着痕迹地干扰离皇修行使其暴毙,面对一心挑刺、欲罢黜百官的凡人皇帝,一众修士官员,只好罢手不争。

        或者说,不再靠弹劾攻讦等盘外招,乃至武德直接相争,而是老老实实写文章,只凭口水仗争论蒸汽技术引入后,该设有怎样的规章制度。

        结果,离京之中,围绕蒸汽技术如何规范尚未定论,楚郡却有奏章上报,言说辖内有人开辟内功武道,可使凡夫俗子摸到修炼的边。

        楚狂生此奏,一是想将功折过,通过类似于献祥瑞的功劳,抵去不慎落入永恒明火教算计,不得不动用楚郡气运之过错。

        二来,则是想将南奕送走。

        楚狂生看出南奕前途光明,若久居楚郡,定会威胁到其子楚天行日后继郡守位。

        既如此,楚狂生干脆主动造势吹捧南奕及其内功武道,将南奕凭借内功逆斩筑基之事,大书特书。

        他笃信,身为凡人的离皇,绝对会召南奕进京。

        而离皇,也确实心动。

        在大离皇室,除非身怀灵根,早早便能觉醒天赋神通,否则以凡人之身接引元始源炁,注定暴毙。

        离皇凡人之身,非是不愿入道修行,而是不敢接引源炁。

        但现在,听闻南奕开辟内功武道,离皇登时便想召南奕进京。

        可是,满朝文武自是不愿。

        尤其是无相仙门,即文部众官,表示南奕入学不久,岂可荒废学业,以此驳斥离皇欲召南奕进京之旨意。

        离皇虽然霸道,但也得依循规矩行事,不能肆无忌惮。

        面对百官义正言辞之驳斥,他亦只得暂且按下此事。

        直到公冶青天折腾出轮回之劫,叫南天城破,离皇方才找到机会插手楚郡事宜,指派与他关系尚可之吏部侍郎杜衡,亲赴楚郡,任钦差天使。

        杜衡抵达南天城,只花一日时间考量楚郡现状,而后便定下章程,持尚方宝剑为引,代离皇宣旨,口衔天宪:

        任命原南天城武安监监主汉青,假郡守之职,考核六月;若半年以后,楚郡气运恢复至轮回之劫前八成水准,即可以汉代楚,正式任领汉郡郡守之位。

        ——轮回之劫中,南天城气运折损七成有余;但南天城气运与楚郡气运并不等同,就整个楚郡而言,轮回之劫大约折损楚郡气运三成许。

        而后,杜衡知南奕回了南山县,便又亲赴南山县。

        “我身上,有两道离皇谕旨。一者,是直接召你进京觐见;二者,是让伱随我一道,赶赴瀛州岛,平定瀛州岛乱局后,携功回返离京。”

        杜衡看向南奕,轻展笑容:“不知南郎愿接哪道谕旨?还是说,抗旨不从?”

        嗯?两道谕旨?

        南奕瞬间意识到其中微妙。

        进京觐见,看似只是与离皇搭上话,实则却是卷入大离仙门政坛道争之核心。

        当下,仙门政坛道争,本是围绕蒸汽时代新规章争夺定义权。

        可南奕若是进京,其真气武道,同样能引领时势,掀起真气时代修行大世。

        当真气时代撞上蒸汽时代,未来走势,更显扑朔迷离。

        是以,仙门官身修士,并不欢迎南奕进京。

        即便南奕只广传长生真气,不让寻常武者轻易威胁修士,一众官仙亦是蹙眉。

        如果百姓尽皆修炼武道,不在工厂专心打工,以蒸汽技术牧民之效力,无疑会大打折扣。

        最关键的是,蒸汽技术偷师坎朝,在大离并无原主,一众修士可以设法定义大离境内蒸汽时代新规章,瓜分新时代牧民之约。

        而真气武道,却是源自南奕,堪称南奕一言堂。

        南洲修士,很难与南奕争夺真气武道之定义。

        在楚郡,各书院夫子皆被抽调去瀛州岛,陶知命几乎可以一手遮天。

        有陶知命撑腰,南奕推广真气武道,总体上属于顺风顺水。

        最多就六道阁向魔修宫劭出售南奕「全愈」天赋底细一事,或是有着郡守楚狂生默认,以及部分修士或在暗中对外界透出风声。

        此中详情,难以捋清。但南奕只追究源头,暗中袭杀杜元甫,便算是揭过此事。

        不过,在楚郡顺风顺水,不等于进京以后,可以轻易面向整个大离推广真气武道。

        南奕若要往上走,道途之争,不可避免。

        离皇两道谕旨,杜衡肯让南奕自选,便算是杜衡不负离皇,没有因仙门利益阻碍南奕。

        南奕心中沉吟。

        首先,抗旨不从,肯定不会。

        他若抗旨,只会给其他修士将他麾下武者打为魔教的借口。

        而直接进京觐见,若南奕只传内功武道,或者只传离皇长生真气,倒是无妨。

        但他要想借机推广真气武道,最好还是得有功劳在身,作为立身之基。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