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章卅五 天子脚下离京城(2 / 2)

加入书签

        不过后天是七月一日,正好会召开一次朝会。

        南奕抵京时间卡在这里,想来最迟后天,便会得离皇召见,参加朝会。

        <div  class="contentadv">        虽然南奕携真气武道抵达离京,就像是一块石块落入湖中,会激起层层涟漪乃至波澜,引来大离九部,即各大仙门外门弟子间的局势变化。

        但相关旨意,是在四月便已发出。这意味着不欲南奕来京的阻挠力量,已在四月被离皇暂时攻破。

        如此,南奕来都来了,觐见离皇的第一面,自是不会被外力给推掉。

        不过面圣之后,事态究竟会如何演变,却也暂时说不清楚。

        南奕待在杜衡分别为几人安排的客舍中,静静思索当下局势。

        现任离皇自小宗入大宗,原本,该是过渡之君,续嫡脉之嗣,争取诞下有修行资质的皇子,于皇子成年后让位。

        结果,离皇以凡人之身,硬是仗着规矩二字,开「几何罪」,叫百官俯首,切实拿下皇权,不做无权虚君;同时,与皇室宗老交恶,至今不曾纳妃生子,不欲让位于皇子。

        但皇权再好,也只不过数十载。离皇内心深处,对于超凡之力,始终有着向往之心。

        所以听闻南奕开辟真气武道,离皇甚喜,当即便欲召南奕进京。

        若前推五十年,文武百官绝不会阻碍此事,只会想着该如何才能在真气武道推广之事上分一杯羹。

        然而好巧不巧,蒸汽技术方兴未艾,正被大离引入,全面推广之中。

        对大离百官来说,蒸汽技术是外来技术,于国内传播过程中,自己可以谋取定义权与解释权,在一定程度上据为己有,助力修行。

        可真气武道,乃南奕开辟,南奕本身掌握着最终解释权,很难被其他修士巧取豪夺。

        两相对比,文武百官自然更愿意推广蒸汽技术,谋取蒸汽技术之红利,而非费尽心思,想方设法地从南奕碗里分羹。

        只能说,南奕也没想到,他开辟真气武道所遇到的第一场道争,竟是与蒸汽技术争夺时代大势。

        未来百年,究竟是蒸汽时代,还是真气时代,眼下来看,只取决于南奕能否在离京城站稳脚跟,成功说服文武百官,以离京城为起点,辐射大离,全面推广真气武道。

        当然,真气与蒸汽,两者并非不能共存。就像大离皇室放牧百姓之余,也并不影响世家垄断某项行业,同样能从百姓身上搜集散逸灵性。

        但凡人心力总是有数的,日常散逸灵性,也有其上限。这边分的多了,另一头自然会少分一块。

        除非确实抗衡不了,否则没谁愿意屈居人下。

        好在,蒸汽技术并无修行层面的绝对领袖,大离修士再怎么谋取定义权、解释权,都只是窃据此道,而非道主。

        同时,百官之间相互竞争,各自瓜分蒸汽技术话语权,等若是一团散沙各自为战,互有攻讦。

        就算他们有着共同压制真气武道的默契,也做不到齐心协力,反而有可能互相拖后腿。

        所以,南奕看似与整个大离修行界,即所有仙门外门修士进行道争,实则进退自如,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孤军奋战。

        他简单捋了捋敌友。

        从时代大势气运之争上来看,这一代的外门修士,即文武百官,欲瓜分蒸汽技术之红利,不想南奕凭空冒出来搅局,是为道争之敌。

        而蒸汽技术引入,百业革新,会略微动摇大离王朝对底层百姓的统治力度,于皇室宗老,即元始仙门而言,是为弊政。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南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争取皇室宗老支持。

        但离皇作为真气武道最需争取的支持者,偏偏又与皇室宗老有隙,在皇权归属上闹得很不愉快。

        甚至离皇之所以下旨引进蒸汽技术,除去人口增长导致百姓就业压力大,以及北方坎朝因蒸汽技术国力大涨而不得不跟进外,本身也是离皇在让渡权力,凭此手段拉拢文武百官以压制皇室宗老。

        如此一看,离京局势可谓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敌友难分。

        南奕要想破局,唯有设法分化文武百官,打破大离九部的默契压制,再争取离皇的全力支持,由离皇亲自为真气武道站台。

        后半部分,需等离皇召见,见到离皇之后再做细究。

        前半部分,却是可以四处走动,筹谋一二。

        南奕定下心思,遂开始放空思绪入静内视,吐纳源炁,搬运法力。

        …………

        天亮之后,杜衡赶去吏部牧令司履职上班,南奕则是转去了无相书院。

        无相书院在各郡郡治之所,是为分院;而离京城中的无相书院,可称总院,亦可视作无相仙门外门总部。

        各郡分院的教书先生,尚有可能转成文部官身,借助为官治政辅助修行。

        但总院的夫子与先生,基本都是专注于著书作文积累名望,深耕文坛,不与官场有染。

        南奕特来拜个码头。

        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无相仙门之弟子。哪怕无相书院南天分院连遭变故,使得南奕已然脱离无相学子身份,他也依旧是无相弟子。

        既来离京城,自该拜会无相仙门外门总部。

        而且,大离九部中的文部官员,也就是南奕的诸多外门师兄,虽然不愿南奕来京搅局,携真气武道与他们争夺未来百年人心气运之大势。

        但再怎么说,大家都同出一门,同为无相弟子,有着一份香火情在。

        即便单凭这份香火情,不会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就此消弭道争。因为事关自身修行,唯有争出先后、分出胜负,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技不如人之现状,甘居人后。

        可至少明面上,双方都会一脸和气,不至于直接闹得特别不愉快、特别难堪。

        当然,这也是因为,现下道争,争的是人心气运大势之归属,即凡人百姓散逸灵性所组成的最大一份蛋糕。

        道争得胜者,气运加身,能在修为境界上勇猛精进。

        道争落败者,也只是分不到羹,无有气运加身助力修行,难以勇猛精进,只能靠水磨工夫慢慢积攒道行罢了。

        倘是根本大道两相冲突之道争,那就不会如此和气,必然是既分高下,也分生死。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